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游戏产业10年来的10个最大变化|电子游戏|游戏产业

 昵称27294336 2015-08-22

与其他行业一样,电子游戏在10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主机平台仍是索尼、微软、任天堂的角逐,但它们显然不再是核心,智能手机和社交平台带来了更多不同的游戏方式;而Steam的出现,也让PC游戏重生。10年来,数以百计的变化从技术、文化各个方面影响着游戏产业,下面来了解一下其中最关键的10个部分。

1.日本游戏风光不再

曾几何时,任天堂、世嘉叱咤游戏市场,为人们带来了众多精彩的电子游戏大作。而在索尼加入之后,从1994年开始几乎统治了主机市场,并带来了大量的游戏内容。尤其是PS、PS2时期,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低成本、独立或创意游戏上市,经常会令玩家惊喜。

然而,自PS3开始,游戏开发成本增加,同时日本游戏产业开始走入无法创新的怪圈,金钱堆积的大制作如《最终幻想》等,吸引力也大不如前。日式RPG游戏的没落,让更多厂商开始复刻、移植,甚至如Konami等公司都将重心转移至博彩、手游业务。反观欧美厂商,不仅大制作叫好叫座,也经常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新IP出现,这种现象在PS3末期、PS4及Xbox One时期更加明显。

2.手机取代了掌机

不难发现,现在几乎已经很少会有人端着掌上游戏机出现在地铁、公交上,掌机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智能手机所替代。

每一年的iPhone、Android旗舰在性能方面都有巨大提升,带来了媲美主机的游戏画面,而苹果和谷歌平台的兴起、内购模式的出现,吸引了大量开发商加入,甚至包括Capcom、Konami、Square Enix等老牌日本游戏厂商。而《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糖果粉碎传奇》等一系列手游IP,抢占了大量休闲玩家,使得他们不再需要购买一款掌上游戏机。事实上,很多手游公司的营收,已经不比传统游戏厂商低。

3.独立游戏复兴

独立游戏的复兴,从某种程度上与手游兴起不无关系。很多充满创意的手游,让传统游戏主机厂商看到了其价值,所以索尼、微软都在各自的游戏平台上大力发展独立游戏,吸引、资助小厂商开发一些充满趣味性的内容,作为游戏资源的补充。

如今,不论是索尼PSN还是微软Xbox Live,每个月都有众多独立游戏上架,其中一些成功的内容还会移植到PC、手机等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