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需要良好的互动

 昵称2040955 2015-08-26

教育需要良好的互动



教育需要良好的互动

    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朋友孩子的婚礼,在婚礼现场,主持人问: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的朋友和她的爱人齐声说:做父母最难!当时我流泪了,一方面道出了父母的心声,同时我也联想到当老师不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和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老师希望学生成为国家栋梁。可孩子不一定随我们的愿,有时甚至背道而驰。父母、老师再精心的设计,再耐心的工作,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因为人在变,孩子也是在迂回中成长,教育过程中的冲突、矛盾和挫折在所难免,这就给教育者提出了一个需要不断反思的问题,怎么让我们的教育能如愿以偿?良好互动才能如愿以偿。

首先,教育者要激发受教育者优势。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实现愿景的工具,教师要因材施教。教育者制定的目标要适合孩子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促进潜能发展。管理学中提到短板理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教育者也是用短板理论把教育重点放在增加短板的长度上,其实一个水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直径大小。教育者要激发和鼓励孩子发现并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这样孩子发挥优势的同时增强了自我发展的信心,缺点也会逐渐克服,孩子内心的希望和动力促使教育者的愿望和目标得以实现,良好的互动促成了有效的教育。

其次教育者的态度方法影响教育效果。我作为母亲和教师,“教育”对我来说是一个关注的热词。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教育者的举止言谈、态度方法对受教育者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常用否定或命令,惩罚和制裁方法,受教育者就会出现服从或抗拒的行为。服从、抗拒都不是好现象。长期的服从就会使人丧失自我,这样一个生命就会失去生机,出现不健全的人格。当出现抗拒时,必然会出现冲突和矛盾,教育的美好愿望就会化作一江春水。当我们用尊重、信任的态度与民主的方法时,你就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平等的与他相处,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融洽了,甚至会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教育者的愿望就会转化成孩子自觉自愿的行为,教育者交办的任务他就会心悦诚服地完成,良好互动出现了,我们就有望唱响胜利的凯歌了。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事,需要良好互动。互动不出现怎么办?用爱化解。什么是爱?爱就是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一次跟儿子聊天,儿子说:我现在的老师学识水平都很高,但我觉得他们讲课缺乏激情,不像我以前遇到的那些名师。我说比如?他说比如我们的王老师,你看她外表温柔平静,儿子说我也表达不好,我这个人凭直觉,我觉得她讲起课来胸中有一团火。我想儿子说的一团火,应该是爱吧。作为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有爱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有了爱,我们才会在孩子遇到失败、倒退,出现逆反时,不会轻蔑与敌视,而是能够宽容和乐观的期待。才能在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继续保持良好互动,从而使我们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