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那就是刘度舟老先生写的伤寒论讲稿 这是目前我见过的对伤寒论解释的最好的一份资料 当然,这上面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但仅仅是宗经派的知识角度去评价 为什么说这本书好 因为它不是单纯的解释伤寒论 而是仅仅抓住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八纲来讲 涉及到表一定会引申到里,讲了寒一定会提到热 这就是大师的思维 他不是卖弄什么,而是一种思维习惯 伤寒论这本书非常厉害 这么好的一本书为什么极少人能看懂呢? 因为伤寒论的作者们忽略了基础 因为他们认为那些中医基础知识我们每个学中医的都应该懂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中医基础知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竟然面目全非 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中国几千年来中医人士的努力,中医彻底向西方医学投降 只有极个别的疯子还在默默的坚持,牢牢地撑着那面摇摇欲坠的大旗 扯远了 回来讲基础 伤寒先讲的就是太阳经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就学就兜大圈子 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之为表症 表讲的就是皮肤 一般的中医往往认为表皮就是膀胱经在管 其实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低层次来讲,这个说法是对的 因为简单化了 高层次来讲它又不对,因为皮肤还涉及到别的脏腑 举例: 说某个人发烧感冒了 受到伤寒了 可以说他有了表症 但这里面就涉及到了肺脏、肾脏、膀胱、脾胃等等 感冒了没汗发烧就属于肺寒 感冒有汗就属于肝风 感冒暴聋暴哑就属于肾寒 等等 初学者一看肯定晕菜了 哪里还有学下去的勇气啊 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坚持下去,熬过了那个阶段,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 慢慢的你又会觉得其实挺好玩的 最后你会觉得有那股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霸气 大家都是中医爱好者,自己对照一下看看属于那个阶段 我今天要讲的就很简单易学 先讲:表 表有实就有虚 什么是表实? 肺家受寒,毛孔闭塞就叫表实 道路不通就是有实 我们首先想到了麻黄汤系列 因为麻黄强心,心火自然去克肺,肺热就得开毛孔 那表虚呢? 感冒了,但有汗 这就是表虚了 什么虚了?表阳虚了 其实就是排汗的动力虚了 所以我们就考虑升肝降胆的桂枝汤系列 桂枝升肝,白芍降胆 肝主疏泄 里也分虚和实 里虚:里阳虚了 手脚冰冷,身子骨发冷 这都是里虚的典型症状 是不是得考虑生附子了? 多数是四逆汤加减 里实:里面堵塞了 轻的就是大便不通,小便不通 大便不通又得考虑寒热:难受就是热症,不难受就是寒症 热症就是承气汤系列 寒症就是大黄附子细辛汤 小便不通稍微麻烦一些 肾结石、前列腺还有膀胱有淤血都会导致 这样一画圈,是不是马上清晰了很多? 说完表、里,是不是还得说说半表半里啊? 为什么要说,因为它存在啊 有表有里一定得有他们之间的过度地带 半表半里指的就是少阳 少阳有二: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 看着胆就得想着肝,看着三焦就得想着肾 为什么? 肝胆是表里 三焦寄于肾脏 三焦的毛病多数是肾脏引起的 这是宗经派的知识点 半表半里就是小柴胡:口苦、恶心、肋胁胀满,半表里实小柴胡症状加便秘 这就考虑大柴胡 大小柴胡的区别就是是否涉及到阳明经 这是半表半里 表、里、半表半里都说了,还可能有什么呢? 是不是还有表里同时有问题啊? 表里具实:表实是皮肤毛孔,里实是便秘啊小便不通啊 这还是大柴胡汤的范畴 表里具虚怎么办? 表虚是桂枝汤系列,里虚是四逆汤系列,表里都虚就得根据具体症状以桂枝汤为主力加减生附子硫磺干姜等或者以四逆汤为主力加减桂枝白芍等 这个大圈画完就出来大摸样了 如果你们刚刚入门,把今晚我讲的理解了就已经很厉害了,当然肯定是针对目前的中医学院出来的那些人 因为他们入的门是这个门的对门 脾:五行应土,生金,克水,旺于长夏,应色为黄。脾病则面黄,凡物之黄色者多入脾经,五味应甘,脾有邪则口甜。凡甜味五脏皆补。气应香。应病:凡病闻香气是脾邪也,凡香物能醒脾气。五液为涎,口之痰涎也,涎为脾液,脾气壅滞则多痰涎。五体主肉。凡肉伤则脾伤,脾病则肉重也。所藏为意,精神魂魄之灵,皆合于脾而随心所使,以发之用也。开窍于口。五呋皆变见于口。其华在唇,唇赤脾热,唇白脾寒,唇裂胃有火,唇青黑则脾胃败死。五声应歌。五劳所伤:久坐伤肉。病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五志为思,思过伤脾而气滞,伤脾则不能运化,伤胃则气血不生(此后天受伤)。邪留:于二髀。生:脾病面黄如罗衷雄黄者生。死色,黄如枳实者死。夏季微黄无害,冬春大凶。 肝,属木,生火,克土,应季春,应色青,五味应酸,肝有邪则口酸。凡酸味补肺泻肝。五气应羶,凡病闻如羊羶气是肝邪也。五液为泪。泪为肝液,肝病多泪感风多泪。主筋,凡筋伤则肝伤,肝病则筋疵瘛。所藏为魂。呼吸为魂,魂即气之运乜,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开窍于目,目眶属脾,内眦属心,外眦属心包,白珠属肺,黑珠属肝,瞳仁属肾,目中积水属胆,然合々总为肝窍,肝热则目赤,肝虚则目昏也。肝之余为爪,眉为肝之荣,肝主筋,筋之余为手足指甲,肝气足则指甲厚,肝气虚则指甲薄,肝气热则指甲燥裂,肝寒则甲爪青黑,肝气有余则眉厚,不足则眉疏。肝五气为风,肝病为语,出声为呼。久行伤筋。病机为诸风掉眩。七情为怒,怒过伤肝而气逆。肝有邪气留二腋。肝病面青如苍碧者生,青如草兹者死。春微青无害,夏则大凶。 心:五行属火,克金,四季应夏,五色应红,食物之赤色者多入心,五味应苦,心有邪则口苦,凡苦味补肾泻心,五气为焦,应病凡病觉鼻闻焦气是邪火也,五液应汗,汗为心之液虚则自汗,脾虚则盗汗,汗多则亡阳。五体主脉,凡血伤则心伤,心病则脉枯涩也。所藏为神,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聚五气之灵妙,萃之于心,以为泛应之主。开窍于舌,心受邪则舌大或硬不能转也,舌苔则胃气所变,见胃寒舌苔白而润,大寒则黑而惨,胃热苔黄,大热则焦而裂,苔薄则邪轻,苔厚则邪盛,多属热,亦心大遗于脾胃也。主血应发,血盛则发长美,血少则发黄短,血衰则发落或白,人血枯则发直。五声应言。久视伤血,病机一一诸热疮痒,七情为喜,过喜伤心而神散。过醉伤神。邪气留于肘。五行所生之色一一面赤如缟裏红者生。死色一一赤如衂血者死。季别一一夏色微赤无害,秋大凶。脉象为钩洪大圆转如球也。 肺: 金主治节
下一个是金,涉及到肺,主治节、卫外,首当其冲的就是感冒。一见发烧就物理降温、挂水,咳就镇咳,抑制他咳嗽,正确的治法应该是宣表。同样中医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都用清凉、清热的药治发烧,用润肺的药止咳,这是方向性错误。大部分发烧、感冒咳嗽、流鼻涕都是风寒,不是风热,可以叫风凉、风寒。反正是被风吹到了,受寒、受凉、吹空调了,导致感冒咳嗽,这都当风寒治。不管冬天夏天,只要流清鼻涕,一律按风寒治。风寒应该怎么治啊?解表,不是清热。因为表闭才导致这个热,把表闭解开,热气得散,就正常了。你清热,清来清去,就伤了生机了,就跟挂水一样,天天挂,最后生机受到抑制了,就容易引起其他的病变。 同样咳嗽也不应该镇咳,咳嗽是身体机能的自我反抗,你应该高兴你在咳嗽,如果都不咳嗽了,变成喘了、呼吸困难了,那么你的病就加重了。所以不要去镇咳,要积极地帮助身体去咳嗽,以御病邪,这是正确的。很多去润肺的,更不对了,这时候不需要去润肺,有人咳嗽赶紧去喝枇杷露,当时可能会好点,但是不去根,而且润肺的药都比较粘,会留住病邪,使病迟迟不愈,迁绵不好。就像敌人追上来了,你的战士要用刺刀去拼,你要递给他一把刺刀,而不是一瓢水,你要给他武器,通过咳嗽,把病排出体外。一些人喝了药就剧烈咳嗽,第二天就减轻了,为什么剧烈咳嗽?就是给了他给养、弹药。有人不理解,怪我,怎么吃了药咳嗽这么厉害。我说再吃一副药看看,结果就好了。所以不要怕咳嗽、怕高烧,小孩发得高,说明身体好,老人还发不到呢。转成低烧就坏了,正气弱了。高烧比低烧好,咳嗽比不咳嗽好,这是从病理的角度来说,现在由于发烧感冒咳嗽诱发的病太多了,都是由于误治造成的。 (肺主皮毛,司一身之气。受凉了,身体会自发将汗毛孔收缩以保存身体热能。如果体质强着,可直接将邪气拒之门外。体质弱者,就会进入身体内部,从而出现一些感冒的症状了。收复失地时是有战争的。战争越剧烈,说明我军力量教强,适时帮助我军一把,事半功倍。如果帮助敌军镇压我军,就是引邪深入了。) 肾主闭藏
讲一下肾,肾主闭藏,藏精。闭藏什么呢?都是精华,相当于人的储蓄,储蓄多,什么也不怕,抗打击能力强;要是储蓄少,就慌,有个风吹草动,这个家就受不了。人也是这样,肾藏精,不仅是肾,五脏六腑都有精,能够闭藏的地方都藏着精。所以我们如果肝气受到抑郁、心气不衡、肺气受到打击、脾受到这种毒害和过多食物的负担,那我们的肾精就越来越少,肾精越来越少,你这个人就越来越不鲜亮、不壮实、不精强,人就容易衰老。为什么人会老啊?因为你这个精华都丧失掉了,古人说保精全神,保存人身体的精华。有句话说"山蕴玉而石润",就是山里有玉,这座山就长得很好,玉就是山的精;"水怀珠而川媚",就是水里有宝珠山就动人,水的生态就好。人也是一样,一个单位有那么几个骨干,有他们撑着,单位就不会垮,能人一走,这个单位就不行了。人身亦是,人的精华保护着呢,不只是肾精,它们在小钱匣子里,不要轻易地让它们耗散,同时还要经常往里放,这样人活着才长久、长寿、身体好、说话响、眼睛明亮、记忆力好、感情充沛、精力过人。 精一旦没了人就打蔫了。有些老人突然手脚就不利索了,这就是精在消亡。为什么很多老人能预感到自己什么时候去世啊?就是他觉得某天他不行了,他感觉他体内搁了个钟,感觉到自己各方面都不行了,就感觉自己要离世了。很多老人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走,起码一年内自己走不走都知道。体会精在身体里是否存在,比如人在二十岁和四五十岁,你去回想,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身体下了个台阶,本来能熬夜,现在不能熬夜了,这就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原来觉得身体很有劲,这几天总觉得乏力,这都是精的消亡。每个人身体都有着无价宝贝,就看珍惜不珍惜。很多人都问如何珍惜,天天求健康、求长寿,殊不知这个东西就在你身体里,就看你怎么去保护他。所以古人强调保精全神,的的确确需要每一个人警醒。 肝主生机
咱们从肝说起,肝主生机嘛,非常重要。现在的人肝气虚的太多了。肝有用和体,以前讲过,五脏的体用,一个人长期处在压抑的状态下,自己的志向得不到伸展,他原先的生机会就慢慢地萎缩、卷曲,像顶着大石头一样,在那里打转不走,常年打转,固化、板结,肝气就郁结在那儿了,这是现在的人最常见的。苦恼、迷茫、挫折,这些都导致生机不旺。为什么城里人很少身体好的?一方面他很少体力锻炼,一方面他遇到的这种冲击压力过大,不高兴、不开心,这是现代人碰到的最多的问题。不快乐、生活迷茫,导致肝气不举。短时间还可以,常年的压力就导致肝脾胃受压,向下辐射到肾,向上辐射到肺,甚至心,一行影响四行。咱们说过,人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受影响其他都受影响,只不过程度不一样。肝的生机受到抑制,就是肝硬化、肝癌。中国肝癌特别多,中国人压抑得很厉害,短时间内只是气态上表现出来,长时间肝体就纤维化,因为不调达了,不顺畅了,就结块了,结成实了,慢慢就往肝癌发展了。 肝气一受到抑制,我们知道,肝不能调达,就克脾胃,最后整个气变得很紧急、紧张、不舒畅。脾胃原本是个舒缓的地方,最后脾胃也成了紧急不舒畅。很多慢性萎缩性胃炎,因为心情抑郁,肝气不舒,吃东西也不香。现在的人喜欢奢辣、奢酸、奢刺激,因为他脾胃不开、没味,就要吃点刺激性的。所以这些都是肝郁气滞造成的,胸闷、气短、嗳气、涨肚,都是跟肝气有关。现代人很多病都是肝引起的,有的得肺病的人,别看他肺中长肿瘤,一看舌苔、一摸脉、一看脸色铁青,就是肝病,不是肺。只不过肝气的郁,在肺上表现出来,结了肿瘤。还有很多人生活质量不高,肝气不畅影响了人的封藏能力,自己心情舒畅了,出去锻炼,自然很多症状就消失了。现在人的第一大问题,生机不畅,活着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目标,不知道活着为什么,光为钱了,小苗不长了,不知道往哪边长了,生机受到影响。 肝,属木,生火,克土,应季春,应色青,五味应酸,肝有邪则口酸。凡酸味补肺泻肝。五气应羶,凡病闻如羊羶气是肝邪也。五液为泪。泪为肝液,肝病多泪感风多泪。主筋,凡筋伤则肝伤,肝病则筋疵瘛。所藏为魂。呼吸为魂,魂即气之运乜,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开窍于目,目眶属脾,内眦属心,外眦属心包,白珠属肺,黑珠属肝,瞳仁属肾,目中积水属胆,然合々总为肝窍,肝热则目赤,肝虚则目昏也。肝之余为爪,眉为肝之荣,肝主筋,筋之余为手足指甲,肝气足则指甲厚,肝气虚则指甲薄,肝气热则指甲燥裂,肝寒则甲爪青黑,肝气有余则眉厚,不足则眉疏。肝五气为风,肝病为语,出声为呼。久行伤筋。病机为诸风掉眩。七情为怒,怒过伤肝而气逆。肝有邪气留二腋。肝病面青如苍碧者生,青如草兹者死。春微青无害,夏则大凶。 大千老师:这就很简单,必先把肝胆气升上来,那么下边才有空间,压力才会释放。加上气机自转,如果转不动,你稍微再调一下,提一下嘛,提纲挈領,把肝胆气机升上来,肝胆气机升,肺气就布下了,肺气一布肾得润,肾一得润下焦燥热就得解。所以说大气一转,这个太重要了。你看卡在那儿了,它这个主要原因是肝胆不升,肝胆不升郁在下,现在很多病都是气郁在下导致,生机不长、不旺嘛,火烧烧不上来,都郁在下面、堵在下面,越在下面你的神识就在下面。 如果说把人作一个小天地来看,这个人就始终生活在地下,会有一些邪恶的想法啊、不好的想法啊、猥琐的想法啊,悲观失意、暴躁的想法,都出来了。性情嘛,下边为情,上边为性,大家记住啊,如果长期气郁在下面,这就是情,情欲重。气机搏动上来,神识才能跟着上,神识上来之后在上边,上边为天、为清、为明、为理,上来之后眼前一亮,这个人整个的精神就涣然一新了,这就直接到天上来了。上面主天,中间主人,下边主地,如果长期遏在地下面,就像生活在地狱里,如果说你气高明,为什么儒家讲的高明,就是让人气达于上,在上丹田,人的意志在上丹田活动,人就高明、尊贵、高尚,各方面正向的信心就全都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