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古橋【圖文】

 還舊樓主. 2015-08-23


  
    一、拱宸桥
 
 
 
        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全长92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石结构三孔桥。相传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该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
 
        二、灵慈桥
 
 
         灵慈桥,俗称灵慈庙桥,单孔石拱桥,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下大街北面约50,东西横跨西溪河。灵慈桥,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清乾隆六十年1795重建,1991年重修。
 
       三、忠义桥
 
    
    忠义桥,单孔圆弧形石拱桥,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留下大街南面中段,东西向横跨西溪河。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是杭州市区唯一的宋代桥梁原物,也是杭州市区现存最早的古代石桥。
 
       四、祥符桥
 
   
           祥符桥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祥符镇运河支流宦塘河上。祥符桥始建年代不详,在南宋《咸淳临安志》、《淳祐临安志》中对该桥已有记载。现在所见的桥为明代建筑,桥梁上有明嘉靖癸卯年(1543年)的重建铭文。
 
        五、南星桥
 
 
         南星桥位于南星人行桥西,江城立交桥南面,东出江城路,西通凤山路。北宋时建桥,取名“南新桥”,元代和明朝以俗名“朱家桥”称呼,清初改称“里横河桥”。
 
        六、六部桥
 
 
         六部桥位于杭州市区中河南路六部桥直街与中河交叉口,横跨中河。六部桥始建于南宋,在目前能见到的南宋地图上清晰地标着这个名字,因桥西正对南宋中央官署六部所在地而得名。
 
       七、白牛桥
 
 
    白牛桥,位于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西北至东南走向,横跨沥溪,系单孔石拱桥。白牛桥,许玞、何珍贵率众建,御史杨誉记石;清雍正七年(1729)圮,里人重建,又圮;光绪三年(1877)再建,复损;民国六年(1917),柴育才等重修,何崇楷记石。
 
        八、长寿桥
 
 
         浙江省

杭州市,

始建年代不详,外侧栏板上镌刻有繁体长寿桥三字。
 
        九、永兴桥
 
 
          永兴桥位于余杭区良渚街道杜城村杜城里自然村,俗称杜城桥,东西横跨前山港,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十一年重建,明弘治重修。
 
        十、折桂桥
 
 
         折桂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良港路马家弄,南北横跨于良渚港上,是良渚现存石拱桥中体系最大的一座石桥,也是保存完整的古桥之一。
        折桂桥始建于宋代,当时曾是一座木桥,因木桥屡被洪水冲垮,后世改建成单孔石桥,至明代后水路航运兴起,来往船只众多,遂于明万历年间改建为三孔石拱桥,清雍正年间重修。
 
       十一、济长桥
 
 
         济长桥于位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西北横跨京杭大运河上。始建年代不祥,已无从考证,据说桥建成于唐宝历至林得年间。明代弘治二年一个姓陈的僧人,为了建桥募捐一直到了北京,得到了皇太后的赏赐,也得到了宫中的众嫔妃与朝廷大臣们的资助。所以清光绪《塘栖志》卷三《桥梁》载:“通济长桥在塘栖镇,弘治二年建。”到了弘治十一年建成。
 
       十二、思家桥
 
 
        思家桥位于杭州萧山区蜀山街道史家桥村,东西跨埭上黄河,为单孔石梁桥。思家桥由唐代礼部尚书、集贤院学士贺知章始建,现桥为明代嘉靖年间工部主事黄九皋重建。
  
      十三、三步两爿桥
 
 
         三步两爿桥位于浙江嘉兴凤桥镇石佛寺旧址东南长生河上,由两座直角型排列的单孔石拱桥组成。
         三步两爿桥是两座奇特的石拱桥,建造在两条河道的交叉处,呈直角相连,两桥相距只有三步路,犹如一座连体的“姐妹桥”。因从第一座桥下来只走三步就上第二座桥,故名“三步两爿桥”。
         明朝有位商人在附近开了个当铺,生意十分红火,于是想做些积德行善之事,便出资重建这两座石拱桥,并以自己的一双儿女的名字命名,一座名常丰桥,一座名聚秀桥。从此传说来看,再从拱券的砌筑方法和桥体上设有对联石的结构特征分析,三步两爿桥应始建于唐代,明代年间重建。

        十四、香花桥
 
 
         香花桥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凤桥镇石佛寺旧址东南长生河上,与三步两爿桥相邻。
 
       十五、长虹桥
 
 
         在嘉兴市郊区王江泾镇—里街东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五年(1666)重修,嘉庆十七年(1812)再修,太平天国时桥栏石损毁,光绪六年(1880)修复。长虹桥横跨大运河上,是嘉兴市最大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罕见的巨型三孔实腹石拱大桥,气势宏伟,形似长虹。桥全长为72.8米,桥面宽4.9米,东西桥阶斜长为30米,各有台阶57级,用长条石砌置。
   桥拱三孔,是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法的半圆形石拱。主孔净跨16.2米,拱矢高10.7米;东西两边孔净跨9.3米,拱矢高7.2米。桥边孔两侧有两副对联:一面为“劝世入善,愿天作福”,另面为“千秋水庆,万古长龄”;中孔楹联一面为“淑气风光架岭送登彼岸,洞天云汉横梁稳步长堤”,另面为“福泽长流物阜民安国泰,慈航普渡江平海晏河清”。长虹桥造型如长虹卧波,往昔天气晴明时,登桥远眺,北之吴江盛泽,南之嘉兴北门外隐隐可见。古人有“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南浮越水白,北接吴山绿”。长虹桥保存得很好。桥两坡各有57级石阶,用平整的长条石砌成,桥栏也是长条石,用石凿的榫卯联接,朝里侧凿成可供人坐憩的弧形。这里的每一块条石,都可以称之为修洁。
 
       十六、闻店桥
 
 
 
          闻店桥位于嘉兴市郊区王江泾镇。
 
        十七、济阳桥
 
 
          济阳桥位于嘉兴市郊区王江泾镇。
 
        十八、浔阳桥
 
 
        浔阳桥位于嘉兴市郊区王江泾镇。浔阳桥距济阳桥相距不足百米,在一里街尽头。
        王江泾镇上,现存的古桥有:长虹、闻店、济阳、浔阳。现存,是说原本不止此数,如射襄、迎曦、万福、定中、会源等,都曾是有名的津梁。射襄、迎曦、万福诸桥,有的已毁,有的经改建后不复石拱。
 
       十九、平安桥
 
 
 
     平安桥位于浙江嘉兴海宁之盐官镇。始建于清雍正甲寅年(1734年),现桥为民国三十五年仲冬重修。
 
        二十、宜家桥
 
 
          宜家桥,单孔石拱桥,位于海宁市盐官镇原北门外的下塘河上(现居家弄东北),东西架跨。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宣统三年(1911)重建。

          十一、塔塘桥
 
 
         塔塘桥位于南湖区余新镇西南,横跨海盐塘,是嘉兴地区现存单孔石拱桥中高度最高,跨度最长的一座石桥,也是保存完整的古桥之一。该桥始建于清同治年初。
 
         二十二、紫薇桥
 
 
        紫薇桥位于海宁市硖石街道惠力寺前,俗称西寺桥,为单孔石拱桥,呈南北走向,跨仓基河。全长14米,宽3.4米,孔跨6.7米,矢高4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紫薇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清雍正八年(1730)里人重修,嘉庆元年(1796)释乘车改建环桥。
 
       二十三、秋泾桥
 
 
         秋泾桥原名迎春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闸前街东端,东西向横跨秋泾河。秋泾桥的始建年代不详。据明万历《秀水县志》记载:“秋泾桥,明崇祯十四年(公元 1642年)重修。”
 
        二十四、秀城桥
 
 
        秀城桥,位于嘉兴市区秀州北路和环城北路交口北端,横跨缸甏汇与芦席汇两岸。 据《竹林八圩志》记载,此桥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另外有资料记载,清乾隆年间由竹林沈氏出资重建过。
 
       二十五、双林三桥
 
 
        双林三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京杭大运河上的石拱桥。化成桥:又名塘桥。元延佑年间(1314-1320)建造,原为塘口化成庵二僧建木桥,故以化成两字为桥名。至明嘉靖中改建为石桥,此后在崇祯三年(1630)、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两度重修。
 
       二十六、卧龙桥
 
 
        卧龙桥位于浙江嘉善西塘古镇北栅市河口。建成于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咸丰二年重建。系单孔石拱桥,全长31.46米,宽5米,高5.5米,为西塘古镇上最高的石桥。
 
       二十七、福星桥
 
 
         福星桥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东苑社区东大街。始建年代不详,民国十七年重修。
 
        二十八、马高桥
 
 
          马高桥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镇东南,南北走向,跨京杭大运河故道。
     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明洪武间(1368—1398)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 邑人沈廷槐重建,同治三年(1864)毁。光绪二年(1876)知县余丽元重建。
 
    二十九、僧家桥
 
 
 
     僧家桥,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玫瑰庄园小区旁的小公园内,为三孔石梁桥,橫跨新龙西小河,整桥用武康石砌筑。始建于唐天宝二年,宋宝庆二年重建。

        三十、上邻桥
 
         
上邻桥,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五龙村新龙自然村(千秋东路往东延伸段约30米处南侧小河上),为三孔石梁桥,南北走向,横跨新龙北小河,整桥用武康石砌筑。
上邻桥建造年代为元至正三年,但从现存桥上寻得的三处题刻可知,现桥为宋开禧乙丑(1205年)重建,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再次重修。如此一来此桥修建年代可上推至宋开禧,且还是重修,那始建年代估计就更早了。
 
 三十一、甬水桥
 
 
   甬水桥又称夏家桥、下驾桥。位于宁波市区南门外,东西走向横跨南塘河,东接南郊路,西通周家堰。
    甬水桥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清光绪已亥年(1899)重修,系单孔石拱桥,条石砌成。明代宁波南门称甬水门,故改桥名为甬水桥,这才正名为“甬水桥”。
 
       三十二、八字桥
 
 

        绍兴八字桥位于绍兴市区八字桥直街东端三河汇合处,主桥横跨于南北流向的主河上,主河两侧原有东西两条小河,今存一小段。三向四面落坡,东西向跨稽山河而建,东端与西端落坡,相对成八字。二南落坡下各设有桥洞,一桥成三桥,故嘉泰《会稽志》载“两桥相对成八字,故得名。”始建于南宋嘉泰。

       三十三、谢公桥
 
 
        绍兴谢公桥位于绍兴市区西小路与新河弄交接处。始建于后晋(936-946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
 
       三十四、宝珠桥
 
 
        绍兴宝珠桥位于绍兴市区城西龙山后街,仓桥直街与原光明路交界处。宝珠桥原名火珠桥,明嘉靖重修时称宝珠桥。建于宋代,明嘉靖重修,清乾隆十四年重修。
 
       三十五、东双桥
 
 
        绍兴东双桥位于绍兴市区东街东段。始建年代不详,民国重建。
 
      三十六、广宁桥
 
 

         绍兴广宁桥位于绍兴市区广宁桥直街东端,横跨漕河,相传此处本无桥。乡人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始建于南宋以前,南宋绍兴四年重建,明万历二年重修。

       三十七、阮社桥
 
 
        阮社桥,位于浙江绍兴县柯桥镇阮三村北200米的浙东运河南侧,东西走向,与单面临水纤道相接。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民国36年(1947)重修。
 
       三十八、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绍兴县柯岩街道阮社,南北走向,横跨浙东运河。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清朝乾隆、道光相继重修,重修后保持原型,现桥为咸丰八年(1858)重建。

 
      三十九、九狮桥
 
 
九狮桥,又称等慈寺桥,现位于绍兴上虞市丰惠镇西南500米,南北向与东大街、东小街相接,跨街河,桥下的街河是萧绍甬古运河四十里河段上的一条支河。始建年代不详,南宋嘉定七年重修,元至正三年重建,并更名为九狮桥,明万历十一年重修。
 
四十、东村桥
 
 
 东村桥位于金华婺城区长山乡长山三村,建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建。
 
四十一、镇东桥
 
 
镇东桥位于浙江金华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村南。始建于清乾隆45年(1780年)。
 
四十二、登云桥
 
 
登云桥位于浙江金华浦江县杭坪镇笑流坞口自然村东南200米处横跨壶源江。光绪十五年(1889年),浦江县石宅石狮人张狮岩在距这些碇步上游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石桥,石桥气势磅礴,为合前面的“登云步”取名“登云桥”。
 
四十三、中江第一桥
 
 
中江第一桥位于浙江金华浦江县浦南街道潘宅湖山和大许茂山之间,横跨浦阳江。中江第一桥始建于光绪三十年,建成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四十四、通洲桥
 
 
 
  通洲桥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塔山脚村。通洲桥在康熙年间是一座木桥,乾隆二十三年改为石桥,嘉庆五年的被洪水冲垮,道光三年重修。
 
四十五、果盒桥
 
 
  
果盒桥,又称灵峰第三桥,因桥北堍正倚果盒岩下,故名果盒桥。位于乐清市雁荡镇灵峰景区果盒岩左侧,南北向,横跨于凝碧潭上,系单孔石拱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夹山陈景坤捐建,次年即被山洪冲毁。光绪三十三年(1907),南碧霄住持金玉峰,募缘再建,不数年又为水冲垮;民国元年(1912)春,金玉峰又得楚门施楚卿捐资,再次重建,后又圮。民国二十七年又重建;民国三十二年(1943)夏,雁山名胜管理处募款重修;1989年复修。
 
四十六、慈济桥
 
 
 慈济桥位于乐清市石帆街道大界村,横跨于大界村门前溪上。慈济桥为南宋咸淳十年(1274)解氏捐助修建。
 
四十七、合湖桥
 
 
合湖桥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白石街道合湖村。建于南宋开禧年间。
 
四十八、万桥
 
 
 
 
万桥位于温州乐清市天成街道万桥村,横跨白龙江。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明宣德、清光绪重修。
 
四十九、文虹桥
 
 
 
文虹桥位于温州乐清乐成镇西运河上。文虹桥为明代天启七年(1627)知县胡良臣建,又名“胡公桥”。
五十、下嵊石板桥
 
 
 
 下嵊石板桥位于温州永嘉巽宅下嵊村西头前溪,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重建清光绪八年(1882年)。
 
五十一、护龙桥
 
 
 护龙桥位于温州苍南县望里镇护法寺村,东西向横跨于护法寺溪中游,为单孔伸臂石梁桥。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咸丰七年重修。
 
五十二、贝谷石梁桥
 
 
 贝谷石梁桥位于温州泰顺下洪贝谷村西面,始建年代不详,现桥为清代建筑,东西走向横跨在洪溪之上,为六墩七孔石梁桥。
 
五十三、陈宅木廊桥
 
 
 
 陈宅木廊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县阜山乡陈宅村 (毓秀桥南100米处),横跨陈宅溪,东西走向,据梁架题记记载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清康熙年间、民国时期曾重修,1999年重修。
 
五十四、毓秀桥
 
 
  毓秀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阜山乡陈宅村阜山乡陈宅村水口头,横跨陈宅溪,东南至西北走向,东面近临陈氏宗祠。
  毓秀桥据题记记载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民国二十二年(1933)增建桥廊,1983年重修。
  
         五十五、南明桥
 
 
          浙江丽水松阳地区。
 
          五十六、 慕义桥
 
 
        慕义桥位于

浙江省

丽水市

缙云县前路乡前路村西侧,跨漳溪。慕义桥为三孔石拱桥,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东西向横跨漳河。桥全长53米,宽3.50米,高8.10米,三孔等跨均8.60米,桥墩迎水面有分水尖,桥面设桥栏,桥额题“慕义桥”三字,落款“道光十二年”。桥东侧设有供路人祀神、休憩的桥亭建筑,平面长方形,与拱桥垂直布置;中为通道,两侧各有一座三开间硬山顶建筑,左右相向,对称布置,山墙观音兜形式,建筑石柱木梁,用材较大,雕刻丰富。为古代永康、壶镇通往仙居、温州方向的行道桥梁。
 
       五十七、贤母桥
 
 
        贤母桥位于浙江省

丽水市

缙云县壶镇好溪之上,又称永济桥、仁义桥。始建于清朝嘉庆22年,距今近200年。贤母桥桥长201米,跨度139米,高约8米,宽8.7米,桥下有十二个桥墩,十三个桥孔。
 
       五十八、公济桥
 
 
 
        公济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河阳村东南新建溪上。建成于清咸丰年间,用了三年时间,费银6000余两,距今已有150余年,在1862年,桥头的东端曾遭太平军焚烧,桥板龟裂,到现在还留有此痕迹。
        公济桥,长约87米,宽4.2米,桥离水面高7.3米,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而辟有五个半圆形大桥洞,与水下倒影相合,犹如五个圆月。公济桥主要由条石砌成,桥面两边设有石雕栏杆共52个,刻有花鸟等图案,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三十一、马渡村石梁桥
 
 
    马渡村石梁桥位于缙云县新建镇马渡村南侧,横跨新建溪,南北走向,桥南为农田,北为民居。马渡村石梁桥始建年代不详,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上说清道光八年(1882年)改建成石梁桥,民国初年又有重修,现桥为民国建筑。
         马渡村石梁桥为20孔石伸臂石梁桥。桥全长134.6米,每孔净跨5.4米,墩高为2.5米,桥面由五根长条石并列架设(每根石梁长5.9米,宽为0.34米)。桥墩上方石梁联结处,由两根石梁横置。桥墩的西侧设分水尖,整齐排列,分水尖长1.56米,尖与桥面齐平。桥北面的三墩,形式独特,背水端也同样设有分水尖。桥两头有9米长的缓坡。
        桥北的桥头还设有桥亭,桥亭也称大桥殿,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亭三开间,四柱八檩,顶用望砖。
歡迎進入個人圖書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