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六讲(文字)

 lin-lian 2015-08-18

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六讲藏象之五窍

各位学员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第十六讲:五官。

五官就是指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和舌头。之前讲过五官分别隶属于五脏,眼睛属肝,耳朵属肾,口属脾,鼻子属肺,舌头属心。

一眼睛。眼球位于我们头部眼框里面,它后面有筋脉和脑相连接,眼球由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层层相裹,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内容共同组成。眼睛开窍于肝,属肝系统,主要作用是看东西,看清万事万物,辩七种颜色。由于五脏升化气血精液上注到眼睛,眼睛才能够明察秋毫。

眼睛的病变主要与精气、精血是否充足、通畅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引起眼睛疾病的原因非常多,但总的来说,主要两大方面:外感和内伤。外感和内伤会导致气血津液精和连接眼睛的膜络发生病理改变。由外感引起的外来邪气,一般是实证,实是邪气比较旺,如外感风寒,外感风热,肝郁气结,血络瘀阻,血湿阻滞,血瘀阻滞,膜络痉挛等都可以引起眼睛病变。由身体内部发生的病变大部分是虚证,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类型,引起的眼睛发生变化。

二舌头。舌头是在口腔的底部,有上下两面,前端称为舌尖,后端称为舌根。舌头能够收缩自如、灵活多变,舌体表面无真皮覆盖,所以最能够审查心血盈虚通滞的变化,故说舌为心窍,属于心系统。舌头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分辨五味, 《黄帝内经 · 灵枢 · 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认为心气对舌辨别味道起到重要作用。舌头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辅助发音,《黄帝内经 · 灵枢 · 忧恚无言》说“舌者,音声之机也”。舌头虽然是心的苗窍,但是和五脏六腑都有联系。由于少阳三焦是联系五脏六腑的一个组织,是经气流通之所,所以各脏有病可以从舌质和舌苔上反应出经气的变化。什么叫舌质?什么叫舌苔?舌质就是舌头本身结构的一个状态,是红色的、白色的、还是青色的等。舌苔就是覆盖在舌头表面上的一层物质。舌质和舌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反映的身体的情况也不同,曹炳章《辨舌指南 · 辨舌总论》说“辩舌质,可决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查六经之浅深”,就是说看舌质,可以看到身体里面五脏系统的虚实情况;看舌头上面的这层苔,可以观察外面致病邪气的严重程度。

舌头本身发生病变,如组织糜烂,出现破溃,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寒证,一是热证。寒证多虚的,热证多实。另外心经热盛或是痰浊阻窍,也会引起舌头发生变化,会觉得舌头比较重。血热为盛,即身体里面热邪非常重的时候,会出现舌头出血的情况。还有风痰阻络,会出现舌强舌缩的情况。在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时候,大家要学望诊,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望舌头。舌诊在望诊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后我们会详细的去展开讲,这里就不做进一步的论述,大家知道这么回事就可以了。

三口。口由口唇、口腔、牙龈、牙齿、还有舌体组成。舌刚才讲了属心。口唇分上下两唇,牙龈呈马啼形状,上下口腔都有。牙齿是由骨质和骨髓构成,也分了上下两层。口唇和牙龈这一部分,从中医角度上来说是归属于脾,牙齿是归属于肾管。牙龈在牙齿根部,如果脾系统出现了病变,经常会出现牙齿松动、疼痛症状,还有牙龈肿痛、溃烂、萎缩、出血及口腔溃疡,口唇肿痛等。口腔方面的病变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引起:一是外感风寒,可以出现牙痛,牙龈肿大的情况;二是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肾阴亏虚,阳气就相对旺。火旺往上走致使牙齿松动、疼痛;三是阳明湿热。胃里面有湿热,阻滞经脉,会出现牙龈口腔口唇肿痛溃烂;四是脾肾的阳虚,阳虚津液容易为湿,阻碍通路,也会导致牙龈口腔口唇肿痛溃烂的情况;五是肝水郁阻,气不摄血、出血,虫牙也会引起牙齿疼痛。

四鼻子。鼻子分外鼻、鼻腔和鼻窦三个部分。外鼻起于我们两个眼睛之间的三根,就是我们的鼻根部,上面比较窄下面比较宽,在面部的中央。鼻腔又窄又长,中间有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后面的后孔和鼻咽相通。鼻窦分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都分布于鼻腔的四周,是津、气流通的地方。鼻属肺,是清气和浊气呼吸的门户。有两方面功能:一是通气,二是嗅觉。这个主要也是依靠肺气完成的,《黄帝内经 · 灵枢 · 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有问题,一般会出现鼻塞、鼻涕、嗅觉不灵敏、失血之类的,这都跟肺的宣降有很大的关系。

五耳朵。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小房。内耳由构造复杂的弯曲管道组成,又称为迷路,内通于脑。耳属于肾窍,属肾系统。耳朵出现问题,一般会出现耳鸣、耳聋、耳肿、疼痛等病变,一般来说也分虚实。虚证主要是精虚液虚气虚血虚。实证多是气血津液阻塞清窍,不通畅引起的。《黄帝内经 · 灵枢 · 决气》说“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脑髓消,……,耳数鸣”,就是精没了,就会出现耳朵聋,液不够就会出现耳鸣,这些都是阴精不足导致的耳鸣耳聋。

这里就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了五窍的一些结构和它们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的一些基本情况。再来看一下五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个我之前是讲过的,现在把它串起来再讲一下,以加深大家的一个印象。

精气血津液是五脏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的功能活动正常与否,与基础物质的输送有紧密的关系。物质基础也分阴阳二大类,精属阴,气属阳。阳气有温煦、动力的作用。阴精有濡润、滋养的作用。阴精包括精血、津液。阳气包括元气、营气和卫气。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气的生化疏泄和它的一些病理情况。气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肺系统吸进来的自然界的清气;第二个是脾系统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谷气;第三个是肾系统生化的元气。肺吸进来的清气由血运载至全身,参与五脏功能的活动。其中一部分浮在脉外和谷气、元气结合就成为了卫气。浮于脉外的清气是从鼻腔进入少阳三焦的,在黄帝内经里面,这一部分称为水谷之悍气,因为有防御的作用,所以是比较彪悍的气。清气和谷气是在人体离开母体之后,才由肺脾两个系统去化生成的,所以称为后天之气,肾气是来自于先天的父母,所以称为先天之气。卫气主要是防御作用,它的运行要依赖肺的宣降、肝的升发和脾的升降。升降才不会失去平衡,出入才不会出现混乱。在脉里面的就是营气,有温煦和营养的功能。卫气主要就是固护人体的体表,防御外面的邪气入侵,对内有固护阴血的作用,使阴血不能外泄。

如果气发生问题,有以下六种情况:

第一种是气郁不达。一般是外感寒邪,毛孔闭塞,卫气不能外出所导致的,如风寒感冒。

第二个是气滞不蕴。多为肺失宣降,脾失输送,或是肝失升发造成的,因为气阻滞了不能够正常的运行。

第三种是是气逆不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肺气不能降;二是卫气不能降;三是胆气上得太过;四是肾气不能纳。这四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气逆不降,即升降不能和谐,气往上冲,往上走。

第四种是气陷不升。这跟肺、脾、肝有直接的关系,就是升发不够,下走的太多。

第五种是气郁化火。化热都跟阳气有关系,一般要分虚实真假,气郁化热的是湿热症,阴不滞阳的是虚热症。

第六种是卫气虚损。卫气虚损的原因比较多,分好多种情况,如中焦的水谷精微生成谷气的功能减退、肾气不够、或者表卫不固,卫气往外泄。根本原因一般有三方面:一是遗传的,与生俱来的;二是发汗太多,卫气或阳气随着汗液往外面泄掉了;三是久病体虚,阳气虚弱。

人体一身的气分为卫气和营气。营气是物质之气,卫气是功能之气。气有三个来源:一是肺是吸入的清气;二是脾生化的谷气;三是肾精化生的元气。气的运行是怎样的呢?营气行于脉内,在脉里面运行,与三个脏气有很大的关系,一个肺,一个心,一个肝。 心是运载,肺是宣降,肝是疏调。卫气行于脉外,有赖于肺的宣降,脾的升降,肝的疏调和肾的摄纳作用。

气的排泄主要是靠肺呼出浊气,还一个是腠理、毛孔出汗排泄浊气。

营气是五脏功能活动的一个能源,包括津液和血。卫气对外固护体表,对内固附精血,是五脏活动的动力。

现在来看血。血还包括阴精这块,血主要是肾气的精髓化生,生化血以后,贮藏在肝脏里面,运行在心脉,有输送精气和谷精的功能。血为气之母,气需要血来载着动。血能够运行于脉,主要是靠气去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调,才能够循环不休。血需要卫气去控制固护,才不会跑到血管外面来,所以气为血之帅。血除了需要气的推动和固护外,还需要津液的渗和,才能够畅行无阻。

血发生病变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血虚,就是血不够;二是血淤,就是血本来是流动的,现在淤结不动了;三是血溢,就是吐血的这种情况。

血虚的原因:一是生成不够,制造出来的血不够;二是消耗得太多,如出血太多。 血虚在西医称为贫血。

血淤有以下的几种可能性:

一是寒邪,有寒气。寒气是收隐的,就象冬天,水会结冰,身体的血也是一样的,身体里有寒气,血就会淤。

二是热。热就象烧水一样,烧干了,也会结到一起去。

三是心气虚。心气虚,就会运行没有力,血流就会缓,缓了就会有淤的出现。

四是肝的疏泄出现了问题。气滞血瘀,气不能推动血流,就会淤。

五是血管发生变化。比如血管变窄了,血流过不去,就堵在那里,出现血瘀。

六是出血。出血会凝结,也会堵掉。什么原因会引起出血呢?一个是体内热邪太重,迫血妄行,把血管冲破了。再一个是肝藏血的功能出现了问题,也会出现出血。再就是淤血阻断,血容易把血管冲破,也会出血。再一个外伤引起的,如跌倒了,摔伤了,摔破了。

七是气虚,不统血,也是一个原因。

再来看津。津是指水液,它是通过脾系统去吸收的,然后上传到肺系,经过肺分布到我们的体表,往下降回到肾系里面,再由肾阳蒸发,化成气,分布到全身各处去。津即水液的运行跟心、脾、肾、肝四个脏器都有很大关系。津与血比较相似,就是说精出现问题,要么就是不够,要么就是运行出了问题,出现津滞阻滞的情况。津不够的原因可能有:

一是热。热度太重,热的、阳性的、温燥的东西,会消耗掉阴津,造成阴津不够。

二是年纪大了,脾胃里的阴津本身就逐渐被消耗掉了,慢慢地枯竭了,也就不够。

三是大量的流失,比如过多的出汗,或者是上吐下泻,也会导致水液的代谢出现异常。

津滞,就是运行性障碍,输送出现问题,与肺的宣降、脾的输送、肾的气化、肝的疏调都有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都会出现这种津滞的情况。

再来看精。男人的肾精是在睾丸里面生成的,再送到前列腺,在前列腺会合以后,当男女发生性关系时,输精管出现兴奋痉挛的状况,精液就会从身体里面发射到体外去。女人的卵子生于卵苞,由输卵管输送到子宫,每月一次,一旦刚好时机成熟,男女发生性关系,两精相结合就可能怀孕。肾精出现问题,不管男女,主要有三方面的病变:一是不通畅,出不来;二是太通了,不正常的往外流;三是少了,亏损了。不通,在男人就是不能射精,女人就是排卵障碍。太通,男人表现为不正常的遗精,女人表现就是白带特别多。肾精不够,男人表现在精少,女人表现在停经的这种情况。

今天的课就讲这么多,这节内容是课本上没有的,大家课后再好好听一下。课本上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大家自学一下,我就不讲了。课本第四章经络,我是准备不讲的,以后的针灸学,我会再详细讲述这块的内容。下一次讲课,是课本第五章体质的内容。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