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方案”回顾:如何优雅的制作一套解决方案(上):方案背后的逻辑模型 在较早的文章中,我们详细讨论了解决方案背后的逻辑模型,想要在短短的几页演示文稿中把想说的都准确的表达出来并努力达到目的,花些时间了解制作方案的思维是相当有必要的。不过,理论在强大,若与实际脱离也是没有意义的。在下半部分,我们选择方案类型中的“解决方案”类型,并以此模拟一个场景,然后试着用逻辑模型快速制作出可行的方案框架,看看能否真正满足我们的目标,做出令客户满意的方案。 背景:某大型企业的官网过于陈旧,布局样式老气,完全跟不上当代网页设计趋势,更不符合企业在新时代转型的新形象。当负责销售的同事找到你,说前期已和客户沟通做了不少铺垫,希望你再为领导提供一套网站改版的解决方案用以说服他们做最终的决定。自己公司的介绍他来搞定不用你操心,你只做解决方案部分就好。 相信不少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通常的做法是打开企业现有官网截几张图,插入在方案前半部分;再去世界知名同行业的公司官网截几张图,插入在方案后半部分。有Before有After,满满的可视化效果。当然,为了显示足够的诚意,网站的技术架构,板块介绍也不能少,若在有一些互联网人群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做支撑,怎能让人拒绝呢? 结果一般是,客户会说出那句至理名言:某某公司的方案我也看过,比你们这个好。并且,这个方案放到哪个公司都能用,完全体现不出我们的特色呀。这次不一样,我们试试用优雅的方式制作解决方案来满足这个客户,让客户把这句话留给竞标对手吧。Let’s do it. 一般来说,为客户提报解决方案可以使用以下的框架: 第一部分[需求层].背景与现状(客观且带有煽动性的分析,提出问题,适当的给予客户刺激) 我们将之前提到过的能力,分配在不同的板块中,这就形成了解决方案的最初的框架。此时在你的PPT应该是这样的: 看起来离最终成型还差的老远,别着急,做好强壮的骨骼会让后面的事情事半功倍。
根据信息的收集、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也就是痛点。可以略带煽动性的把问题描述的严重一些,适当夸大可以但切忌失真,切忌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这里所说的每一条都要和后面的解决方案一一对应,光说问题不解决,结果就是打自己的脸。 看趋势,作分析,在第一部分的最后要告诉客户你最终的理解(当然是和客户的期待是一样的),也就是目标是什么。试着用最短的话描述清楚。 回到事例中,我们可以说老对手某某企业的网站现在有了哪些变化,新对手某某企业的网站有哪些特色,对比之后发现客户企业的网站有问题123,这些都是不能接受的,有可能成为企业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成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绝望峡谷(痛点)。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丰富企业网站的使用场景(如增加移动端),连接客户(粉丝互动),精准营销(大数据分析),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官网!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在方案中,是这样体现的:
– 之前你提到了官网结构混乱:这里你要重新安排功能架构;
1.列出所有你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客户买单的服务); 2.将解决问题归类,形成方法;
1)我们可以将涉及到视觉美化,板块调整,交互提升的问题,归结为“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2)将涉及到功能的增加/调整的问题归结为“功能及系统支撑”; 3)将涉及到微信,移动端之类的问题归结为“用户场景支持”; 4)如果涉及到如运营这些抽象的问题,那可以用“专业服务”来总结。 分类后形成整体的概念,再逐一展开描述,将能体现自己公司的优势呈现出来:
现在,你已经有了一个24页的PPT,并且能够体现出较为清晰的逻辑思维框架。接下来该将文字润色并应用所收集的PPT制作技巧了。 从售前到最终执行,一套解决方案可能并非是决定性的那颗子弹,但是从中展现出的专业程度绝对是相当重要的。解决方案的制作是一个专业细致的思考过程,有了一套思维框架体系可以有助于制作时效率的提升和方案的命中率,让此过程更加的惬意和优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