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祖母(一)

 谦谦书生 2015-08-20
 小时总是祖母在督促我们兄弟读书,她常说到我们的曾祖父,曾祖父十八岁中举人,二十岁中进士,点翰林等等,念得多了我们都不当回事了。那时都不能理解她是有感而发。我们周家这一支,其实和一切普通人家差不多,有人抓住了机会,也能有所表现,但常斗不过大环境的捉弄,又复归沉寂,甚至沉沦。而我们这一房,能够“存亡继绝”,起作用的却正是我们这位被命运作弄,受尽委屈,历尽艰辛的祖母。这段历史,我都是在她和父母都亡故之后,清理遗物、并联想到当年抗战时在杨家滩的那些念叨,才逐渐明白的。当然为时已晚,已补报无门,只有遗憾。

     据祖母说, 我高袓的父亲,是永明县的教书先生,从他的死和高祖被杀的时间推断,至少是乾隆末年至嘉、道年间,满清已是强弩之末,即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他有两个儿子:长子昺奎,次子昺龄,一个读书还努力,在县里考上秀才,又在府里考得拔贡。老二即我的继高祖似乎只是务农和给人帮工。1855年7月杨秀清率太平军数万人北上入湖南,先占领道州(今道县),又两次占永明和江华(今江永),伯高祖带了全家妇幼外出逃难,让我这务农的继高祖留下,守护父母的灵柩以尽孝道,却反为乱军所杀。当时守备的清军,人少无战力,扰民有余,平乱不足,导致后来曾左湘军兴起,使已腐朽的清政权又得以稳定数十年。

    伯高袓曾以拔贡去京考知县,录取后发表在四川,任满带了二个儿子回湖南,就在长沙置产定居,不再回永明(可能原在永明并无什么产业)。并以次子荟生(字銮诒)过继昺龄为后,以续此一房的香火,便是我的曾祖了。伯曾祖笠樵(字铣诒),考过秀才和拔贡,似乎懒于进取,热心管家,坐享现存,据传其子孙很快败落,不知所踪, 这也是至今还存在的规律。

    我这位出继的曾祖,也在县考上秀才,又在府里考了优贡,并还有雄心, 十八岁那年又考了举人, 与同时考上举人的攸县人龙璋, 成了莫逆之交, 并相约次年同去北京参加会试。 因当时正好二人的夫人都己怀孕, 又学前人故事, 相约指腹为婚姻之亲。这种指婚在旁人(皇上或上司)是管闲事, 但在旧时, 子女婚嫁只能奉父母之命(媒酌之言也得经父母同意), 而父母往往因自己私交, 认为某人好, 子女也不会错, 有些等不及要先做亲家了, 而且一定会天从人愿的。于是我的祖母还未出世, 便已嫁到周家, 可是等不到她正式过门, 周家却因当家人英年早逝,而家道中落。这就注定了她要一生辛苦, 要为周家“继绝存亡”挑起三代人的重担,这是后话。当然如果当年两方都生男,或都生女也就没有后话了。

 

    北京的会试又称殿试,是跪在皇帝面前考的,也由皇帝出题,所以最终录取后,都称天子门生。因科举各级考试,考上后都称主考为座师,自称门生,以别于直接授业的业师,同一届考上的,不问年龄都称同年。参加会试后,就可只认自己是天子门生,不得再对以前的主考自称门生。这场考试的结果是曾祖父考中进士, 曾外祖未中, 但以举人考选知县, 却很有成就。

    家里原保存了曾祖父的一些遗物,其中就有一份殿试试卷,是一种统一格式的册页,印核桃大红方格,端楷书写,封面有永明周銮诒,几等几名字样,但不会是考进士的试卷,可能是入翰林时的‘朝考’卷,可惜这份试卷连同他的诗稿,及几件字画文物,都于大革文化命的时候,被红卫兵抢走,下落不明了。

    会试录取,据二哥后来查过明清两朝进士名录,周銮诒是中在二甲第三十二名,这种会试分三甲录取:一甲只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约百名内,是要留京的,称进士出身;其余取在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录取后任什么官职都有规定。

    曾祖得进士后,点了翰林,留在翰林院做京官,不过二十岁,翰林是文字官,给皇帝起草文告,编写指定的资料,逢科考之年,会选派他们去各省担任副主考(正职照例是满人,他们不须考试就可任职)。曾祖在翰林院四年时,曾考充广东省副主考,考完放了榜,又回翰林院,好像是任编修,约四年,得肺病以咯血死。死时只28岁,留下一个六岁的孤儿,便是我祖父,京官穷死是常有的事,丢下孤儿寡母,而且还很年轻,同僚及朋友见了于心不忍,便相约凑了一笔钱给曾祖母,作为抚孤长幼的基金,并通知在长的伯曾祖(笠樵字铣诒)去京料理后事,伯曾祖去后将曾祖所有家当变卖,并扶柩回乡安葬,又以收留曾袓母母子为名,要她交出曾祖父同僚的赠金,曾祖母无奈,只得交出。伯曾祖还经常说,曾祖和他虽然是兄弟,但已过继给叔父,已与他无关,他将他们母子赶出去也是可以的,曾袓母在这位大伯的威压下,非常紧张,渐渐出现精神症状,就不停的讲这些事,伯曾祖就不准她见人。这样过了十二年,到我祖父十八岁,伯曾祖便要赶他出去自己谋生,只让他母还可住下去。而祖父这时学业未成,走途无路。曾祖母想起指腹为婚的事,便要祖父去投奔他从未见过的岳父龙璋,不知龙家还认不认这门亲事。而龙家不仅没有悔约,还把祖父留下,让他完成学业,到成年再结婚。

 

    因为我的这位曾外祖,以举人考选过几任知县,且是在江淅风气已开的地方,极重视社会教育也很重视子女家庭教育,祖母不仅知书识礼,也能写会算。曾外祖坚守礼制,没有因周家已中落而悔婚,令人非常起敬。而且还以家产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关于祖母(一)(祖母青年时)

 

     祖父在龙家读书二年,至二十岁与祖母完婚,一年后正逢招考公费留日学生,因报考人不多,祖父很易便考上去日本留学。先学半年日文,后考入早稻田大学学政法,一年后加入孙中山在海外组织的革命团体同盟会,又改入物理学校读化学。当时公费留学生的生活条件较差,在日本染上肺病,久治不愈,遂回国。

     从回国到病故的几年,做了什么工作,只从龙氏族谱中查得一句:我祖母是嫁的“两淮盐大使周元羕”, 具体记录两家均无, 也没有因此留下什么家业, 因和伯父关系不好, 此前一直和祖母寄住龙家, 如当了这个盐大使, 家如何安? 未见祖母提过。祖父后来也以咯血死, 死时也只二十八岁, 留下一个六岁的孤儿便是我父亲。

    周家三世单传, 有二代都年纪轻轻死于咯血, 后来我才知, 这肺结核是个老资格传染病, 即便是发达国家, 一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因那时还没有研制出抗结核药, 只是生活条件好时, 人的抵抗力会强些, 可降低发病和死亡率 。

    可以想见祖父的英年早逝, 对祖母是多么沉重的打击, 因她也才二十八岁。按当时礼制, 她应带着孤儿在周家守服, 祖母只好去面对寡情薄义的大伯父, 和精神有些失常的婆婆, 祖母尽礼尽职守了两年丧, 大伯又提已出继的话, 怕祖母要长期依赖于他。祖母便又带父亲回娘家住。

    这两年中, 因所遭厄运相似, 反使婆媳关系较好, 曾祖母便断断续续, 把周家根底都和祖母谈了, 加上她亲身的感受, 就成了这段口耳相传的家史。可以说传奇, 也不算很稀奇, 现在也未必找不出同样的事例。因未见成文的族谱, 手里只有一枚‘永明周氏’的印章,可确证是来自永明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