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53】在“找死”与“求生”之间:我这样解读《鲁滨逊漂流记》之一

 心上耕田 2015-08-23

编者按:

人类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作品有哪些?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在百万读者中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书籍”20 种。入选前五的作品是:

《唐吉诃德》

《鲁滨逊漂流记》

《匹克威克外传》

《傲慢与偏见》

《德伯家的苔丝》

2003年,英国BBC推出“过去300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100本书”清单。入选前五的作品是:

《堂吉诃德》

《天路历程》

《鲁滨逊漂流记》

《格列佛游记》

《汤姆·琼斯》

……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

1、最受欢迎的作品多以流浪、冒险为题材;

2、《鲁滨逊漂流记》总在前列。


《鲁滨逊漂流记》究竟是部什么样的书?

本号将用七次的篇幅,连载笔者对这部作品的细读。这是思辨性阅读的一个尝试,旨在和读者一起思考这部作品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每一次都会有一个思考题,欢迎各位参与讨论。


本期的问题是:

1996年,第五代007的扮演者布鲁斯南拍摄了《鲁滨逊漂流记》。在布鲁斯南版的电影开头,鲁滨逊与好友同时爱上了一个姑娘,二人相约为此决斗,分个输赢。在决斗中,鲁滨逊不小心杀死了对方,不得不离开故乡,踏上了流浪之路。接下来,他流落到了小说所描写的那个孤岛上,开始了28年的生存斗争……

请问,小说中的鲁滨逊为什么要去历险?在鲁滨逊冒险的动因中,小说与电影各自强调的重点和逻辑有什么不同?您更欣赏哪一种处理?理由呢?




在“找死”与“求生”之间

——哲学就是怀着乡愁到处流浪

余党绪


《鲁滨逊漂流记》之所以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名著中的名著,为世界各国读者所痴迷,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用半纪实、半虚构的办法,描述了一个半童话、半神话的梦想:关于流浪与穿越的梦想。


鲁滨逊出生在一个家境富裕的人家。小说一开始就反复提及鲁滨逊出生于“上流社会的家庭”“体面人家”,衣食无忧,既非“穷无立锥之地的人”,也不是“富于资财和野心的人”。父亲为鲁滨逊设计的人生之路,是按部就班地接受规规矩矩的教育,学习法律,学成后找一个稳定而体面的职业,过上中产阶级的优裕生活。


鲁滨逊的父亲老克鲁索洞悉社会,省察人性,他不求鲁滨逊大富大贵,只求儿子能够身居“中产”,过着安定富足的日子。


他苦口婆心地劝导鲁滨逊:


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间阶层灾祸最少。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中间地位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病;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中间地位的人可享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常年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份。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静安乐,怡然自得地过完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苦。他们既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薰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幸福。”(第1章)


显然,这是一个经历了沧海桑田的老人才能讲出的真挚之语。他为儿子设计的生活,其实就是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也是大多数家长希望给予孩子的理想生活——一辈子衣食无忧,波澜不惊,四平八稳,安然无恙。老克鲁索还老泪纵横地搬出鲁滨逊大哥的例子教训他:当年大哥不听劝告,自恃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出去闯荡,结果命丧战场。长子的死,是老克鲁索悔恨不已的伤心事。




但是,优越的家庭条件,严厉的家庭教育,并没有让这颗骚动不安的心安定下来。鲁滨逊天生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家伙: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父母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因此从小只是喜欢胡思乱想,一心想出洋远游。当时,我父亲年事已高,但他还是让我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他曾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还让我上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一心一意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我对一切都没有兴趣,只是想航海。”


1651年,鲁滨逊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亲友的劝告,第一次出了海。这是一艘开往伦敦的船。船刚驶出海港,便遭遇了滔天巨浪。此时的鲁滨逊好似初生牛犊,对浪迹天涯的人生还充满着许多天真烂漫的想象。他设想过无数美好的浪漫与惊喜,就是没想到过这船倾人亡的危险。此刻,当他意识到危险就要降临,他恐惧了,他绝望了,开始为自己的莽撞与无知而后悔。他想起了“所有我双亲的规劝,母亲的哀求,父亲的眼泪”。他在风雨中忏悔过去的自以为是:“这时,我开始对我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了。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在恐惧和悔恨中,他暗下决心:“如果上帝在这次航行中留我一命,只要让我双脚一踏上陆地,我就马上回到我父亲身边,今生今世再也不乘船出海了。我将听从父亲的劝告,再也不自寻烦恼了。”只有在这生命危亡的时刻,鲁滨逊才领悟了父亲的告诫:“我父亲关于中间阶层生活的看法,确实句句在理。就拿我父亲来说吧,他一生平安舒适,既没有遇到过海上的狂风恶浪,也没有遭到过陆上的艰难困苦。”


鲁滨逊决心像一个真正回头的浪子,回到家里,回到父亲身边。”当死亡来临的时刻,求生的本能又攫取了鲁滨逊年轻的心,他全然忘记了,就在昨天,还还坐着五彩缤纷的航海之梦。


幸运的是,鲁滨逊捡回了一条命。按说,经历此番风雨的他,该安分守己了吧?可是,一旦风平浪静,之前的誓言与决心又都烟消云散了。这个天生的冒险家,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惊魂尚未落定,便又开始向往新的阳光和新的景致了。


“到了傍晚,天气完全晴了,风也完全停了,继之而来的是一个美丽可爱的黄金昏。当晚和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落日和日出显得异常清丽。此时,阳光照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令人心旷神怡。那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美景。”


从未见过的风景始终召唤着鲁滨逊。


半个月之后,更可怕的风暴来临了。这一次,连最有经验的水手们都慌了手脚,一向处变不惊的老船长也绝望了。他们放下备用锚,为了稳住船体,把前桅和主桅都砍掉了。鲁滨逊开始了新一轮的后悔,为自己的莽撞与无知;他又一次下决心痛改前非,从此听从父母的教诲,改邪归正,过正常的日子。万幸的是,大船虽然沉没了,所有船员又都得救了。


鲁滨逊又一次逃脱了死神的魔爪。




这九死一生的经历,依然没能让鲁滨逊回心转意。在得救的那一刻,回家的念头又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而远方的诱惑又一次召唤着他:


“但我恶运未尽,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我不思悔改。有好几次,在我头脑冷静时,理智也曾向我大声疾呼,要我回家,但我却没有勇气听从理智的召唤。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该怎么称呼这种驱使自己冥顽不化的力量,但这是一种神秘而无法逃避的定数;它往往会驱使我们自寻绝路,明知大祸临头,还是自投罗网。很显然,正是这种定数使我命中注定无法摆脱厄运。也正是这种定数的驱使,我才违背理智的召唤,甚至不愿从初次航海所遭遇的两次灾难中接受教训。”


这就是死不悔改的鲁滨逊。


他始终游走在“求生”与“找死”之间。“求生”,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本能,而“找死”,则是为了寻找生活的乐趣,探寻生存的意义,满足内心的热情与渴望。在鲁滨逊的心里,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与寂寂无声地死去并无差别。


两年后,鲁滨逊踏上了去几内亚的商船。与多数历险小说的情节逻辑一样,主人公这一次的遭遇,比前一次更为惨烈和曲折——他遇到了比狂风巨浪更危险的海盗,鲁滨逊被海盗虏获,卖为奴隶,被带到北非的萨累,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


为了自由,鲁滨逊冒着生命危险盗走了海盗的小舢板,毫无目的地奔向一望无际的大海。逃命的日子是艰难的,他不得不登上野兽出没的小岛寻找补给,与凶猛的狮子对峙,还要提防“野人”的突然攻击。就这样,在海上孤苦无依地漂流了一个多月,才被一位仁慈的船长救起。可事与愿违的是,这艘大船并不打算回欧洲,而是要去更加遥远的南美。


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鲁滨逊终于漂流到了巴西。在那里,凭着自己的眼光与勤劳,他成功地经营起了一个种植园;又凭着自己的生意头脑和敢作敢为的性格,不久就发了财,过上了父亲期望他过上的安定而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安定的日子并没有泯灭鲁滨逊的漂流梦,财富与地位也没有羁绊住他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在庸常而刻板的生活中,鲁滨逊始终有一种惘然若失的感觉。在朋友们的鼓动下,他决定去非洲贩卖黑奴。


“现在的生计与我的天性和才能是完全不相称的,与我所向往的生活也大相径庭。为了我所向往的生活,我违抗父命,背井离乡。我现在经营种植园,也快过上我父亲一直劝我过的中产阶级生活了。但是,如果我真的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那我可以完全呆在家里,何必在世界上到处闯荡,劳苦自己呢?要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我完全可以留在英国,生活在亲朋好友中间,又何必千里迢迢,来到这举目无亲的荒山僻壤之地,与野蛮人为伍呢?在这儿,我远离尘世,谁也不知道我的音讯。”


如果人生就是为了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那么鲁滨逊一出生就拥有了。难道一辈子就这样守着这现成的家业,静等死亡的降临?难道就这样在享乐和无聊中虚度一生?不安分守己的鲁滨逊,又一次选择了起航。不过这一次,他没了以前的幸运。他流落到南美的一个孤岛上。这就是小说主体部分所描述的28年荒岛生活,漫长、艰辛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28年。


人是一个矛盾体。既热爱故土,又向往远方;既安于经验,又渴望新知;既追求稳定,又厌恶陈旧;既追求自由,又渴望秩序;既沉溺于已有,又希望于未来;既肯定自我,又羡慕他人……这些对立的甚至相反的心理,奇妙地统一在每个人的身上。当然,面对这些矛盾,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种兼顾和平衡的处理方式,将冲突保持在一个适度的状态上,以保持生活的正常与平静,而竭力避免走向极端和偏执。


但鲁滨逊不同。作为一个文学形象,鲁滨逊对流浪的痴狂世所罕有,对远方的热望简直无法阻挡。无论是家庭的阻挠,生死的考验,还是优裕生活的诱惑,都不能改变他对流浪远方的执着。有时候,“找死”的欲望几乎胜过了求生的本能。从这个意义上看,鲁滨逊是一个文学的“典型”形象,代表了人类心理深处对流浪、冒险和新奇生活的梦想


德国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乡愁到处流浪。诺瓦利斯赋予“流浪”以哲学的意味,因为流浪是人类永恒的渴望,流浪的冲动与生命同在。




人不仅渴望在空间上突破各种局限,上穷碧落下黄泉,走遍五湖四海,纵横东西南北;而且也希望在时间上突破生命的局限,穿越上下五千年,阅尽世间沧桑事。现代科幻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时光机”的想象。人们幻想通过类似“时光隧道”这样的东西,回到过去的某一天,或者穿越到未来的某一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任何幻想都是对现实缺憾的一种想象性补偿,这样的穿越,正好反应了人类突破时间限制的渴望。


这一点,在历史学家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而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作在与汤因比的对话中,也流露出对中国唐朝的想往。当汤因比表达了对唐朝的好感之后,池田大作马上试探性地追问:您是不是喜欢唐朝的长安?


庄子在《秋水》中写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道出了人类面临的三个局限,就是时间、空间和教化。人生苦短,再长命的人也不能纵横古今;空间有限,再伟大的人也不能穿越宇宙;而任何文化都有着自己的局限性,当你接受了一种文化的影响,也就意味着你接受了这个文化的缺陷和偏见。从更旷远的时空和更宽广的文化背景看,每个人都是一只见识浅陋的“井蛙”和“夏虫”,都是一个被某种文化教养所束缚的“曲士”


从这个意义看,人们之所以不安分守己,向往新的时间和时代,向往新的空间与领域,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时代的不完满,现实的不完满,生命的不完满,自我的不完满。所以,越是陌生的人,越能激发我们的好奇;越是陌生的地方,越能激起我们的向往;越是陌生的时代,越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好奇之心,求新之念,完美之思,总是诱使人们做着关于流浪与穿越的五彩缤纷的梦。


流浪与穿越,都是人的天性。区别只在于,时间上的穿越只能依靠我们的想象,而空间上的流浪却取决于我们的双脚。


在求生与找死之间,鲁滨逊赋予人生以强烈的哲学色彩。


——选自《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当当、京东、亚马逊及书店均有发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