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石膏知母**

 11jiuge 2015-08-25
    清热泻火药第一味:石膏
源于《本经》
  《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产乳,金疮。”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
  《疫疹一得》:“石膏性寒,大清胃热;性淡气薄,能解肌热;体沉性降,能泄实热。”
  石膏Gypsum为一种矿石含水硫酸钙(CaSO4·2H2O) 。分布极广,几乎全国各省区皆有蕴藏,主产于湖北、甘肃及四川,以湖北应城产者最佳。全年可挖。研细生用或煅用。
【性味归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本品辛甘大寒,善清气分实热、肺胃实火而除烦渴,兼解肌表之热。肺胃气分实热证,当为首选之品。
【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后外用收湿敛疮。

【应用】
  1.用于温热病气分热证。本品清热泻火,首先是清气分实热。其药性大寒,能外解肌肤之热,内清肺胃之火,有较强的清泄热邪和抑制亢阳的作用,为治疗温热病气分证,症见高热、汗出、心烦、口渴、脉洪大有力等症的要药。该证因温邪内传,里热壅盛而引起壮热不退、心烦口渴。本品善能清泄内入气分的热邪,并抑制亢奋阳气,以收退热、除烦、止渴之效;且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可明显增强清除气分实热的作用,如《伤寒论》白虎汤。温热病又因邪毒内犯所致,再与金银花、连翘等长于治疗温热病的清热解毒药配伍,效果更佳。如热伤气津,烦渴不止者,应与人参、麦门冬等益气、养阴之药同用,祛邪不忘扶正。
  2.用于肺热喘咳证。本品清热泻火,又有清肺热的功效。治疗邪热郁肺,肺气上逆而气急喘促者,因其不具平喘之功,故须配伍麻黄、杏仁等平喘之药,共收清肺平喘之效。治痰热咳嗽者,亦应配伍清肺化痰药,或清肺止咳药。
  3.用于牙龈肿痛等胃热证。本品清热泻火,还有清胃热的的功效。足阳明胃经,多气而多血,胃中积热,循经上攻,易致牙龈红肿疼痛,或牙周出血,甚至腐臭溃烂。治疗此证,常与黄连、升麻等清胃、解毒药同用。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咽肿、口疮及消渴,本品亦可配伍使用。
  4.外用于疮疡不敛。本品煅后研末外用,有收湿敛疮的功效,故可用于疮疡溃烂而不敛、湿疹浸淫及水火烫伤等。可以单用,如与清热解毒药或其他收湿敛疮药同用,更为适宜。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多火煅研末,亦可生用。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参考资料】
  1.本品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其含量不少于95%;并常含粘土、有机物、硫化物及钛、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称 生石膏对发热动物有解热作用,但有的称解热作用并不明显。小剂量可兴奋血管系统,大剂量则抑制。并有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神经应激能力、减轻骨骼肌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胆汁排泄、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抗病毒、抗炎及免疫促进等作用。
  2.寒水石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的天然晶体。性味辛、咸,寒。归心、胃、肾经。功能清热泻火。常用于热病烦渴,癫狂;热毒疮肿,口疮,丹毒烫伤等。煎服,10~15g。脾胃虚寒者忌服。

【临床报道】    
  1. 退热:石膏120g,麻黄、桂枝各3g。研末,1日量,水煎多次分服。(《新中医》1980;(6):28)
  2. 治疗流行性感冒:将生石膏捣烂放入瓷器皿或新药锅内,加入水500ml左右,共煎4次,每次煎煮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药液可以加糖。用量:1岁以上每天200g,1岁以下每天用100g。(《中国农村医学》1982;(6):17)
  3. 治疗牙痛:生石膏45g,细辛4.5g。水煎服。(《山西中医》1986;2(3):29)
  4.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生石膏250g研末,加桐油100ml,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包扎,日换1次。(《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2):23)
  5. 治疗急性肠炎:寒水石、生石膏、滑石各30g。煎两次,将两次煎出药液混合后澄清,分数次饮服。轻者24小时服1剂,腹泻口渴严重者,24小时可服2~3剂。(《江苏中医杂志》1986;7(5):8)
石膏 <wbr>知母**


石膏与知母鉴别

  二者皆性寒、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都能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两者常相须为用。同时,二者皆可用治肺热咳嗽。不同之处在于:
  石膏 ──石膏辛甘大寒, 重在清解,长于清泻肺胃实火。故肺热咳嗽,胃火上炎,头痛,牙龈肿痛多用。煅石膏还有收敛生肌之功,外用与疮疡溃而不敛,湿疹浸淫,水火烫伤等证
  知母 ──苦甘性寒质润,重在清润,偏于滋润肺胃之火燥,并长于滋肾泻火,又能润燥通便。多用于肺燥干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以及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等证。

石膏清热泻火,第一清气分热,它能够用于温热病的气分热证,是治疗温热病气分热证的非常常用的一个药。治疗温热病气分热证的基础方白虎汤就是石膏、知母为主要的药物。它也可以配伍清热解毒的药,比如说银翘白虎汤,加了银花、连翘,也可以治疗温热病的气分热证;有的时候是气分和营血分同时,病在气血两燔,也可以加一些凉血的药。它常常和知母相须为用

第二脏腑热证的清热泻火,包括了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喘。但是石膏本身没有止咳平喘的作用。我们在讲解表药的时候讲麻黄,麻黄不但用于风寒引起的咳喘,肺热壅盛的咳喘,它也能够收到止咳平喘的效果,但是要和清肺热的药配伍共同组成清肺止咳,或者清肺平喘的方,比如说麻杏石甘汤,它与石膏配伍,这个地方石膏主要就是清泄肺热,针对病因病机麻黄缓解咳喘的症状,同时石膏制约麻黄的辛温发汗的对于肺热喘咳不利的这样的一些偏性,或者副作用,儘量少的发生。石膏本身不是止咳平喘药,所以常常配伍麻黄这一类的止咳平喘药,只是麻黄配伍比较多,而且是张仲景的经方。石膏也可以配伍其他的平喘止咳药,用于肺热的咳喘。
清胃热,或者胃火引起的牙龈肿痛这样的一些胃热证。胃火上炎也可以引起头晕头痛,石膏也可以用,但是它的基本的功效就是清胃热。

石膏的清热泻火把它分解以后,就是三个功效,清气分热、清肺热、清胃热,一般它不清心热,也不清肝热,所以归经裡面,主要是肺胃二经。

石膏还能除烦止渴,是清热泻火的附加功效。
本身石膏在临床上应用,它可以缓解口渴症状,但它不是生津药,严格说除烦止渴是它清热泻火的一个间接的效果,通过清热泻火,胸中的热邪消除了,不至于热邪扰心,它不是直接地清心热,止渴应该是一个泻火存阴,去掉了气分的热邪,津液得到了保存,口渴得到了缓解,或者津液恢复了。所以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功效,它是附在清热泻火的附加功效,连带作用。
石膏是一个清热泻火的要药,尤其认为石膏清气分热证的首选药。是治疗温热病气分热证的要药,把它作为白虎汤的君药来对待。

    另外,含结晶水的石膏像那种肌肉的纤维的形状,不好粉碎;石膏在火上直接煅烧,失掉了结晶水,就很容易研成很细的粉末,这种粉末状的石膏吸湿的作用很强,外用就收湿敛疮,主要用于一些皮肤疮疡,分泌物比较多,湿疮、湿疹,不容易癒合,作一个局部的外用药,内服没有这个功效。
    煅石膏有时候还作为一些剧毒的外用药的一个稀释剂,调整它的用量比例,比如我们今后讲升药,升药裡面经常加石膏,石膏在裡面调整那个氧化汞的浓度的。
    石膏一般内服,现在都是生用,在过去常常也煅用,这个在学术上其实一直有争论的,就认为煅了也可以清热泻火。但是目前应用的主流是生用,外用的时候是煅用了,研至粉末。

===========================================
知母
源于《本经》
  《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用药法象》:“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石膏 <wbr>知母**

  《本草纲目》:“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及东北等地。春、秋季均可采挖,除去茎苗和须根晒干为毛知母,剥去外皮晒干者为知母肉。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炒用。本品 又名盐知母。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知母苦寒清泄,多液而润,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阴润燥。凡肺胃肾阴虚火旺之证,均为常用之品。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
  
1. 用于热病烦渴温热病气分热证。本品苦寒清热,甘寒滋润,亦善入肺胃经清热泻火。其清泄气分实热的功效与石膏相似,亦为治疗温热病气分热邪亢盛,高热不退、汗出、心烦、口渴、脉洪大有力等症的要药,并常与石膏相须为用以增效。因其能滋胃阴而生津止渴,故更能缓和热邪伤津之口渴多饮。
  2.用于肺热咳嗽及阴虚燥咳。本品既清肺热,又滋肺阴而除燥热,对于肺热咳嗽,或阴虚肺燥所致的燥热咳嗽,均可使用。治肺热咳嗽,痰黄粘稠;或肺有郁 热,气逆不降而气急作喘者,常与清化热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同用。治肺阴不足而燥热内生,干咳少痰者,常与养阴润燥和化痰止咳药同用。
  3.用于津伤口渴等胃热证。本品苦寒,能清胃火,存津液;其甘寒之性,又可滋养胃阴,生津止渴。故对津伤口渴之证,不论胃火内盛,或阴虚燥热所致者,皆可选用。
治胃中火盛伤津之烦渴,宜与天花粉、葛根、石膏等清胃生津药同用;
治阴虚燥渴有热者,须与生地、麦冬等养阴生津药同用。
胃热所致的头痛、咽肿、牙龈肿痛及肠燥便秘,亦可使用本品。
  4.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虚火亢旺证。本品既滋肾阴,又退虚热,而以降火以坚阴为主。用于肾阴不足,虚火内生,症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遗精等症,须与龟甲、熟地黄等滋补肾阴之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虚寒证不宜;因其性寒滋润,脾虚便溏者尤应忌用。
【参考资料】
  本品主要含有多种知母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皂甙元主要为菝葜皂甙元,另含知母聚糖类、烟酸、鞣质、木脂素类、双苯吡酮类等成分。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 双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及皮肤癣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有调节作用;并有解热、抗炎、利胆、抗肝炎、促进消化、保护心肌、降血糖、抑制血 小板聚集、抗肿瘤、抑制Na-K-ATP酶活性及免疫抑制而不影响细胞活力等作用。

【临床报道】    

 
 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知柏坤草汤(知母、黄柏、牛膝各20g、丹参30~50g,大黄10~15g,益母草50g)(《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3):155)

石膏 <wbr>知母**

知母是一个百合科的草本植物。用的它的根茎,这个根茎是切了片以后的,没有切片以前,就像那种毛毛虫那样子,周围有那种毛状物,那种扁扁的,它的旁边有些长芽,然后长苗,在那个幼芽的时候,就像一种小虫,好像在母体上吸乳一样的,所以这个药的最早叫舐母,好像在舔舐那个母乳一样,后来为了简化字,把它改了,这个已经约定俗成了。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呢?据说是我们中国的还是专门学药的,有的还可能说是博士生,在美国去编了一本《中药学》,有一次三个美国人到我们学校叫我跟他们讲《中药学》,要用他的教科书,在美国出版的,我一看他那个中药书上,还彷照《本草纲目》有一个释名,每个药为什么
这个?知母的释名下面就是know mother,know mother,知道母亲,实际上使人啼笑皆非,地黄,earth yellow,那就黄色的土地,像这一类的例子,这个书裡面应该说是笑话百出。其实他没有知道知母当时怎么来的?它是因为知母这个形状,长的那个芽白的,就像小的昆虫在母亲的母体上舔舐吸乳那么一个状态,这样根据那个形态特徵命名,它演变了以后出现的名称。今后如果同学们要把中药翻译成英语,有很多东西不能望文生义,不能犯那样的一些低级可笑的错误。

知母和石膏非常相似,而且相须为用。它们的不同点如下:
     知母和石膏不同的最大一点,知母多了一个功效,滋阴润燥,严格来讲就是滋阴两个字。知母的滋阴作用于肾,胃和肺三个脏腑。归经,知母多了一个肾经,就是因为它滋阴,包括了滋肾阴在裡面,这个地方它和石膏就不一样。对于肾来讲,知母是滋阴降火,那么是肾阴虚,虚火亢旺,知母表现出来的是退虚热、退虚火,所以阴虚火旺出现了骨蒸潮热、遗精盗汗。就可以用比如说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汤这类退虚热的药。
     对于肾,它是滋阴降火对于胃是生津止渴;对于肺,它才是滋阴润肺,滋润肺燥。但是我们在教科书上,长期以来都是写的滋阴润燥,就把它局限在肺,主要是以肺为主,当然这个燥也可能包括肠燥,可能主要在肺,其次与胃有关,就是忽略了它最主要的是肾,主要在肾的滋阴降火
     由于知母有滋阴这一个功效,对于肺热、肺的咳嗽证、胃的病证当中,不但像石膏一样可以治疗实热的肺热咳嗽,实热的、胃热的胃火牙痛。对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胃阴虚的口渴,或者咽喉牙龈肿痛,知母也能用。

石膏只能治实证,知母对肺胃也能治虚证,另外还能够治疗肾阴虚的阴虚火旺,这是石膏、知母最大的区别

     对于温热病的气分热证,知母可以直接养阴生津。《医宗金鉴》强调知母是白虎汤的君药,就说明白虎汤的适应证,就是温热病的气分热证,也表明从伤寒那个阳明的经证的时候,伤津口渴就是一个很重的症状了,而这个知母直接能够生津止渴
     还有不同点就是石膏外用,能够敛疮生肌,知母没有。

比较这两个药,它们相似的清热泻火,清热泻火的三个方面从功效到应用,不但相似,而且相须为用;
不同的,重点强调知母的滋阴,滋阴是肺胃肾的的虚热证,都可以用。所以知母的应用二,不但用于肺热咳嗽,还可以用于阴虚燥咳,阴虚燥咳就是滋阴润肺。三,用于津伤的口渴,胃热证。石膏是用于实证,知母是虚实都用。肾阴虚引起虚火亢旺,就是知母的,对于肾,石膏外用就是比较次要了。

因为知母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所以使用注意当中,便溏腹泻的,就更不能用。便溏腹泻石膏能不能用?原则上也不能用,它是虚寒证,知母更不能用,它不但是一般的清热药,而且还滋腻的,还能够润肠通便。

关于滋阴的问题最后讲到补阴药的时候再讲,在《中药学》当中是一个很複杂的功效,我们要学的滋阴在我们书上,不同的药物来源于不同的理论。知母的滋阴,包括过去有的书上认为黄柏、苦参也能滋阴,它来源于一个特殊的理论;熟地、枸杞子这些的滋阴又来源于另外一种理论;沙参、麦冬那些滋阴又来源于第三种不同的理论。
三个理论体系造成了滋阴的术语在中药裡面非常溷乱,有很多矛盾的现象。严格地讲,滋阴主要是指的补阴的清补药,它的作用叫做滋阴(最好没副作用或有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