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独居老人频繁报假警 原因仅是缺乏关爱引注意

 秋天的海 2015-08-19

两独居老人频繁报假警 原因仅是缺乏关爱引注意

民警陪吴美芝老人拉家常

一位独居老人,臆想出了很多警情:家里频繁进贼,附近有偷窥狂……面对这类假警,陈家湖派出所民警由表及里,找出了问题所在,爱心让问题迎刃而解。

该所还把关爱行动与公安中心工作联系起来,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辖区治安持续向好。

一份温情暖暖的牵挂

关爱独居老人成了陈家湖派出所的习惯。昨日一大早,该所民警李泰安、吕旅在辖区巡逻。路过原湖北化纤厂生活二区时,两人特意去了吴美芝(化名)老人的家。“阿婆,家里有没有进小偷?”阿婆笑着说:“没进小偷,多亏你们。”听说退休金快发了,两人提醒老人,保管好存折和密码。

攀谈时,两人听到厨房传来滴水声,走近一看,洗菜池边放着一把扳手。两人询问是不是水管坏了,老人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二话没说,两人挽起袖子修了起来。老人连说:“又给你们添麻烦了。”水管修好后,老人端来刚煮好的绿豆汤,被两人婉拒。

今年63岁的吴美芝老人,出生在武汉。1971年,18岁的她只身来到位于樊城区太平店的湖北化纤厂工作。在这里,吴美芝与同是来自武汉的何明结婚。2005年,老何从企业退休后闲不住,回到武汉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吴美芝舍不得化纤厂,每年都会独自回到化纤厂住上几个月。

附近的街坊说,两位民警是吴美芝家的常客,几乎每隔两天都能看到他们。他们还会利用周末闲暇时间帮老人打扫卫生、做饭。

一连串莫须有的警情

缘何有了这份牵挂?事情还得从一年前说起。“我家进贼了,我要报警!”去年7月的一天晚上,一名老人来到了陈家湖派出所值班室,接待的民警是社区民警吕旅。

夏天往往是入室盗窃类警情的高发期,吕旅见老人神色慌张,连忙迎上前询问情况。老人说,她晚上纳凉回家途中,发现有一个黑影晃动。待她进入室内发现,家中虽然没有财物被盗,但物品有被翻动的痕迹。吕旅赶往现场勘察,拍照固定证据。随后,侦查了一夜并没发现线索。次日晚11时,民警李泰安值班,也碰到了一名老人报警。老人说,她晚上在家冲澡时,总是感觉有人在房外偷窥。老人要求民警一定要到家中实地蹲守。李泰安身着便衣蹲守在小院内。小院黑灯瞎火蚊虫横飞,咬得李泰安焦躁不已,但为不暴露,他屏气凝息蹲守了半个多小时,依然没有发现可疑人员。第三天,有老人报警称熟睡时有人敲门。……

接连几天,值班的民警总是会碰到老人报警。几天后,民警们在食堂就餐谈论发案情况时,相互一核对,才发现报警的是同一位老人——吴美芝。大家觉得蹊跷,遂向所长王家荣汇报。

一段心贴心的警民情

报警的原因让人大跌眼镜。

王家荣要求李泰安、吕旅没事多去去吴美芝老人家。从此以后,每逢值班或闲暇,他们总会到吴美芝的家中坐一坐。去的次数多了,两人渐渐发现,老人报警反映的情况都是假想。例如,老人说家中有翻动的痕迹,其实是墙体老化在掉石灰;屋外有人影晃动,其实是昏黄的路灯下,树枝迎风摆动……

两人了解实情后,悄悄议论:老人可能岁数大了,加之一个人独住,缺乏安全感。接下来,两人照旧还会来吴美芝的家中,但聊天的内容更多是拉家常。有了民警的陪伴和宽慰,吴阿婆那种“家里进贼了”的感觉逐渐减少了。有时候阿婆没有找民警,民警也会时不时过去看她,晚上还会打电话询问情况,让老人宽心。

去年8月底,吴美芝老人来到派出所,专门邀请民警到家中做客吃饭,民警婉言谢绝了。老人离开派出所后,转身来到一家卤菜店,买了些卤菜送给民警。“他们比我女儿小,在我心中早就把他们当做我的孩子。”老人执意要留下这些凉菜表达谢意。

时间久了,老人记住了民警的名字,民警们也成了她家中的常客。派出所的女民警还会抽空来到老人家中,和她一起做饭。

一场关爱独居老人的行动

在警民情传为佳话时,问题又来了。

去年12月,辖区另一名70多岁的吴老太太,三番五次报警。不同的是,她报警的内容多为没有吃穿用品了,钥匙忘带了。李泰安、吕旅两名民警曾多次自费购买面包和矿泉水,送到老人家中。两人发现,老人孤苦无依,生活非常困难,单凭一两次上门资助,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两人把情况反映给了社区,经协调,老人被送到了福利院。

两个老年人的多次报警,引起了陈家湖派出所的关注。民警李泰安走访发现,该辖区内的独居、空巢老人较多,他们精神生活空虚,需要关心。派出所把关爱独居、空巢老人,与当时正在开展的“假如我是服务对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展开了一场关爱老人的行动。

他们与社区党员一起,建立了一套辖区50岁以上老年人的情况档案,定期上门走访慰问。“78岁的刘师傅,腿脚不便;85岁的许老太太睡眠不好;64岁的李老太太身患中风……”楚天快报记者在其中的一张档案表上看到,登记的老年人,年龄、身体状况、住址、子女情况、联系方式等详细在案。档案还明确了每位独居、空巢老人的负责民警。

民警李泰安介绍,走访慰问的形式多样,有时候是利用周末闲暇,有时候是利用巡逻的间隙,有时候是登门走访,有时候是同老年人拉家常……

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

陈家湖派出所所长王家荣说,该所还把走访、关爱行动与公安中心工作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社区民警李泰安在关爱行动中,还总结出了“六个一”的工作法,在驻村民警中积极推广:建立一份家庭档案、发放一张警民联系卡、上一堂法制宣传课、开展一次月底走访、结成一个帮扶对子、开展一次联欢活动。

为了确保独居、空巢老人空巢不“空心”,民警组织公安文艺小分队,经常到辖区开展演出活动。针对一些电信诈骗等侵财类违法犯罪,主要盯上老年人下手的情况,他们就利用演出的机会,展演一些法制小品,演示安全防范的方法。目前,陈家湖派出所已建立独居、空巢老人家庭档案11份,依托民警上法制宣传课5场,帮助解决老人生活困难30余次。

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场关爱独居、空巢老人的行动,温暖了老人,也促进了辖区治安的持续向好。所长王家荣介绍,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去年11月,辖区居民张某因对一企业征地不满,扬言堵路采取暴力方式阻挠施工。民警赶赴现场处置时,辖区的一名独居老人挺身而出,参与说理讲法,最终促进纠纷圆满解决。民警介绍,这些独居、空巢老人,利用其在家族、村庄的长者身份和家族威望,促进了多起纠纷案件圆满调解。

此外,辖区的空巢、独居老人还发挥了治安信息员“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今年5月,辖区居民李大爷反映有一名男子经常在凌晨窜入小区内,且在停车场前后徘徊。老人推测对方图谋不轨,民警经过蹲守,一举抓获两名盗窃嫌疑人,带破保康等地多起盗窃案。

据统计,2014年陈家湖派出所刑事案件发案30起,2015年至今发案7起,同比下降76.6%;2015年盗窃类案件发案3起,同比下降78.5%,其中入室盗窃案仅发案1起,同比下降89%,盗窃摩托车3起,同比下降67%。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老年人被骗案。返回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