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瘫痉挛型四肢瘫患儿的步行训练方法

 huang啦啦啦 2018-09-07


临床特点


痉挛型四肢瘫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屈肌与伸肌的痉挛和过剩的同时收缩,使屈肌的痉挛逐渐加重,逐渐地会出现屈曲挛缩和变形。


这类患儿呼吸、进食、手的操作等许多的功能都是在屈曲姿势中进行的,不能正常的发挥其能力。


同时抗重力伸展的发育也受阻碍,所以训练步行前首要的要促通患儿的抗重力伸展。



对于人类来说最常见的抗重力伸展位就是立位与步行。


所以说立位与步行的训练不单纯是为了获得移动能力与手段,也是抑制屈曲模式维持伸展位的重要训练方法。


痉挛型四肢瘫患儿不能在坐位上用手操作,不能用手与上肢支持身体而站起,所以自发地站起和步行困难,在设计治疗程序时要考虑到患儿双手的操作能力、上肢负荷体重能力,不能认为步行训练只是单纯的下肢能力的体现。


为了获得步行能力,还需要获得体干与下肢的抗重力伸展、骨盆带周围的运动性、体轴的回旋、下肢的分离运动及体重在双下肢间的移动等能力。



对于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来说,获得这些能力的最大障碍就是肌肉痉挛。这类患儿由于肌肉的痉挛而形成以躯为中心的屈曲,使抗重力伸展发生困难。


另外,由于上、下肢的屈曲而难以支持身体,这类患儿在活动时常呈现全身性、整体性活动模式。


再者,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重心移动和分离运动也发生障碍。


对这类患儿步行训练的原则是:在抑制肌肉痉挛的同时促通身体回旋、伸展,以及肢体的伸展、外展能力,达到使轻症患儿获得实用步行能力、重症患儿获得立位能力的目的。


步行准备及步行训练方法


立位的准备




对于计划训练立位的患儿,可以首先进行立位的准备训练。


因患儿的主要问题是屈肌痉挛,所以可以首先在仰卧位与俯卧位上促通患儿身体的伸展,伸展不单纯是髋关节,还需要上肢、脊柱的伸展(图10-90),应用三角垫与圆滚,促通患儿仰卧位与俯卧位上的全身伸展。



促通伸展、外展、外旋模式




(1)应用两根竖立的长杆,两杆距离为患儿双上肢伸展平举时恰好抓握的距离,让患儿用双手分别握住两长杆站立,可以促通脊柱的伸展。


可在这种姿势上活动骨盆回旋身体,做下肢的分离动作(图10-91)



(2)患儿在扶持立位上做体轴回旋运动,可在患儿两侧放两把椅子,患儿一手扶持一背,另一手去玩放在另一椅子上的玩具,放玩具的椅子要放在偏后方,使患儿产生体轴回旋运动,两侧交替进行。


训练师站其身体后面扶持患儿支持身体侧的肩(图10-92)。



促通躯干与骨盆的运动性




重症的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治疗原则是抑制因全身屈肌和伸肌痉挛而致的过剩的同时收缩,促通躯干与骨盆的运动性。


如图10-93a所示,让患儿坐于圆滚上,训练师站在其后握持患儿的双肩,使双上肢上举,活动患儿身体引发患儿骨盆的可动性,同时促通上肢的伸展、外展、外旋。


另外要引发骨盆的前倾、后倾及体干的伸展、屈曲等分离动作。也可如图10-93b所示,患儿与训练师对坐,训练师将圆滚放于自己膝上,使患儿双上肢伸展放于圆滚上,这样可抑制双上肢的肌肉挛缩,同时促通上半身与下半身的分离运动。


可以在图10-93中a、b两种姿势上促通体重的左右移动及骨盆与下肢向外展方向活动(图10-93)。



步行训练前准备手技




在应用步行器训练步行之前,除了上述的训练为其做准备外,还应进行体干的伸展、骨盆的运动、一侧下肢负荷体重另一侧下肢迈出的训练。


如图10-94所示,训练师坐在带轮的凳子上,然后在自己膝上放一大圆滚,患儿两手向前方伸展扶在圆滚上,然后两下肢骑跨在训练师的大腿之上,训练师两手环绕在患儿腰间,利用所坐椅子的活动来训练,如骨盆的可动性、重心移动、抗重力伸展等(图10-94)。



步行训练



之后,可以根据患儿病情程度的不同选择应用步行器、拐、杖等辅助具进行步行训练。




来源:脑瘫康复训练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