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禅荐书 | 《人间词话》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8-17

人间词话

小禅荐书 | 《人间词话》

介《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最经典和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自然融入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研究,在中国近代文学评论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本书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观点新颖,论证精辟,自成体系,一直是备受推崇的经典之作。

小禅荐书 | 《人间词话》

编者推荐

王国维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其学问贯通古今中外,涉及文、经、史、哲、文字学、美学等,可谓一代全才。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这部国学研究和评论的经典《人间词话》。

在这部薄薄的小册子里,王国维先生独辟蹊径,提出了人生治学的“境界说”,为全书的核心观点。

所谓“境界说”,是巧借宋代诗词中的三个句子来比喻喻人生治学和事业追求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引自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王先生借此意在阐明做大事业大学问的人首先应不畏人生路上的凄苦悲楚与迷茫无助,而是激流勇进,奋发向上,唯此方能登高望远,取得一番成就。这种精神类似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不拔的意境。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取自宋朝词人柳永《凤栖梧》,将本用来表达爱情的诗句升华,是说经过第一阶段的痛苦摸索后,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而后全力以赴,身体力行,孜孜不倦地去践行人生理想。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取自北宋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这句最妙!经历了苦苦寻觅和追求的前两重境界,蓦然回首的刹那,却豁然开朗,突然醒悟到人生的真谛,所思所悟,不经意间一一毕现。 这是经历了前两阶段的痛苦摸索后的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结果。

无独有偶。王国维先生关于人生三重境界的观点与禅宗所说的“悟道求索三境界”不谋而合。

禅宗的悟道三境界是这么说的:“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初见知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虽然二者一个是讲人生治学,一个说的是禅宗之道,可细细寻味,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微言大义,醍醐灌顶。

小禅荐书 | 《人间词话》

创作背景

王国维生活在中国最黑暗的时代,外族入侵,清政府没落崩溃,社会失控,价值体系紊乱,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个体生命在精神上处于迷茫和苦痛。王国维的人生也经历着时代痛苦的洗礼。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回国,他说自己的身体是如此的虚弱,而性格又是如此的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自是始决计从事于哲学的研究”。人生问题的困扰使他走向了哲学。在哲学之中他涉足到康德、叔本华哲学,希望通过哲学能够揭示人生的真理,摆脱人生的痛苦与无奈。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1907年,他又感叹:“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对于王国维来说,“可信”与“不可爱”的哲学是以现象界为对象,可以得到确切的实证科学知识,这种知识可信,不过这种知识只是陈述经验事实,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所以他觉得不可爱。他追求的是“可爱”与“可信”的统一,这就便他陷入学术界自近代以来形而上学与科学实证的内在紧张,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冲突、对峙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王国维本以为研究哲学可以解决“人生之问题”,从中寻觅人生解脱之途。但事与愿违,倒使王国维陷入了“可爱”与“可信”两难境地的烦闷之中,他不得不放弃哲学的研究,另寻解脱之路。他的学术注意力由哲学移于文学,以期在文学中能够寻觅到人生痛苦的慰藉,找到自己的人生境界与目标。在文学研究中,文学本身的非功利给他带来了审美的愉悦,于是在1906—1908年之间他撰写了《人间词话》。

小禅荐书 | 《人间词话》

作品影响

《人间词话》在学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间词话》,在理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问题上颇有创见。

小禅荐书 | 《人间词话》

这的确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也许是第一部在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影响下的诗词品评类书籍,是二十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一次华丽的转身。在他之后,再无来者。

在这部书中,王国维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中西方理论相结合的诗词欣赏的世界。用叶嘉莹先生的话来说,王国维开辟的这条诗词鉴赏之路,是让我们从诗词中不仅要看到那些作者写了什么,还要看到作者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大意)。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有时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作者的本意,也有时候,作品会在无意间透露出作者自己都不曾想到的心境。如此的探寻之路,是多么神秘,多么令人向往。

然而,摆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崎岖的小道。

对于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于他究竟受了叔本华尼采(或许还有康德和席勒等等)的影响有多少,以及对于《人间词话》本身,众多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专家已经争论了一百年了,短期之内恐怕还得争论下去。偏偏王国维在这本书中,使用的都是中文中常见的词汇,但很有可能不是其本意,而是王老先生有自己内心的解释。他究竟想说什么?这是我想知道的,当然,也许你也想。

当然,也许它真的只是词话而已。

小禅荐书 | 《人间词话》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主编/监制:春天排版/制作:姜婷文 编:李小猫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