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教师】掌握这几个要素,做好微课so easy!

 澄怀观道 2015-08-22

 

提到微课,你会是什么感觉呢?(神马?连听都没听过?你太out啦!)

圝圝小编的第一感觉是,微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圝圝Why?

圝圝如果你有所了解的的话就该知道,微课这两年才真正火起来,很多相关的东西都还未完善。

圝圝因为没有统一的规范,市面上已有的微课产品鱼龙混杂。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学生,如何从中找到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优质微课呢?作为老师和机构,又该怎么样制作出优秀的微课呢?

圝圝这应该就是所有人面对微课时最想提的问题了。

圝圝不久前,2015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上,很多互联网教育专家、微课制作的实操能手,聚焦了这个问题。

圝圝今天小编就从微课要素的角度切入,结合参加大会的收获,来探秘一下,优质的微课,尤其是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微课,到底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要素1
一个短视频,重点是一定要短



圝圝今天突然问了同事一个问题: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哪种听众更多?他毫不客气地回答说,“亲,你药不能停啊,这还用问?”然后还饶有兴致地给我分析了一大通…

圝圝对于同事的吐槽,其实我是拒绝的。我当然知道流行音乐受众更多,因为短嘛!对吧各位?你听过几首超过四五分钟的流行歌曲?

圝圝中国文字本来就是世界上最精炼的文字。同一个意思,汉字能用最短的句子表达清楚。对于微课也是这样,不管是根据注意力十分钟法则(不知道的亲们百度一下咯),还是根据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导致的时间碎片化,微课首先一定要短小!这样才能流行起来。

圝圝而像那种动不动就几十分钟一两小时,讲得拖泥带水,慢慢吞吞地跟催眠似的大课程,不知道你会怎么想,反正小编我是瞄都不会瞄一眼的。


要素2
只能包括一个知识点或一个主题



圝圝微课另一个“微”在于内容精炼,即一个微课视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

圝圝遗忘曲线知道吧?但你知道吗,我们会忘记某个信息,是由于另外信息的干扰。举个例子,让你记一百个单词,你觉得是每天记一个还是每天重复记这一百个容易?偷偷告诉你,正常人都选择前者。

圝圝因为微课短,所以讲课人不得不浓缩再浓缩,把最精华、最核心的东西筛选出来,针对一个知识点,深入浅出讲明白讲透彻。

圝圝当然,我们面对更多的是一个个知识群。这时就需要花些心思了。你得把他们细化拆分成一个个知识点,放到一系列微课中去讲解,同时用一个主题把它们有机组织起来。


要素3
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



圝圝上面提到的要素都是基于微课的“微”,接下来看看微课的“课”。

圝圝说到课,每个能看到这篇文字的亲们应该都有条件被上课,注意,我说的是“被”上课。(有谁敢发自内心地说我曾经或正在心甘情愿地被上课?举起手来我看看,我保证不抢你手机。)

圝圝被上课的个中滋味我就不吐槽了。都说教育要回归本质,以学生为中心。可事实上一堂课、一两个老师、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能做到吗请问?

圝圝微课能够也更应该担起这一使命。而且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一环,微课也要有用户思维,注重它的用户即学习者的需求和体验,从这一方面也要求微课得紧紧围绕学习者这一中心。


要素4
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



圝圝上面提到用户思维,互联网另一思维叫简约思维。作为一个课,不管三七二十一,首先得你让人家听懂啊!

圝圝很多老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心想着把课做得如何逻辑严密,透彻精辟,却不注意你这样人家根本听不懂嘛!

圝圝这一点小编分享一点自己的经验。做过N年的家教,一开始老是想着自己如何讲好,往往是耗费大量精力把课备得貌似完美无缺,可是讲完之后学生没懂。然后我就疯了你造吗?

圝圝后来我慢慢了解到,与其在乎自己讲不讲得好,更不如从学生角度出发,努力讲得让学生觉得简单易懂。然后的事就不必说了。

圝圝大道还至简呢,最正确的往往是最简单的。需要反思的是,之所以没能讲得简单,是不是老师自己对所讲得还不够透彻呢?


要素5
做得漂亮点精致些




圝圝互联网思维第三点就是极致思维。也许您会说,听起来很难,臣妾做不到啊!

圝圝不过呢,还是不能放弃对完美、对精致的追求对吧?那么至少下面几点是你能做到的:

圝圝美感多一点。美感更容易触发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产生情感,你才记得更深,体会得更深。这无非就是注意图文编排,色彩搭配,根据不同的受众设置画面风格,注意细节的处理等等咯。

圝圝动画多一点。在不至于让人眼花缭乱的情况下,多给图文等元素添加一些动画,动画一方面是增加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引导视线,突出重点。画面切换多些,最忌一个画面讲到底。

圝圝临场感多一点。可以根据微课的内容制作相应的动画或真人秀,让受众多一些代入感,拉近心理距离,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更易接受。


要素6
好玩,有趣,不是学习的学习


圝圝作家史铁生知道吧,双腿瘫痪,却一生追求有趣的生活,认为如果生活没有趣味,功名利禄算个毛线啊?看了他的《我与地坛》反观自己才知道,原来“有趣” 不仅仅是小孩纸的专属,而是一种人生哲学!

圝圝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可以选择性地做些改变,让它们有趣一点。微课制作更应该是这样。

圝圝当下教育和学习都在变革的前夜,两者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的观念也是时候更新了。不管今后教育和学习怎么变,小编弱弱地觉得,好玩有趣是必须的。

圝圝教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传递知识,而是师生关系弱化,更多地是相互引导启发,不断创造新知。

圝圝学习也不再说要为了明天过上更好的生活,上学苦哈哈地学些其实跟未来只有半毛钱关系的东西,回家丢开书本疯玩,而是,学习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快乐的源泉,终身学习已经是常态。


圝圝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对您有没有一点启发呢?总之,想做好微课的您,请记住,找到互联网思维和教育规律之间的结合点,保准您成为微课高手呢!


圝圝实习编辑:董三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