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臭有困难?读这篇就够了!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什么是儿童便秘? 儿童便秘诊断标准 每周只排便2次或更少; 每周至少一次排便困难; 大便潴留; 排便时疼痛或艰难; 排出的大便体积巨大,足以阻塞马桶; 检查可感知腹部或直肠内存在大的粪块。 注意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日常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发现异常要尽快在医生指导下确诊。 排便周期不是最关键的,粪便保持松软并且容易排出至关重要,如果您发现孩子的排便频率低于上表中的最低值,但大便性状正常,可以不用过于紧张,保持观察。但如果发现孩子排出小颗粒、硬的球状便便,一定要特别注意。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在每次吃奶后都会排便,也可能几天不排便。奶粉喂养的婴儿最好能每天排便一次,他们的粪便体积较大。 婴儿排便习惯发生变化是常见的,如果发现粪便变硬、排便频率突然变少,要引起重视。 断奶后、喂食固体食物后,粪便形状、排便周期都会发生变化,孩子的排便规律会主要由饮食决定,为此推荐特别注意本文中的高膳食纤维饮食建议。 什么是大便嵌塞 在好几天甚至几周不正常排便后,在直肠甚至结肠里积聚了一大团粪便,很难被孩子排出; 常见现象是:好几天没有排便后,肠道有一次大的但通常疼痛和艰难的排便; 新的粪便不断会产生,持续增重肠道里的嵌塞; 一些流状的粪便会在嵌塞的粪便间渗漏出来,在两次排便之间,往往可以在孩子的内裤上发现“污便” 儿童便秘的原因 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 这是便秘的普遍原因,膳食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它能帮助软化粪便并促进肠道蠕动便于粪便排出。儿童如果吃太多加工食品、奶酪、白面包、肉类,容易造成膳纤维不足。 没有喝足量的水 缺乏足量的水使得粪便干燥坚硬,而且只有在充足的水的支持下,膳食纤维才可以行使最大的功能。 有便意,却不及时排便 这一点家长们尤其要注意,孩子们可能因为以下原因不及时去排便: 1)对使用家里熟悉的环境之外的公共卫生间(如学校)感到尴尬不适应; 2)可用的卫生间肮脏、不舒服或者不够有隐私; 3)玩高兴了,不想停下来去上厕所; 4)大人的一些奇葩约定,而大人没有及时回复孩子,允许去厕所。 对于儿童来说,在便意产生时不去排便,再想顺利排便可能尤为困难。 生活方式或日常起居改变 婴儿断乳、添加辅食等关键阶段,有可能有便秘发生;儿童到一个新环境,如第一天去托儿所、上小学,环境都发生较大变化,这时候可能会有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造成儿童便秘。 家族遗传史 对于家庭里父母长辈中有较多便秘患者的孩子而言,要多考虑儿童便秘的风险会增加。 药物 如可待因,一些感冒药、抗癫痫药和抗组胺药容易造成便秘。 肥胖 有流行病统计研究表明,肥胖儿童便秘比例高。 如厕训练 在孩子18个月大以后,应该开始有科学有效的如厕训练,父母是否在科学方法的指 导下让孩子学会排便,至关重要。 预防和行为教育 是对付儿童便秘的最好办法 教育孩子有了便意一定要及时排便 给孩子做正确的如厕示范 适当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解剖和生理学的教育,告 诉孩子排便的原理,掌握肌肉用力的要点 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上厕所,设定一个每天固定的 时间让孩子排便,最好的时间是在早餐之后,去托 儿所或学校之前,这时候肠道活动活跃,如顺利排 便,可避免在学校厕所排便 确保孩子每天能喝6-8杯水,如果有剧烈的体育活 动,要适量增加。对于婴儿,尝试在两次喂食之间 喂一些凉的白开水。 鼓励孩子坚持体育锻炼,个别时候可以适当激烈一 些。 确保孩子正确地坐在马桶上,要坐直,这样肛管也 是直的,有利于排便。孩子可能需要把腿放在马桶 前的脚凳上。 如果孩子排便的时候说难受,告诉TA先停止尝试 ,可以晚一点再试。 给孩子勤换内裤,保持清洁,让孩子在干净的感受 下排便。 更多提示 可以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孩子顺利排便可以给小红花; 孩子顺利排便,给予表扬,但如果排便遇到困难,或者因为“污便”弄脏裤子,千万 不要责骂他们; 带好头,做孩子的示范,如果你自己排便困难,要首先做到不抱怨不消极,要用正面 积极的态度影响孩子。 特别注意 非药物治疗 不是治疗儿童便秘的良方 在“预防与行为教育”部分内容中,热心肠先生特别强调了日常饮食中高膳食纤维、足量饮用水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但对于已经被确认得了便秘的儿童来说,“非药物治疗”治疗手段是否非常有效呢,结果并不乐观[2]: 主要参考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