分享

谈大学生短期支教时,我们在谈什么?

 无梦的青春 2015-08-17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暑期已近尾声,支教的团队大多开始陆续收尾。

支教这件事,对于很多参加过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回忆,对于没有参加过的有些学生来说可能是一次遗憾。社会上批评这种短期支教的声音常常此起彼伏,翻开旧文一篇觉得当初的思考还存有分享的价值,但是为了避免找喷还是有必要先说明三件事:

首先,本文不在于批评、抨击大学生支教这一社会性实践,以达到劝告大学生对支教采取拒绝、漠视的态度,相反,作为一个受益于乡村教育的在校大学生(9年),我热切关注与支持乡村教育,尤其是希望能够探索贫困地区乡村教育的现实性问题及其解决可能性。

其次,本文的行文思路及其简单:先从自己的暑期支教实例作为一个切入口,展示与分析大学生在短期支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却因为支教时间临近结束而草草收尾,更有些学生问题还处于萌芽阶段甚至还未暴露,以至于大学生支教团体与个人都未察觉;

接着,从普遍性角度,透视当代大学生短期支教这一事业(考虑到支教的团体心理,暂且如此称呼)在全国的发展态势与问题,把握大学生短期支教共同体的生态问题试图寻找当代大学生在支教事业中恰当与有效的自我定位。

最后,废话不多说,开始吧。

1.

2014年暑期,我们来自几所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和台湾志愿老师组成13人的支教团队,来到甘肃省陇南市某个少数民族村支教,支教时间为一个月,支教对象为当地贫困小学的学生,汉族与藏族各占一半。教授内容为当地民族传统知识与生态保护知识,授课方式采用游戏、辩论赛、手工课、PPT演示、故事课、剧演课等等。支教时间虽然只有一个月,但团队做了足足半年的准备,包括团队组建、申请赞助、备课(包括对当地生活习俗的学习和课程准备)等等。支教进行时的生活异常艰苦(低于当时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自备所有生活用品,用课桌搭建床铺,三餐均由队员亲手烧制,更重要的是团队有“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严格纪律。最后,由于我们的团队具有传承性(之间几届的师兄师姐都在当地支过教,并且享有很好的口碑),也为我们的支教提供了原始资料和第一手经验。

尽管我们团队做了半年准备、不畏艰苦、纪律严格,又有前辈的群众基础和经验指导,还是发生了很多问题,有的棘手,有的尴尬,有的无奈,有的回想起来很有趣,有趣到我把它说给我的一位正在大理支教两年的师兄听时,他在电话的那头笑得不亦乐乎,还满口说不相信。那么,下面我将从家长、当地老师、支教团队、小学生四个角度,挑选3个典型性的问题与大家分担。

【问题一】家长:“你别把我孩子带坏”

“你别把我孩子带坏了,整天带他/她到处玩,教了一个月连暑假作业都没有完成呢”。这句话出自当地一位学生的妈妈之口,且具有少数家长的代表性意见。当我们听见这句话时,内心充满了失落,我们一个月的辛苦努力并没有得到这位妈妈的认可,反而被她视作带着她的孩子不务正业。原因在于我们教授的是民族知识与环保知识,并没有教学生们文化知识,也没有督促他们写暑假作业,加之内容形式多样,使家长们看起来我们是在带他们玩。

失落之后是说不出的无奈,团队教授民族与环保知识是有前期实地调研基础与理性分析的:当地的教育物质资源的确匮乏,但是师资(当地学校38个学生,6个老师,老师全部为大专文凭,且根据我们的接触发现老师们极其负责。)已经在客观上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小学生的教育需求,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再盲目地重复地传授课本知识(退一步来说,专业性不足的大学生往往教得没有当地老师接地气),所以我们根据当地藏族汉化严重、旅游开发导致的生态问题决定了我们的授课内容,然而少数家长的不理解让我们很无奈。

其实,不光是家长,老师也会有类似的抱怨。我在与校长和老师的聊天中,都会听见他们这样说:“每年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小孩子都特别难管教,拿着你们送的文具和礼物天天把玩,上课总是开小差聊你们给小孩子描述的山外世界,我们的学生视野是广阔了,但是心也浮躁了……”听到这儿,我都会陷入深思。的确,我们的支教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带进了大山,通过电脑、PPT、言语展示给了小孩子们看,我们的初衷是鼓励他们走出大山,去寻求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但同时在客观上,必须毫不逃避地面对是我们激起他们内心欲望的现实,受教的学生认为平时上课比支教时“没意思”,而不再专心听讲,但我们没有能力去抚平欲望带给他们的焦躁,同时更严重的是农村老师在当地学生心目中的价值地位打折扣,这样的“短期支教后遗症”又由谁来买单?这些就是我在开篇提到的“有些问题还处于萌芽阶段甚至还未暴露”。

【问题二】支教团队:抢生源

支教发生抢生源,你听说过吗?我没有逗大家,这是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险些在一个月内遭遇两次!现在想起觉得还是有些玩味儿。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到达当地小学时,遇到大连的某所高校支教团队已经在这所小学支教一段时间了,好在他们支教时间与我们只重合了3天,双方间就生源的问题没有发生矛盾,重合时间短其实成了矛盾没有激发的关键原因,不然,我们团队只能每天眼睁睁看着他们支教——别忘了,当地只有38个小学生。我们把来自大连的高校团队送走后,接手了全部愿意参加我们课程的15位小同学。

运气不好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在我们团队支教时间还剩十天时,武汉的一个高校支教团队也来到了我们所在的小学。

无论是我们团队,还是武汉、大连团队都是抱着爱心来,希望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力量,但是面临这种尴尬情况怎么办?武汉团队说:我们需要小学生参加我们的课程;我们团队说:我们课程没有结束,小学生们都不能中途放弃。大家都是富有爱心与责任感的支教团队,总不能打一架吧,那就谈判好了。

那天晚上,校长办公室成了两个团队的谈判所,气氛在友善中显得几分尴尬,简化两方观点如下:一方面,我们团队认为现有的小学生本来就少,课程又没有结束,所以武汉团队不能抢我们的生源;另一方面,武汉团队表示我们不会主动恶意地抢生源,但是不排除我们的课程因为优秀而吸引你们的学生。对谈判学有些了解的朋友都能洞悉,武汉团队的谈判意见显得更加“无欲则刚”。矛盾终究还是爆发了。

第二天,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学生竟有一半跑到武汉团队的教室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说好的不抢生源,难道真被吸引过去了,当然,我们还不至于对自己的课程这么没有信心。

后来我们从一个“忠实”的小朋友口中得知,他们今天路过家住学校门口的校长家时,校长说了类似于“不去上武汉的课你们开学就不要来报名了”的话,回过头一看教室里剩下的小朋友都是在城里上小学的。这显然是校长吓唬不到的小孩子,但是,即使小孩子知道他们还处在受法律保护的九年义务教育,也会惮于校长权威而去上武汉团队的课。读者可能会与当时我们的队员产生一样的心理:校长怎么能如此为人处事呢?其实,校长的做法看似无理,背后是有他合理的考虑。一方面,来自武汉的团队也是在当地小学具有支教传统的队伍,他们最大的贡献在于帮助小学申请到了奖学金,由基金会提供,每年评选一次,涵盖面较广,学生们学习热情大增;另一方面,我们团队也已经支教了二十天,校长觉得我们的暑期实践活动足够给我们的高校实践活动一个“交代”了,因此,他选择了这种方式平衡两个团队间算不上利益的利益。

【问题三】小学生:“我也想要他的那个奖品”

读者一眼就明白这句话出自小学生,仿佛还能脑补出小朋友说这句话时那羡慕、急切又略带委屈的表情——我也想要。

由于我们团队前期半年中做了充足准备,获得了几家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团队用这些钱购置了大量的小学生学习用品和少量玩具,并建立了公开透明的预算表与结算表。这些礼物丰富多样,精美可爱,我们希望能把它们全部送给小朋友,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殊不知,如何发礼物是一门艺术,也是门学问。

我们在支教过程中渐渐地发现,一味的赠与会导致学生一味的索取。小学生心智较低,缺乏正确的义利观引导,他们则会认为所有的赠与都是天经地义的,所有的索取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团队马上召开会议讨论对策,最终决定进行有偿性鼓励,即表现得好才有奖励,奖励依据个人努力与表现分级别赠与(其实我们还是保证了每个同学都能受到物质奖励)。看似奖励方式趋于合理化,但人类的思考谬误常常在于理性地认为1+1=2 。

我们按标准奖励,不再提供不劳而获的奖励时,被小朋友们视作“不公平、偏心”,其主要逻辑有这些:当我们奖励了A、B两位努力认真的同学时,C同学认为自己在这堂课也努力了,但是没有得到认可而不开心——“我也想要他的那个奖品”;B同学认为A同学的奖品比自己的好(其实都一个价,但他们的评价标准是“看起来”)——“我也想要他的那个奖品”;曾经遇到一位特殊的A同学,认为自己每天每次的奖品都是在一个“档次”上的,时间一长觉得没有意思,失去了进取心。

小结

以上我提出了三个问题文本,但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与方法,少数的我会在接下来尝试提出解决方法,但更多的问题其实已经在叩问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问题了,笔者和大多数短期支教的大学生由于缺少专业训练,或者没有这方面知识储备,根本无法回答如何解决。

2.

行文至此,有必要给大学生短期支教下一个定义:大学生短期支教是大学生社团或公益组织发起的,利用平时节假日或寒暑假期支教志愿活动,活动持续的时间由几天到几个月不等。纵观当代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具体形式无非两种:一种是大学生利用法定节假日或课外时间,前往学校附近的实习基地进行支教;另一种是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前往中西部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时间从一周到两个月不等。

①支教大学生自我定位的局限(大学生支教的利益与心理分析)

你为什么来支教?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动机多出于一种理想追求、道义上的责任感或是瞬间的震撼。一部分人抱着改变贫困山区的理想与热情,这是一种偏向“救世主”的心态,他们期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为贫困的孩子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激发贫困孩子的梦想与斗志;另一部分支教者迫于高校暑期实践的硬性要求前来支教,在这一方面,学校在鼓励支教活动时,不应当使其与评优、加分、保研挂钩;还有这么一部分人,甚至把支教当做一次旅游,一次人生的农村生活体验,人走则茶凉。当然,不能否定这些想法的可存在性,但是,基于这些出发点会致使大学生责任感降低,支教水平低下,尤其是后两种。

你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志愿者往往过高预期自己的理念与水平,企图将先进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忽视了自己支教意愿与当地教育本土需求的冲突。由于文化与语言等的差异,短期支教的大学生很难与当地教师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短期支教者急切改变的心理往往在实践中表现为与当地老师争权,这样一来,支教成了争权斗争。与当地老师的争权可能在幕后力量(村民村长、甚至乡政府)的斡旋下妥协,双方不情愿的妥协其实是表现了志愿者不尊重与利用本土教育资源与习惯,从而暴露志愿者自我定位的局限。

②支教大学生教学专业素养普遍较低

支教,归根结底是教育,不是大学生吃苦实践活动。因此教育专业性才是支教者最需要具备的素质。

支教前,高校应该组织支教专题的讲座与培训,而且这种培训应该是专业化的、系统的、时间较长的,保证大学生接受基本的支教常识。支教过程中,最好有专业教师陪同,给予大学生必要的心理辅导以及其他方面的帮助,我们团队中的台湾志愿老师就在支教期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为我们免去了很多麻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短期支教的传统思路是给学生上课,这种让学生在短期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抑或接受大学生新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在短期支教中,有两个思路是值得探索的。一方面,更应当注重对当地教师的培训,如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TECC项目。即使是培训老师,也应当注意尊重当地教师的感受,不能表现出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感。上文提到的当地教师对支教有抵触情绪,其根结就在于当地老师因为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与大学生无法相比,从而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害怕自己在学生(大学生和小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另一方面,志愿者的工作不应该是代替与重复老师的课本教学,而应该对农村学校教育的缺失部分进行补充性教学,例如艺术类课程、体育课程等。

③支教的经费窘境

一句话可以阐述清楚窘境所在:短期支教所需资金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其来源主要靠少量的赞助和高校支持,造成支教学生一定的经济负担。

④各高校支教队伍“各自为政”

各个高校之间、高校内各院系之间的支教队伍缺乏沟通交流与合作,也没有合作联系的平台,从而无法形成合作共建的局面。我们团队在甘肃文县遭遇的“抢生源”事件就是因为个高校的支教队伍“各自为政”,无法实行长期有效的支教战略,也不能延续支教成果,从而暴露了整个支教共同体运行机制的不合理。

3.

这篇文章的以上部分写于一年前的今天,时至今日仍然感触很多,这一年来我一直专注农村教育的公益实践,虽然不是再做实地支教的活动,而是在一家专注长期支教的NGO做一些辅助宣传性工作,因此受益的农村学生根本不会知道我的存在,但是同样赋予我的大学生活无限意义。

我还可以分享一个刚接触这所NGO项目时的故事。面试我的长期老师当时在广东潮汕地区支教,在我(可能是大部分人)想象中,广东潮汕地区是一个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应该相当完备的地区,怎么还会成为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呢?记得老师当时告诉我,一方面当地重商主义思想盛行,父母们普遍认为经商最重要,盛传读书无用论;另一方面,当地手工作坊遍地皆是,面试我的项目老师所在的小镇是法国某著名内衣品牌的代工厂,家家户户一般都是开个小作坊,实行家庭生产制,在学校上学的小孩子们一般会在下午放学后到自家或者别家的小作坊打零时工,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能为家里增添30-40元不等的经济效益,父母不仅默许可以不写作业,还对这样的行为赞许为“懂事”。

世事就是如此简单。

提笔前我听到太多短期支教的诟病,但是我却不想用这篇文章为短期支教正名,比起吐沫横飞的论战,有反思的行动才会真正让改变发生。对于已经对支教丧失信心的人,我祝愿能够像狄更斯说的那样: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这个世界。

谈短期支教,大概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