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是今年地球超载日。这意味着,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人类已经花光了2015年一整年的生态“预算”。其中,吸收人类碳排放就使用超过了一版的生态“预算”。去年的地球超载日在8月17日...... 近些年,地球超载日比1970年的12月23日提前了4个多月,平均每10年提前1个月左右,并且在最近八年连年往前提。 地球超载日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地球超载日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合作伙伴全球足迹网络(GFN)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所测算的。GFN传播负责人龙纳·凯利说:“地球超载日如同一张记录人类消费的账单,追踪人类的支出在哪一天超过收入。” “收入”即生态承载力,代表生产用地及海洋面积,包括森林、草原、耕地、渔场及建筑用地等;“支出”即人类生态足迹,包括所使用的纤维食品、畜牧鱼类、木材及其他森林产品、城市基础设施空间以及用于吸收碳排放的土地资源等。 GFN使用了1961年以来不同国家和地区超过7000个数据点的数据,计算出一年中地球生态承载力能够支持人类生态足迹的天数,剩余的则为超载部分。 “用地球生态承载力除以人类生态足迹,再乘以365天,即算出地球超载日。”凯利给出了计算公式。 令人沮丧的是,从1961年至1973年,在短短十余年间,地球逐渐从“盈余”转入“超载”状态,并在此后的40多年中,超载时间不断提前,这意味着人类开始“透支”地球。 今年地球超载日为何提前? 60%的地球资源是可更新的,相当于人类可以使用1.6个地球。但如果人们过度砍伐森林、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用资源速度大于地球更新速度,地球资源早晚会耗尽。“这就相当于花钱越来越快,但赚钱速度变慢。”GFN计划和宣传部副主任塞巴斯蒂安·温克勒说。 2015年,人类“花钱”的速度比去年更快了。多的这部分“钱”主要是花在碳排放上。温克勒说,从今年的数据看,碳排放占据了主要因素,占整个生态足迹的54%。如果从各国角度计算,一些化石燃料大国这部分支出占比更高了,如美国占67%,德国占56%,韩国占66%。 数据显示,2015年,仅吸收地球温室气体就用了85%的地球生态承载力,是目前森林承载力的两倍,或大于耕地和草原承载力总和。并且从趋势看,碳排放量增速非常快。 凯利说,对于今年地球超载日提前,人们的资源消耗量也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 令人担心的是,尽管每个国家生态足迹不同,但目前世界上86%的人所使用的自然资源都高于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量,并且很多收入水平在世界平均之下的人也面临严重超载问题。 地球超载日还有望推迟吗? 人类是否有办法扭转局面,让地球生态资源回到“盈余”状态? GFN总裁瓦格纳格尔说,今年底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提供一个探讨如何减少并淘汰化石燃料的机会,这将能够抑制生态足迹增长,控制人们“花钱”的速度。 如果人们能在2030年前减少至少30%的全球碳排放量,地球超载日就能在2030年回到9月16日。如果全世界都效仿丹麦的做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减少碳排放,今年的地球超载日就会推迟到10月3日。 凯利介绍,从2015年的数据看,一些国家,如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它们并没有出现“超载”现象。“它们被称为生态债权人。一方面因为人均面积大或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如巴西,它非常依赖可再生能源。” 除减少碳排放外,人们可以通过避免食物浪费、使用清洁能源、科学布局城市建设及控制人口等扭转地球超载情况。 “个人的力量会让超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凯利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多使用可再生材料的食物包装,推广节能灯,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用自行车或步行代替开车等。 (来源:《中国气象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