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濡以沫

 圆角望 2015-08-24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其意为水干涸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一般都特指夫妻间的永久爱情。
  我对相濡以沫的真正深刻理解是在1989年3月。那时我母亲85岁,在一次洗脚中不幸跌倒,后脑壳着地。等我赶到家把她送进医院,母亲已经不能说话,昏迷不醒。经医院诊断母亲头颅里有淤血。母亲年事已高,头颅动手术已不太现实,只能用保守疗法,用打点滴的办法化解消除脑中的淤血。我们当然知道这是个不得已的治疗方案,但也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就这样母亲躺在抢救室里变成了植物人。
  我父亲也是个耄耋老人,并且已有过两次中风病史。怕出意外,对于母亲的病况以及住院的病区病床,他问及多次,我们都没有告诉他,只讲母亲有我们子女在请不必担心,他没有多言,但我们觉察到他对我们的回答是不满意的。
  在母亲躺在抢救室里的第六天下午,我正陪着她时,忽然看到父亲拄着拐杖气喘吁吁走了进来。原来他拖着两条不太灵活的腿,打听问讯,在医院楼上楼下转了好几个圈才找到这里。我连忙让座,他坐在母亲病床边,不言不语静静地注视着母亲。
  之后的一幕让我震撼!父亲坐在母亲病床边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他突然拿起母亲一只手轻轻地轻轻地抚摸着,嘴里轻轻地叫着“弟弟娘(这是父亲叫母亲的习惯用语),弟弟娘,你醒醒,我来看你了!”说着他掉下了眼泪,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父亲流泪,一滴,二滴,三滴……父亲、母亲的手背都湿了,两只手紧紧地粘在了一起。我明白父亲这举动的含义,他是希望用他的呼声、泪水唤醒母亲。但奇迹没有发生。在我再三的恳求下,父亲擦了擦眼泪,极不情愿地由我的兄弟搀扶着准备回家,当他走到病房门口,又突然回头深情地看了一眼母亲,带着失望、悲痛与不舍,走出了病房。
  父母亲虽没有文化,但勤劳善良,父亲14岁背井离乡到苏州,从学徒开始,之后靠着自己不断打拼,开了一个丝织小作坊。与母亲结婚后他们相依为命,努力奋斗,他主外母主内,含辛茹苦抚养着我们五个孩子。风风雨雨六十多年,从未见过他们之间红过脸,吵过架,也没见过他们与邻舍、同事、工人之间争过高低。
  父亲还是个“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人,无论多苦多难他都默默地承受着,不叫苦,不喊累,我也从来未看到他在困难面前低过头,流过泪。
  母亲在抢救室度过11天后没有留下只字片语就去了。母亲去世后父亲悲痛欲绝、郁郁寡欢、精神萎靡,身体每况愈下,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他追寻母亲也去了。
  父母亲故去,没有给我们子女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留下了比任何物质遗产更珍贵的相濡以沫的精神财富,他们让我真正理解了相濡以沫的含义。所以在我儿子、儿媳的婚礼祝词时,我说了“相濡以沫、牵手一生”,希望于他们能继承家风。
  斗转星移,光阴如箭,如今我已过了古稀之年。最近我生病住院,躺在病床上,父母亲在病房的那一幕又多次浮现在眼前,也许是触景生情,因而动笔写了这篇短文,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相濡以沫、牵手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