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回家什么都不和家长说。父母担心、焦虑、想知道,难免会追问孩子,一味追问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孩子更加的沉默。孩子不交流,家长要耐心寻找深层原因,对症下药。
------ 孩子不和父母交流五大原因 ------ ① 父母情绪化 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不敢说,是因为说了怕父母沉不住气,把事情闹大,在学校受气的还是自己;是不是不相信父母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说了也没有用,不说就成了习惯。
② 父母严厉 孩子不敢说,甚至不能承受说了可能会遭到打、骂这样的后果,通常会以压抑自己的方式和家长互动。 ③ 父母焦虑 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紧张,不说也是保护父母的一种方式。这只能说孩子“太懂事”、懂事的超出了他这个年龄的特点,此时找注意孩子承担得是否过多。 ④ 孩子说了父母不相信 时间长了孩子就不说了。因为每次孩子说什么,家长都站在别人的立场来对孩子指指点点,认为孩子做得不好。孩子得不到理解,所以选择沉默不说。 ⑤ 父母追求完美 用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对孩子指责、挑剔得多,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不满意,久而久之就不想和父母说了。 ------ 找到亲子关系突破口要五步走 ------ ① 去了解孩子 孩子为什么不和家长说?找到原因,改变之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有可能打通与孩子之间沟通的障碍。 ② 去倾听孩子 让孩子能够说出对父母的不满,或之前的做法对孩子造成伤害的地方。在孩子能够开口说的时候,家长能够做到专注地去听,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抱怨,只是听到,并且把听到的反馈给孩子,让孩子知道你在听、听懂了。家长仅能够做到倾听孩子,就会使孩子的感受发生改变。 ③ 感受孩子的感受 如果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并且把感受到的东西反馈给孩子,孩子因为自己的感受被接纳,抗拒心理就会减弱。 ④ 帮助孩子表达感受 在家里不和家长说的孩子,往往会压抑自己。想想平时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太严格?想想家庭是否不民主?如果有的话,家长自己首先作出榜样,才可以在家里创造一个真正自由自在的环境,允许孩子出错,让孩子逐步地放开自己,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任何观点和想法。 ⑤ 看到孩子的进步 时常认可、鼓励和赞美孩子。孩子一定会向你敞开心扉。家长们白天被老板的命令呼来唤去,下班堵在路上的心情一筹莫展,晚上可能还要应付不听话的孩子。 文章内容来自教育晨读 好未来教育研究院相关文章: 回复“学习”。查看研究院教育理念系列 回复“study”。阅读《学习那些事儿》 回复“父母”。阅读《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回复“海浪”。查看研究院家长原创文章 回复“Leo说”。阅读Leo老师专栏文章 回复“睿语”。阅读李睿老师专栏文章 回复“忽略”。了解学习过程中被忽略的细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