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生说茶-----民族文化

 百了无恨 2015-08-21

在中国,儒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已经有数千年之久,它一直植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中,对中国人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茶文化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利用、发展茶的过程中,以茶味载体, 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理念、信仰等意识形态的总和。它虽然以物质为载体,但同样也反映出了明确的精神内容,儒学思想同样在茶文化中埋下了深深的烙印!

儒生说茶--民族文化一、孔孟之道与茶文化

孔子是个大儒,他与他弟子创立的儒学,在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中无处不在,一直影响着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儒教是一种积极向上、刚健有力、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完善自我、修身养性的精神品格,这方面在茶礼、茶俗、茶德等方面,影响最为深远。茶礼有:贡茶、增茶、赐茶、敬茶、奉茶等。茶俗有:用茶祭天祀祖、定婚下茶、茶作丧葬等等。茶德主要体现在饮茶的文化性和民族性。

二、茶道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信仰者,它有很多的论点,一直是中国人的立论依据,成为了一种无形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石。

儒生说茶--民族文化“茶道”一词,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饮茶的方式、方法。然而每一种饮法都是不同的儒家思想所在。“当代茶圣”吴觉民在《茶经述评》中说: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这跟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庄晚芳也说过:茶道就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我们可以认为:茶道是通过饮茶的方式,正心、养性、健身。茶道是中华茶文化的结晶,是生活,是艺术,是哲学。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商上,茶道适中体现着儒家文化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无法丢下的东西。

儒生说茶--民族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