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溺三法

 寂寞在繁衍 2015-08-23

遗溺,是指小便不受意识控制,自行排除体外而言。其有频数不禁者,多见于老年,肾气不足使然;有睡中自遗者,以幼儿爲常见;若发于青少年,则病多复杂,当仔细推敲。

一般对遗溺多责之爲虚,称之爲肾气不足,固涩无权。当然,遗溺属虚者不少,但是属热属实,或湿热下注,影响厥阴,或迫及下元而致遗溺者,亦常有之。在发热病中,也常伴有遗溺,一定分辨清楚,辨证施治,不可一概以虚论之。

(一)清泄胆火,芳化湿邪,以止遗溺

湿热下迫,厥阴受扰,宗筋失和,遗溺时作,大便溏,周身痠楚,心烦口干,苔白腻,脉象濡滑畧数。用苦泄芳化方法。

泽兰叶15(后下)、苏藿梗各10、柴胡6、黄芩10、防风6、苍朮6、黄柏6、杏仁10

加减法:

若湿热较重,下肢浮肿,小溲时遗而不畅,周身痠沈,舌苔黄腻。可于方中加防己6、茯苓皮15。

若热重,大便干结,脉象弦实,可加川楝子10、龙胆草1~2。

若经络不和,周身作痛,可于方中加秦艽10、羌独活各6、丝瓜络10、桑枝15。

(二)清泄肝火,定眩滞遗,治在厥阴

肝热化火,晕眩耳鸣,心烦口苦,大便干结,溲赤而臭,时而遗溺,舌绛干裂,六脉弦实有力。当用清泄肝火方法。

龙胆草4、炒山栀6、黄芩10、柴胡6、防风6、杏仁10、黄柏6、知母6、川楝子10、灯心草0.5

加减法:

若舌绛口干,阴分不足者,可于方中加凉营养阴之品,如生地30、丹皮10、赤芍10、白头翁10、炒地榆10。

(三)益中气,温下元,止其遗溺

老年体弱,脾肾气虚,不能固摄,经常腰痛,四肢逆冷,小便点滴而下,不能自禁,脉沈弱迟缓,可用本法,仿桑螵蛸散。

生黄芪12、桑螵蛸10、海螵蛸10、补骨脂10、覆盆子10、麻黄2、生牡蛎30(先煎)

加减法:

若属命门火衰,肾阳不足者,加附子6(先煎)、肉桂子6、炒川椒3、葫芦巴6、对蚕蛾6。

若督脉不足,腰脊冷痛,小便失禁者,加鹿茸粉1~2(冲)、胎盘粉3(冲)、人蔘粉2(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