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康复】神经发育推拿法操作方法

 伊悠帆123 2015-08-17



  1、穴位点按法:


  (1)根据运动发育规律:


  促进头控训练


  头后仰:点按风池穴,使头部前屈。


  头向侧偏斜:点按风池头旋向对侧


  竖头不稳:点压大椎穴每次四至六秒。


  促进翻身训练 侧卧位点压肩井穴、天宗穴、环跳穴促进翻身。


  促进坐位训练 坐位点按环跳穴、腰眼穴 以促进其坐位平衡。


  促进腹爬训练:肘支撑位,一前臂稍向前手背向上,固定该手同时点压该侧肩井穴,引发上肢用力;同时或稍后屈对侧下肢,扶足拇趾蹬地同时点压该侧涌泉穴,激发下肢用力。左右交替,刺激俯爬。


  促进站立位训练:双手扶持髋部,双拇指放于环跳穴;


  促进其迈步训练:立位,双手扶持骨盆,拇指压于大腿前侧上部的脾关穴,余指压于臀部的环跳穴,交替前后施压,激发大腿前群肌和大腿后群肌交替收缩,形成迈步动作。


  (2)根据分型 头面部:开天门,推坎宫,分腿额阴阳,点揉太阳、神庭、百会、四神聪、脑空、脑户、风池,以醒脑开窍。环抹眼周,点按眼周穴位以醒目提神,点耳周腧穴如耳门、听宫、听会等以改善听力,按摩口腔周围肌肉及穴位以改善流涎及言语功能。




  痉挛型


  手握拳拇指内收:点压合谷穴、手三里穴、叩击手背;轻缓按揉前臂内侧、手掌屈肌;伸指、伸肘牵拉。


  上臂内收:点压肩井穴、肩髃穴;轻缓按揉胸、背肌肉;上臂向外上方向牵拉;主动外展、上举上臂及其他肩、臂运动。


  屈肘:点压消泺穴;轻缓按揉上臂内侧肌;肘伸展牵拉;主动伸肘及其他肘部运动。


  下肢剪刀步:点压环跳穴、风市穴;轻缓按揉大腿内侧肌群;分腿牵拉;主动分腿等运动。


  屈膝:点压伏兔穴;轻缓按揉大腿后侧肌群及腘窝部肌腱;扶压膝伸展牵拉。


  屈髋:点压环跳穴;轻缓按揉大腿前上深部痉挛肌群;俯卧压臀上提大腿牵拉。


  尖足:点压足三里穴、解溪穴;轻缓按揉小腿后侧肌群;仰卧或蹲斜板足背屈牵拉;主动足背屈钩脚。


  足内翻:点压阳陵泉穴;轻缓按揉小腿内侧肌群;


  足外翻:点压足三里穴、阴陵泉穴;轻缓按揉小腿前、后肌群


  徐动型


  点压百会穴/同时点压双风池/双腰眼/双环跳穴等,点推背部夹脊穴常有助于阻抑徐动;


  肌张力低下


  扶持俯卧肘支撑控头、扶坐、扶蹲、扶站等体位进行抗重力持重训练及全身力度较大的按摩、叩击,点压双肩井、肩髃、手三里、伏兔、足三里、环跳等穴及捏脊等对脊椎两侧肌群点压按摩可增加脊椎小肌群肌力。沿脊柱两侧从骶部到颈部于椎间隙旁、椎体间点压、叩击等。


  2、肌肉推法:主要用于痉挛型脑瘫,延肌肉起头推至止点,推压痉挛肌和拮抗肌。推压痉挛肌已达到降低肌张力作用,推压拮抗剂以刺激与肌肉相关的神经、经络、穴位增加肌力。主要推压背部肌群、及四肢肌群。


  3、控制关键点:通过一定手技操作患儿有效部位,达到抑制异常模式,促通自发运动的目的。


  头部关键点控制: 头部前屈:仰卧位上使头部前屈的手技,可抑制伸肌痉挛和挛缩,主要见于痉挛型和徐动型患儿(因仰卧位颈部与肩胛带被拉向背侧)。头部伸展:俯卧位使头部后屈的手技;可使全身以伸展占优势,以抑制全身性屈曲模式。头部回旋:使头部回旋手技,可以破坏整体性屈曲模式和伸展模式,诱导体轴内回旋和四肢外展外旋和内收内旋模式。


  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控制:肩胛带前突:座位拉起使上肢向前方伸出,可使全身屈曲占优势,以抑制头后仰及全身伸展模式。肩胛带后退:俯卧位是肩关节后伸,使全身以伸展占优势,抑制头部前屈以促通全身抗重力伸展活动。肩关节内旋:前臂旋前状态下使肩关节完全内旋,可抑制伸肌痉挛,主要用于徐动型患儿。肩关节外旋:前臂旋后,肘关节伸展使肩关节完全外旋,以抑制全身屈曲。上肢水平外展:前臂旋后,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外旋位上使上肢水平外展,可抑制屈肌痉挛,还可以促通手指的伸展。上肢上举:肩关节在外旋位上上肢上举(手心向后),可抑制痉挛型四肢瘫及肩胛带被牵拉想下的异常模式。对偏瘫患儿可通过侧屈肌群的伸展及同时上举同侧上肢的操作,来促通下肢的屈曲和外展,因为这样会打破上肢的屈曲模式和下肢的伸展模式。拇指外展:前臂旋后的拇指外展与伸展的手技,可促通手指伸展。


  躯干部关键点控制:躯干后屈:对痉挛型四肢瘫患儿,在俯卧位上使上肢肩胸部抬起,髋关节下肢及骨盆紧贴床面,形成躯干部后屈的伸展姿势。躯干前屈:对紧张型徐动型患儿呈现明显全身性伸展模式时,可以强制是躯干屈曲(抱球姿势);躯干回旋:躯干回旋可破坏全身性伸展及屈曲模式。


  骨盆及下肢关键点控制:骨盆带后倾:对于痉挛型患儿立位时剪刀状肢位,前足部支持体重,使患儿骨盆带后倾体重转移至后方,可促通髋关节及躯干的伸展。 骨盆带前倾:痉挛型(徐动型)患儿,坐椅子上,使骨盆前倾,躯干充分伸展,以促通髋关节及下肢的屈曲可动性,联系稳定的座位姿势。 下肢伸展为上外旋可促通足背屈及下肢外旋外展。


  各种肢位上关键点控制:俯卧位抬头可使脊柱伸展,促通髋关节及下肢伸展。偏瘫患儿头部像患侧回旋时,可促通患侧上下肢运动。 坐位:伸腿坐位;压迫患儿胸骨可抑制颈部及肩胛带回缩。四爬位:手掌支撑负荷体重,可促通患儿肩胛带上举。单膝立位:非负荷体重侧向前迈出,骨盆向后方回旋,促通骨盆的稳定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