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之二十八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5-09-13

建筑之二十八
中国古典建筑(十二)


           建筑之二十九

    桥:原本是一种高大的树(乔木),因为够高大,砍下来就够长放在河面,可以连着两边岸,即独木桥。启闭式桥梁给大船通过的空间。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我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非凡智慧。
    我国古桥先有梁桥,后有浮桥和索桥,拱桥最晚出现。
    桥分为:梁桥、浮桥、拱桥、索桥、花桥等。
    桥梁的基本结构:
    起支撑作用的部分:桩、墩、拱、梁、架、柱、索;
    交通部分:桥面;
    安全和装饰部分:护栏。

      建筑之二十九

       人的一生就像一座桥,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站在桥的一端,开始了外面的人生之旅。

                    建筑之二十九

                      你看!桥和水中它的倒影组成了一个个圆环,预示着人生的大小轮回。

                         建筑之二十九

                       你可能在旭日将要升起的时候,走向人生的顶峰,就像你站在这个角度看桥一样。

       建筑之二十九

                      桥下的激流是你急骤的宣泄。

                  建筑之二十九

                            溪水中的过桥石,再简单不过,像你简单的生活一样。

                                    建筑之二十九

              每座桥都有凹凸,从我们两手握拳呱呱落地开始,直至两手一摊如烟逝去,犹如从桥的凹走向凸再回落凹。

                           建筑之二十九

                                  这蜿蜒的桥告诉你,人生没有笔直的路。

                      建筑之二十九

                              你有时是山谷中的桥,平静而孤独。

                            建筑之二十九

                                       有时是竹林中的桥,虽然简陋却生机勃发。

      建筑之二十九

           还可能是深渊上的桥,叫你胆颤心惊。

   建筑之二十九

           你要知道,天昏地暗时,桥也有一线生机。

        建筑之二十九

            洪水泛滥时,桥也能屹立不动。

         建筑之二十九

                 阳光普照时,桥影与山水融为一体分外妖娆。

               建筑之二十九

                “飞流直下三千尺”时,桥在凌空顾盼。

                      建筑之二十九

                       走不尽的路,过不完的石板桥。放松心态,多驻足身边的风景,多品味人生的“桥”。

         建筑之二十九

       1.原始藤桥:云南云龙县白石镇松水藤桥。是用藤建筑的桥梁,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常见。被称为“活着的艺术化石”。

               建筑之二十九

        

    2.原始竹索桥:这是拍摄于1917年的四川阿坝藏族地区的原始竹索桥,年代已经很久远。整个桥用当地产毛竹编成的竹缆固定在桥两端,桥面和桥栏都是木制的。


   建筑之二十九

       3.《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汴水虹桥:在河南开封。市内有一条汴河,气势磅礴,贯穿全市,这座桥就架在汴河之上,故称汴水虹桥,如长虹卧波,古朴典雅。
    虹桥为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古代桥梁的杰作。造桥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桥的两旁有木拱,桥的坡变平坦,拾级而上,行走平稳,拱梁的两端,分别雕刻狮、虎头像,既增加木桥的外表美,又反映中国的建桥特色和民族风格。 

建筑之二十九

       4.外金水桥-最美的群桥:一般的桥梁都是一座单桥,而横卧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前外金水河上的外金水桥,由于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们进出皇宫的通道,所以有这由七座单桥组成的大型群桥。此桥建于明永乐十五至十九年(1417-1421年)。其造型之美,雕刻之精,全国少见。
    外金水桥全部用汉白玉石砌成。中间的五座分别与天安门城楼下的五个门洞相通。中间一座桥面宽大,两侧栏板柱头上刻有盘龙。这是皇帝进出皇宫的通道,称为御路桥。两侧两座略小,栏板柱头上刻着荷花,是王公大臣进出皇宫的通道,称作王公桥。另外两座,一在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前,一在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前,是皇帝祭祖和祭祀社稷神的通道。优美的外金水桥和天安门城楼、华表、石狮一起,已经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
    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

建筑之二十九

     5.内金水桥:位于故宫内太和门前广场内金水河上,系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内金水河河水从紫禁城西北角护城河引进紫禁城内,曲曲弯弯地流向南,再向东,又再向南,时隐时现,或宽或窄,与紫禁城东南角外的护城河相通,全长达两千多米。
    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这五桥随着弯曲如弓的金水河河道也成弧形排列。桥的规格制式和外金水桥相同。

建筑之二十九

      6.广济桥-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在广东潮州市东门外韩江上,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牲牛一只溜”是广济桥最完整的概括,这种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太守曾汪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建筑之二十九

        广济桥中间用铁链把18只木船铰接在一起,不仅供路人同行,商船通航,还可在河水暴涨时,排水通洪。

     建筑之二十九

         桥墩上廿四个亭台楼阁形式各异,过往,这里总是灯火明亮,商贩云集,叫卖声不断,酒肆猜拳呼令,还有歌妓丝弦,热闹非凡,故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建筑之二十九

     本来在桥墩上还有2只铁牛分东西镇水,但经过几百年的风雨,2只铁牛亦只剩下1只。  

      建筑之二十九

         7.卢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狮子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雕刻精美,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 

            建筑之二十九

                      桥面整修时,中间空出印心,完全保留古桥的原状。

          建筑之二十九

                       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

  

         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桥的东头是宛平县城,这是一座建于明末拱卫京都建筑之二十九的拱极城。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
    图为“卢沟晓月”碑和宛平城。

     建筑之二十九

        8.五亭桥:在江苏扬州市瘦西湖上,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颐和园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桥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种共十五个不同的卷洞联系,这样就在厚重的桥基上,安排了空灵的拱卷。四隅建有单檐四方攒尖亭,簇著正中的重檐四方攒尖亭。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还是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五亭桥有15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别具情趣。

           建筑之二十九

                    桥亭上的“鹤舞九天”藻井。

建筑之二十九

       桥亭和桥头的礓碴踏跺。(台阶)

建筑之二十九

      9.风雨桥:在广西三江县程阳村边林溪河上。为石墩木面瓦顶结构。整座桥梁不用一根铁钉,精致牢固。
    全桥长368米,宽16米,最高处为18米。桥上建有284间桥廊,桥廊全部为悬山顶,有多层重檐,高低错落。全桥共有歇山顶、攒尖顶、八角楼等7个桥亭,镶有逾4000朵木头雕刻花,亭塔顶端的葫芦串,廊脊上的双龙抢宝等装饰物,均为透明的玻璃钢制作,整座桥飞檐斗拱,悬柱翘梁,叠彩集翠。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建筑之二十九

                                       桥廊。

    建筑之二十九

               桥亭的藻井。
 
                              建筑之二十九

         10.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全长2255米,桥面宽3~3.8米,共361墩。桥墩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

                             建筑之二十九

                                   桥亭为四角歇山攒尖顶石亭。

建筑之二十九

     11.赵州桥-最古老的石拱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经赵县。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

            

建筑之二十九

      12.玉带桥:也叫“罗锅桥”,在北京颐和园。用白石建成,拱券为蛋尖形,桥面呈双向反弯曲。桥身用汉白玉雕砌,两侧雕刻精美的白色栏板和望柱。有“海上仙岛”美称。为清乾隆时建造,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单孔石拱桥。

           建筑之二十九

         13.东关桥:又称“通仙桥”,在福建省永春县东平级的湖洋溪上。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是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全长85米,宽5米,共六墩五孔两台,桥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桥墩以上部分全为木材构造,技艺之精湛,构造之奇特实属罕见。    
    桥面上还盖有屋顶,就像装有顶棚的人行天桥一样,有桥屋26间。在每间桥屋的横间上都有一幅画,画着一些古代的传说,有哪吒闹海,有沉香救母,还有嫦娥奔月。


    建筑之二十九

          东关桥的桥廊。

建筑之二十九

      14.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洛阳江口,距泉州城5公里,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
    桥长834米,宽7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桥上现存亭2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

    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值得一看。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建筑之二十九

            洛阳桥桥头的宋代石塔。

建筑之二十九

       桥头的小亭内立有武士石像。

                                建筑之二十九

            为了巩固基石,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

     建筑之二十九

          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值得一看。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建筑之二十九

       15.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它坐落于云南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

建筑之二十九

    16.鱼沼飞梁:在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的晋祠圣母殿前,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北宋时与圣母殿同建,。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因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流量甚或大,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它的非常外形奇特,为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
    沼上架十字形板,桥沼内立三十四根约30厘米见方的小八角形石柱,柱头卷杀,柱顶架斗拱与横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
    十字形梁桥。

建筑之二十九

   17.五音桥:在河北遵化县清东陵顺治皇帝的陵区里,近百座石桥之中最大、最奇特、最神秘而有趣的一座桥梁。敲击此桥两侧126块方解石栏板时能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乐,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徵、羽、五音,所以称此为“五音桥”。
    桥全长110.60米、宽9.10米,桥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两边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每块栏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能发出音响的栏板,是使用质地洁白、细腻的方解石,此类石材约含有50%的铁质石料雕刻建造的,因此能够发出响声。
    七孔拱券石桥。

        建筑之二十九

        18.十七孔桥:在北京颐和园,是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

     建筑之二十九

              桥头的石雕异兽。

建筑之二十九

    19.二十四桥:在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旱颓圮于荒烟衰草。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有二说,一说谓二十四座桥,一说桥名“二十四”。
    单孔石拱桥。     

                建筑之二十九

       20.枫桥:在苏州市城西阊门外5公里,是一座江南常见的单孔石拱桥。大运河在此通过,这里又是官道所在,南北舟车在此交会,旧时每到夜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这里便成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此得名为“封桥”,后因张继的诗而易名“枫桥”,并沿袭至今。  
    桥长39.6米,高7米,宽4.2米,跨径10米。始建于唐代,据推断距今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枫桥重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建筑之二十九

   21.千狮桥:在陕西榆林绥德县城内无定河上的千狮桥始建于1987年,桥长300余米,因桥上两边护栏柱上及桥两端凉亭周围共有1008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石刻狮子而得名。这里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刻狮群,因而千狮桥成了绥德县一处标志性建筑。
    千狮桥上的石狮子大到丈余,小到二三寸。重达三十吨,轻到百十克。桥上石狮子千姿百态,站、走、蹲、卧、爬、滚、腾、跃、吻、抱等无一雷同。
    千狮桥石狮虽多,但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主题,都是贴近社会生活的艺术品。如、《母子情深》、《童言无欺》、《风华正茂》、《如鱼似水》、《激流永进》、《深思熟虑》、《喜迎曙光》等。绥德男子汉广阔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都刻在千只石狮子上。
    十七孔拱券石桥。 

建筑之二十九

        桥头的大石狮和盘龙柱路灯。

建筑之二十九

          桥头的桥亭。

      建筑之二十九

                桥头的石雕凤舞望柱。

    建筑之二十九

           桥头的石雕盘龙。

                    建筑之二十九

      22.握桥:又名卧桥,在兰州城西,始建于明永乐间(1403~1424),清代两次重建,现在的位与水车博览园内。
    握桥是一座典型的伸臂木梁桥,始建于唐代。桥由28根朱红大柱组成桥廊13间,中间3间,两侧各5间。廊柱下端柱头倒挂,雕成桃形,柱的上方有缕花装饰,花栏廊厦。桥头翼亭四角飞檐,卷棚歇山顶,上盖黑色琉璃瓦,造型雄伟奇特,建筑手艺精巧,别具一格。  全长27米,桥高4.85米,宽4.6米。桥廊坡度20度。1952年拆除。
    重建的握桥净跨度22.50米,宽6.70米,高4.60米,桥上用18根约30至40厘米粗的圆木组建桥廊,桥东西两头有桥头阁。桥上28根握木,东西各14根。   
     图为握桥老照片。

        建筑之二十九

                重建的握桥。

  建筑之二十九

         桥廊。



      23.赣州古浮桥:在江西赣州,学名叫惠民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

建筑之二十九

     24.放生桥:位于朱家角镇,跨于漕港上,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建,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大桥,称为”沪上第一桥”。全长70.8米,宽5.8米,结构精巧,形状美观。放生桥长如带,形如虹,“井带长虹”为朱家角十景之一。

建筑之二十九

      25.宝带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京杭大运河边,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为历代纤道所经。桥全长317米,宽4米。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年-819年),已经有千年历史,相传是刺史王仲舒捐出宝带修成此桥,因而得名。共有环洞53个,是江苏省现存最长的多孔古石拱桥。
    宝带桥是中国古代多孔薄墩联拱石桥。

      建筑之二十九

       26.八字桥:在浙江绍兴,“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镜湖之水,北达中国大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1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

建筑之二十九

         27.金鳌玉鸫桥:在北海公园南门西侧,主桥长117.58米,桥宽9.48米,并在桥东西两端各建一座木牌坊,西牌坊上书写“金鳌”二字,东牌坊书写“玉蝀”二字,因此这座桥又称“金鳌玉蝀”桥。
    1974年把两侧的石栏全部拆除,改成高大的铁栅护栏。虽然改善了交通,但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再也看不到造型美观大方的古桥了。
     “金鳌玉蝀”桥老照片。

      建筑之二十九


                  现在的北海大桥。

          建筑之二十九

       28.北京永安桥:在北海公园内,该桥前身是元代的一座木桥,明代称“太液桥”乾隆八年改建为三曲折,三孔拱券石桥。桥长85米,宽7.6米,两侧有望柱48根。

建筑之二十九

   29.学步桥:在邯郸市区北关街,沁河公园西段,原为木桥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45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桥身长32米,面宽9米,高8米,两旁各有19块拦板和18根望柱,均雕有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美的狮子、猴子等动物。桥下设有三个大桥孔,桥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龙头。桥的规模虽不大,但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民族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
    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中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采用敝肩,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敝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    

             建筑之二十九

    30.泸定桥:在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泸定桥又被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  

         建筑之二十九

建筑之二十九

     31.丽水廊桥:在云南丽水市,这座九龙廊桥为仿古景观步行木拱廊桥,全长203.75米,桥面宽5.4米,共计5孔,各跨度不相等,最长跨度39米,工程概算为1900多万元,是目前亚洲桥长和单孔跨度最长的木拱廊桥。 

              建筑之二十九

                         桥廊。

建筑之二十九

      32.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总兵衙门章高元所施,1893年竣工。全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德国侵占青岛后,栈桥成为货运码头。

                建筑之二十九

     33.最危险的桥-溜索桥:是原始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为撞,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中所记“度索寻撞之桥”,大抵即指溜索。用两条或一条绳索,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上。一头高,一头低,形成高低倾斜。溜索不仅可以溜渡人,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牲畜等。 
    据说最早是看见蜘蛛在树间织网、来回爬行而受到启示的。不过危险易断的篾索已被坚固而且带有滑轮的铁索所取代了。

    建筑之二十九

          34.桥楼殿:在河北石家庄苍岩山,从山门向上攀登,峰回路转,在对峙的断崖之间飞架着一座长15米、宽9米的单孔石拱桥,桥楼殿就坐落在这临深约70米的桥上。殿为二层重檐楼阁式建筑,金色琉璃瓦顶和朱红色殿柱映在蓝天绿峰中,光彩照人。殿内有佛、菩萨、十八罗汉像及壁画。

建筑之二十九


建筑之二十九

      35.廊桥第一乡-浙江省庆元县:目前庆元有各类廊桥97座,其中木拱廊桥21座,平梁廊桥26座,石拱廊桥50座。

              建筑之二十九

      36.万桥市-绍兴: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及至跨入当今世界先进拱圈结构的准悬链线拱桥,构成了一个极完整的古桥系列,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全市现存604座古桥。
    纤道桥:在绍兴运河上,为唐元和十年(815)浙东观察使孟简整治运河时修建,连绵百余里。其中阮社段东起双梅上谢桥,西至钱清板桥,全长7160米,由1285孔石梁桥组成,每跨净2米,桥面用三块条石拼成,宽1.5米,桥墩用条石干砌,桥低接近水面,东端45跨较高,可通小舟。
     “纤道”是指架设在水面上,由一座座石桥连接而成的水上通道,供纤夫背纤和躲避风浪用。古纤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钱清镇附近的杭甬运河上。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桥。

建筑之二十九

    37.泾口大桥:(jīng)位于绍兴陶堰泾口村,跨浙东运河。由三孔马蹄型拱桥与三孔石梁桥组成。三孔马蹄型拱桥为国内少见。拱高6米,长20米,梁桥高3米,长10米,全桥长60米,拱桥3孔跨径分别为5米、6.2米、6米。北孔内设有纤道,桥面宽3米。桥始建于清乾隆前,现存桥为宣统三年(1911)重修。

建筑之二十九

         泾口大桥的纤道桥。

建筑之二十九

       38.峨眉山栈道桥:栈道桥又名栈阁、桥阁,是一种沿悬崖修建的单臂木梁桥。多见于山区。在今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等地尚存,如藏蜀栈道。


建筑之二十九

       39.丽江古城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便把两户人家连起来了。

建筑之二十九

        40.广东东莞天然桥:亦称天然拱门。就是大自然形成的“桥”,是大自然的一种奇观,“桥面”一般平坦,人可一在上面自由行走。

建筑之二十九

        41.阁道桥:建于两楼之间。如皇帝宫室,上层为皇帝专用。有的上建屋顶,亦称复道。据说最早的阁道建于黄帝轩辕氏时。现存的例子如北京雍和宫万佛阁与延绥阁之间的阁道。 

建筑之二十九

         42.通州区北关闸桥:北关拦河闸在石坝码头旧址兴建,七孔弧形拦河闸采用“桥闸一体”的设计方式,闸门隐蔽于桥下,近看是闸,远看是桥,桥体的形制和装饰依照了古代造桥式样。闸桥的西侧,竖立着由国务院公布、北京市文物局立的一块碑,确认北关拦河闸桥为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运河源头第一桥”,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等为北运河源。

建筑之二十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