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练力程序

 天地一清宁 2015-08-20


太极拳的练力程序

太极拳的用力,既有柔力,又有刚力,还有刚柔兼用之力。这样才能符合太极的用力。太极拳的练力程序为:轻力、柔力、刚力、巧力四步骤。

轻力练拳架是对初练太极拳者的要求。拳论日:“用意不用力。”强调了用轻力练习。这种练法是为了催其僵劲,增加肌肤灵敏感而提出的。如果从高层次技击角度讲,还应练出柔力、刚力、巧力才好。既有灵感能借力,又能用千斤之力合之发劲。这样技击时,强敌能掤,重体能抛。以重击轻,一举成功。

太极拳练成的力称之为劲。它是通过盘架子与推手练成的活力。力与劲不可截然划分,但是,有一定区别。概括言之,力方而劲圆,混厚而充满;力滞而劲畅,遍及全身,通于四梢;力迟而劲速,意到劲至,刹那遍体;力散而劲聚,集中一点,威力无穷;力浮而劲沉,劲力,它象水银那样沉甸甸的;力钝而劲锐,发外气能入骨三分。直力显而横力稳,虚力刚而实力柔。太极之劲,灵捷无形,手到劲发,内劲潜转,巧用组合,避实击虚,寸劲击发。

太极拳的劲力,一般称之为柔、刚两劲。这是基础劲。具体的劲别很多,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大劲别等。

再从力的三要素研究。从力的大小讲,太极拳要练出重、轻、空三劲;从力的方向讲,太极拳练柔劲走圆弧,打刚劲出方点。从劲力的运行速度讲,盘架要求先慢后快,然后快而复慢,最后能快能慢。推手时,能与对方合拍,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心所欲。

怎样练太极拳的劲力呢?

一、轻劲练法。拳论曰:“用意不用力”。这个原则是初学者遵循的原则,同时要求心静用意,划圆缠丝,筋骨松开,劲力合住。其目的是为了排除身上的僵劲,增加灵感。轻是保证全身内外充分放松的必要措施。所谓“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能灵活。灵是轻的发展,在轻的基础上发展灵,方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度敏感的灵。将来在“忽隐忽现”中兼练沉着的功夫时,也不致于妄动拙力。

二、柔劲练法。由轻入松,由松入柔。运动走圆弧,凡动要在圈中注力。两个矛盾力同时表现外似棉花内似钢。柔劲增加混厚的掤力,与敌搭手不被对方所制。

这种劲是在前面练功的基础上求达。练者决不能误解“练拳始终不用力”。试想,力不增怎样能掤住对方的千斤之力呢?又怎样把重体抛得很远呢?推手重量级比赛就说明这一点。两人重量悬殊大,重量小者推逼重量大者绝对费力。

这种柔力练法。外形不论平圆圈,还是立圆圈,是顺缠丝,还是逆缠丝,要有规律地反复绞较。配以内动,里边不动,外边不发。要用意导对气沉丹田,气宜鼓荡,内气潜转的调动,逐渐对架势注力。

怎样注力呢?要注意研究呼吸。内劲的运转全在呼吸,呼吸是催力的动力。要有规律的进行逆腹式呼吸。开实用呼,合虚用吸,要与动作合拍。运气在呼,增气在吸。通过深呼吸扩大肺活量,推动内气潜转。先求气达四梢,再求内气充满,再次求内气疾转,最后研究气力的冲出。柔劲练成既有打硬拳的劲力、又不使外形显露;既无断劲(丢劲),又不显于外的拙劲。柔劲象活成的面团,柔软丝连、拉拽不断之劲。

三、刚劲练习。何为刚?在发劲时内外合一,意气风发,将自己的力量发到出击点即为刚。能将自己百分百的力量发到出击点就是刚劲的最高标准。

练习刚发劲,首先须明拳理。拳论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专注一方”。

其二要研究发劲的根源,其根在脚。要在意识指导下,进行腹式呼吸,使气沉丹田。放劲时,有助于稳定重心,增强两足力量,使下盘稳固,利用地面反作用力,加注爆发力。练时要注意纠正形不到位、气不跟随、形到气不到之病。

拳论曰:“身如弓弦,手如箭”,“劲起脚根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这里的“手”和“梢”,并非局限于“手”和“四梢”,而是指击点即发劲的气头,要达到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按照循序渐进练习,先单势练习,把拳、掌、肩、肘、膝、脚等武器练好,然后再求挨着何处何处击的技击要领,达到随心所欲发劲。

四、巧劲练习。巧劲是太极拳达到神化地步的综合技击功能。表现为高度的敏感,精确的判断,采用绝妙的着法,处处得机得势。

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量变才能质变。盘架细心研磨知己的功夫;推手总结知彼的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升华,久练方可得到太极真功。

发表在《中华武术》97年第1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