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塞:和平之梦的觉醒

 昵称14979747 2015-08-22

  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国际学界一直倾向于把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1877—1962)视为一个“囿于浪漫主义和内在性的、缺乏多样性的作家”,一个消极的人道主义者、单纯的缺乏责任心的作家。然而,纵观黑塞的全部创作和社会活动,我们就会发现,将黑塞归结为清静无为、逃避遁世的“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至少是片面的。事实上,黑塞从未幽闭于浪漫主义、内在世界乃至艺术家理想世界的框架内,他的文学世界也从未陈腐不堪、说教老套,以至于与时代性和现代性格格不入。因此,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读者,我们有理由通过追问黑塞的政治理念及和平之梦,阐明其时代意义和现实启示。

  黑塞的诗作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发表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1899)到一战为止,属于抒情浪漫时期;第二时期是从一战到二战为止,属于批评参与时期;第三时期是从1944年到逝世为止,属于哲学冥想时期。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一战爆发了。他随即写了一首题为《和平》的诗歌。在诗歌中,黑塞把和平视为全人类和谐与幸福的根本保证。

  黑塞是一位诗人、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戏剧家。据他个人回忆,自1890年撰写第一部沙俄悲剧《圣诞前夜》到一战结束为止,他共写了约9部戏剧。他创作于1919年的时代剧《归乡》在海德堡小剧场首演时,令观众十分震撼,一炮走红。这是一部军人心理剧,主题“旨在探讨归乡战俘所经历的种种内在苦恼”。此外,他在一战期间创作的《德米安》也是范例。德米安是现代畸形科技文明的牺牲品。作为悲惨时代的替罪羊,正是盲目冒险和野蛮文明让德米安踏上了有去无回的战场。在黑塞看来,无论对人类还是对欧洲,战争都是万劫不复的地狱。他的这一见解在随后发表的《克林格索尔的最后夏天》中得到了进一步阐发。纵观黑塞的作品,无论前期还是后期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时代精神与政治理念的有机结合,带着对人类精神前景的沉思,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精神。

 

  黑塞毕生撰文抨击沙文主义,坚持同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斗争,捍卫人类自由、平等、独立,维护人类和平,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闪耀着人性、理智和人道主义的光辉。因此,1946年,黑塞由于“富于灵感的作品所具有的遒劲气势和洞察力以及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范例”,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授奖演说中,黑塞这样说道:“作家的工作绝不意味着一味迎合现实、标榜现实。相反,真正的作者把现实置之度外,向人显示爱与和平的可能性。我们应当祈愿和平,在各自的路上,在自身所属的周围世界中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黑塞在瑞士高擎反战旗帜,倡导爱与和平,积极投身于反战文学活动。作为和平主义作家,他的创作逐渐由纯粹文学作品转向时代评论,与此相适应,前期作品中的浪漫抒情宣泄也随即向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文化心态的事实描写转变,成为“宣扬犹太作家书籍的德国批评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积极参加“德国战俘照料会”、青少年照料活动、犹太人流亡者照料活动,等等。在《应该实现和平吗?》中,他反对那种隐居田园、超然世外的人生态度,强调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现实、影响现实,方可守护人类良知和道德底线,尽心尽责,不辱使命,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总之,黑塞的政治理念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思想独立与超越,不仅代表了社会良知,也体现了对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关注和再思考。究其本源,这种政治理念渊源于自由、平等、和平这一人类思想的共同性和基本价值的共同性。因此,他的政治理念看似消极超然实则积极进取,看似保守中立实则蕴含着革命因素。纵观黑塞的一生及其作品,应该说他不仅是一位富于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作家,也是一位视野开阔、深谋远虑的政治思想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