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正统文化

 知行合一777 2022-06-30 发布于山东

茶,在国人眼里,似一尊光芒万道中溢满安然祥和之佛,从孩童至长者,从达显到凡夫,无不在其宽厚仁德地浸润和点化里融融相聚,款款向前......他没有酒文化的放浪和花文化的造作,永远都只在朴拙中追寻“中正平和”。在中国这片孕育着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里,生于斯、长于斯、养于斯、润于斯,其行之正,其德之馨相若充满永恒灵光的儒家文化,而又兼道佛文化之长。更是中国茶文化之茶艺的精关美妙和茶道的简卓深远,令国人仰望,令世人瞩目。这里并非夸大其词,过度褒扬,倘若人类文明是与进步相向而行的话,中国茶文化之精髓势必为世界融合共通之将来点化迷津,开悟正道。这是因为中国的茶文化自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国最优秀的正统文化在前行。

近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化也跟着热火朝天的“开放”起来了。这"文化热"学术研讨的殿堂高处走下来,成为社会各界、各阶层人们普遍引证的注脚。办企业的有了"企业文化",买卖的有了"商文化",学校的有了"校园文化",旅游的有了"旅游文化",做娱乐的是否还有个“赌博文化”?这似乎"文化"提得太、太泛了,难免有简单、生硬和滥用之嫌。但提升文明、追求品质的方面看,这种热潮又还存在有积极的一面。此时此刻,我们是否唯有把文化中的“道”与“艺”搬出来论个是是非非、你你我我,重新审视文化和为“真”文化正统了?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争论出来的,也不是一时半刻造就出来的,她始终闪耀着不可磨灭的永恒灵光。

 

  1. 儒家思想的永恒灵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有特别显著的地位,离开儒家思想,中国文化便失去了灵魂。儒家思想的要义可以概括为重和谐、重人本、重道德,充满了忧患意识,贯穿着力行精神。

     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儒家文化是一种进取文化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从日常生活的需要方面来讲儒家思想,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DNA。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世中,受伦理道德的规范,有礼有节地待人接物。怀有积极入世的热情,去投身自己的事业。儒家精神,是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的。

    人文修养方面看,儒家思想“正心”。 《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归根到底是要“止于至善”——要守住人性中最本真、最大的那个善念。然后逐步展开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经过了止于至善、定、静、安、虑,然后人就能心安理得。儒家“正”的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仁爱之心。

    儒家思想还特别强调正气”,正气于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于人,正气便是光明正大、刚正不屈之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具体说,就是培养正义感,培养一身正气的儒家人格。

    儒家思想也一直信奉敬畏”。人要有敬畏感,才能敬天敬地敬人。 道家讲静是清静无为,人要有清静感,只有在内心清静的时候才能感悟到道的存在。 佛家讲净,是指人心内的清净没有污浊,欲望和烦恼。心净了也就是放下所有烦恼痛苦,人也就得到解脱,获得了自在。做事敬心,敬德,敬自然,谨慎而为谓之儒!

    儒家思想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高度重视人类生活的群体性,并以伦理关系解释人类群体生活的特征。同时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不怨天,不尤人”。主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种“忧道不忧贫”、忧天下而不忧个人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成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启迪昭示着后人,激励着后世之仁人君子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为国家分忧,为人民大众分忧。儒家思想更提倡德性的智慧强调“以德立人”、“仁礼安邦”,以教化为核心,一直以来成为我国甚至国外研究和效仿的重要文化样本。

    儒家思想无论从政治、经济、人文等哪个方面都焕发着“历久弥香”的精神文化灵光。

     

  2. 中国茶文化之“道”和“艺”

    很难只言片语说清楚的。但是非要解释的话,你就理解为法则、规律好了。道,就是终极规律和法则。天道,就是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简单一点的茶道,香道。就是喝茶、品香的规律,法则。中国文化探索的,是理解,掌握终极的运行法则和规律。而掌握的方式,是通过启迪,自我探寻,而非语言可以说明的。在不同经典内容里,对“道”描述的都不一样,例如《中庸》之“率性之谓道”,意思就是顺着人性去做人、做事,这就是道。

    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观念一方面,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世界以道作为其根据和统一的本源另一方面,世界的变化、发展又以道为其普遍的法则。换言之,既被视为世界统一的本原,又被理解为世界发展的法则,在道的观念之下,整个世界不是杂乱无章、无序变迁,而是表现为一种有序的形态。

    楼宇烈教授在这些年的研究和传经布道中一直强调:这些年来我一直倡导 “由艺臻道,以道统艺”。什么是“道”与“艺”呢?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两个层面:有形的和无形的;或者用一种不是很确切但可以表达的说法,物质文化的层面和精神文化的层面;那么在中国我们称之为“艺”和“道”。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之术,是饮茶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系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荼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中国是一种文化。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自成体系。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发展,最终形成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朴实古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等内涵丰富的茶道文化。

     

  3. 茶文化中“道”与“艺”的儒家思想价值体现

    1、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茶是一种民族情感或者生命意识的原型,在漫长地历史发展进程中,茶道的内在元素包含了丰富、有机联系的符号系统,是中华民族与社会精神品格、价值 观念和艺术形式的结合,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典型的表征形象,是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由此,解读茶道中的文化符号与中国传统文 化的内在关联,将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理念与美学倾向。 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有书法、国画、京剧、丝绸、茶道等等,茶道是中 华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一张中国的文化名片。历经五千年的历 史进程,中国的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制茶、饮茶到品茶、鉴茶,中 国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并与儒释道进行深入融合,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参禅悟道的重要 门径。

    中国茶道根植于华夏文化,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具有千 丝万缕的联系,渗透了古代哲学、伦理学等理论。饮茶品茶本身就是代 表着东方文化。饮茶的方式、器具、礼仪、规范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 号表达,接受了中国茶道,就等于接受了和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茶道 已经成为东方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修养,已经成为现代人眺望与回 溯远古文明的文化焦点。

    2、茶文化中道与艺的儒家文化价值体现

    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就是“礼”。茶文化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礼仪性,我国古代茶诗中得到完体现,如唐代白居易的茶诗《曲生访宿》“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凸显了客来敬茶、以礼待人的礼仪。陆龟蒙的《谢山泉》体现出了这样的礼仪文化:“决决春泉出洞霞,石坛封寄野人家。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陆龟蒙待客以礼,亲自为客人煎茶,彰显了儒家的礼仪。宋代陆游的茶诗也有多篇记录了客来敬茶礼俗,如《示客》中“一点昏灯两部蛙,客来相对半瓯茶,《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解元见寻》中“春晴闲过野僧家,邂逅诗人共晚茶,《行饭至新塘夜归》中“凄迷篱落开寒菊,郑重比邻设夜茶等等。这种以茶待客之礼看似淡泊,实则真诚,主客情谊在或浓或淡的茶味中得以净化和升华。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及“学而优则仕”的治世思想早已深深根植于他们的思想中。不论何时何地,他们救民于苦难的崇高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都不会减少,这种文化精神在茶诗作品中集中体现《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作者卢仝是个好茶成癖之人,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腐败的朝政与民生的疾苦,在这首茶诗中亦如此全诗写谢孟谏议为自己送来新茶,诗的第一部分描述了所赠之茶是精致稀罕的珍品,第二部分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极为浪漫,最后,笔锋一转,转人为苍生请命,望那些享受的上位者能够知道老百姓的辛勤劳苦。最后一句“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充分表达了卢仝为天下劳苦白姓请命的仁爱之心

    宋代文坛有很多著名文人也创作了许多有关茶的诗词作品,如欧阳修、苏轼、范仲淹、黄庭坚、陆游等。他们的茶诗同作品不仅文采斐然地描述了文人士大夫们对茶的热爱与审美享受,其中一部分作品还寄寓深厚,当时特殊的国情和作者的境遇都可从中反映出来,表面上通过茶展示出士大夫们闲情雅致的生活体验,实则蕴含了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陆游的茶诗尤其具备这种浓厚的渴望救国救民的感慨,这就是儒家的“治世"精神。

    很多茶俗也集体现了儒家思想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因此具有异彩纷呈的茶俗例如在婚嫁茶俗中尤其是在古代,“三茶六礼"是古代传统婚嫁中不可缺少的习俗礼仪。还比如祭祀茶俗,在湘鄂川一带,每到重大节日或先祖的生日,家家户户都要行祭祀之礼,备好一桌菜后行三道礼,第一道是酒,第二道是米饭,第三道是茶,每一道都要给先祖鞠躬行礼,请先祖好好享用,并请他保佑后辈子孙平平安安,还要烧纸钱,用这种先祖再世时的生活模式来表达子孙们的孝敬之意和缅怀之情。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博大而精深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到现代文明,今天仍然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也集中体现了这一点陆羽《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茶这种物质上升到精神境界,就成为精神的载体,物质和精神的介质,物质和精神的“和”文化体 现。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其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陈香白先生给茶道下的 定义是:“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情、茶学说、茶导引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日本学者把茶道精神归纳为“和、敬、清、寂”。 台湾茶人则认为是“和、静、怡、真”。现代茶道名人 林治则把“和、静、怡、真”定义为茶道精神等等,不一而足。在饮茶的习俗中,将“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

    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从萌芽到整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规范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蕴含在中国茶文化中。在浮躁、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普遍存在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崇尚于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等特质。因此,挖掘儒家思想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国茶文化是深具传承价值的正统文化

    我们从悠久而深厚的茶文化中求证中国文化的根本已是轻而易举了。

    传统文化宣扬的道德文明正是给予科技、商业、法制,以至生活各个方面的原则性指导。失去了道德文明,故虚妄邪僻,无所不至,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点。学习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就是要恢复道德文明以对治虚 妄无根的现代心灵。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蕴含儒家思想的中国茶文化之“道艺”是一种尊礼文化。“礼”是典章制度、仪式、行为规范、核心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的总称。“礼”代表人伦秩序。我们所处的世界无论何时都需要秩序,这个秩序应符合世界上各国各民族的利益,它具有施行范围以及适用主体的广泛性。礼是秩序,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整个世界都需要秩序。礼的内容会因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但礼作为制度、仪式和规范,乃至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是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的,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以没有国际法、和谐世界的法规。礼的内在精神是“仁爱”和道义,礼的外在表现是正当程序,这在今天是“法律之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每个人、每个民族和国家都要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国际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要以尊“礼”的方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与整个世界和谐的完美境地。

    尽管儒家崇尚圣人,实际上都是以“平凡、真实、快乐”的人格来研究标准的,正如中国茶道之“中正平和”。即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基因是圣贤人格,圣贤人格不像上帝全知全能,首先是追寻“平凡、真实、快乐”的人生,然后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社会实践中才有可能变得伟岸,变得光彩夺目。 中国茶文化已开始慢慢融入世界人们的心中,一方面说是很遥远的、玄妙的、高深的、超越的,另一方面又是很平实的、很简易的、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其是幸福人生之道,也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人类追求幸福生活之道,蕴含着一种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目的性的智慧。

因此,中国茶文化之无论从形式或内容上,从物质和精神上,从理论或实践上,其传承和发展都一直紧跟儒家文化精神的脚步,可以不折不扣算作人类文化的瑰宝,更称得上深具传承价值的正统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