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临床医案风湿

 钟家台 2015-08-26

名医临床医案风湿

患了风湿请不要害怕 

1、热痹化火津,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止痛。选用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以犀角,黄连,桅子清热凉血解毒;茵陈,清热利湿,升麻疏散风热,加强犀,桅,连的解毒能力。若湿热下注,宜白虎加苍术汤,加苡仁,海桐皮,防已,萆等。

2、风寒痛痹:由表虚风寒外侵,宜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一般症状都是疼痛剧烈遇冷加重的痛痹。须辛散温通,逐风邪,除寒湿,如麻黄,附子,细卒是不可少之药,用川午,萆辛散温通。

3、着痹:即是湿偏胜,痹痛固着不动,有肿胀状态,肌肤麻木不仁,手足笨重,活动不便,久则关节变形,或肌肉瘦减,苔白腻,脉濡缓。宜利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用苡薏仁汤加减主之。苡仁,川芎,麻黄,桂枝,羌活,防风,鸟头,苍术,甘草,生姜,水煎服。

如气虚须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

4、风重于湿之痹;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痛无定处,全身关节游痛,并有或寒或热之象,脉浮,苔薄白或腻,治宜祛风通络,佐以散寒利湿。防风,桑枝,独活,海桐皮,秦艽,灵仙,鸡血藤。

5、肝肾阳虚之痹: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型,肌肉消瘦,怕冷喜暖,腰膝酸软,舌淡或暗淡,体胖,苔薄白或腻,脉沉细宜温补肝肾。

6、肝肾虚弱之痹:关节肌肉疼痛,肿大变型,屈伸不利,关节局部发热,五心烦热,或时有烦躁,口干不欲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脉弦细数。宜补肝肾。

肝虚腿痛,左部脉微弱者,以曲直汤治之。

肝肾虚弱须因症加入所需之药。

热重于湿者:用水牛角,玄参,丹参,生地,木通,苡仁,白茅根等。

湿重于热者:用生苡仁,赤小豆,汉防已,藿香,牛七,地龙等。

寒湿胜者:用独活,苍术,防风,麻黄,细辛,附子,羌活,桂枝等。

风湿胜者:用独活,桑寄生,海桐皮,秦芄,灵仙,羌活,青风藤等。

瘀血痹阻者:用桃仁,乳香,没药,地龙,赤芍,穿山甲,全蝎,蜈蚣等。

痛甚偏寒者:用附子,细辛,鸟头

痛甚偏热者:用马钱子,白芍,忍冬藤,白茅根。

7、气血不足之痹痛:关节肌肉疼痛,酸楚不适屈伸不利或挛急,关节肿大变型,或肌肉萎缩或麻木,气短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苔薄白,脉沉细。宜益气养血。

8、脾胃虚弱之痹症:关节肌肉肿胀疼痛,全身乏力,四肢困倦,纳少或肢体浮肿或食后腹胀,便溏或大便干燥,脉沉弱无力。宜健脾益气,化湿和中。

治腿痛,腰痛因气虚者亦治臂痛,健运汤主之。

治腿痛,腰痛饮食减少者,振中汤主之。

9,肝肾虚者,风寒内侵,筋骨软无力疼痛,宜强筋骨之药物,如桑寄生,川断,杜仲,狗脊,枸杞等。或用独活寄生汤治之。有久寒者宜加吴茱萸,生姜以祛寒。

10,祛痰法治痹症: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常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脉骨皮肉,形成多种病症,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若痰阻筋脉,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效,引起肢体疼痛麻木,甚至半身不遂。痰阻经络也是形成痹症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肥人多痰,更易出现痰阻经络之象,因而对此类痹症以祛痰为主,如二陈汤,温胆汤之类,再配以行气通络之品,使气运行,经络畅通,通则不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即对风寒湿邪所至之痹症,如过于肥胖之体,或见脘腹闷,关节肿痛,舌苔滑腻等症者,佐以祛痰之药,才会有良好作用。

中医对痹症(风湿病)之分症论治,在病因与病理上是正确的,但有些痹病按症施治难以取效。我在治疗痹症临床中细心体验那些名医的治风大法,贵徐不贵骤,痛不通,通不痛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同时还须结合现代医学新成果,如颈椎,腰椎增生,或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痹;有骨刺引发双足跟疼痛不能步行;有风湿进入心脏的风心病;有尿酸过多或尿酸结石痹阻筋络而引发痛风;有因肾阴虚虚火致筋骨痹阻气血正常运行的类风湿;有因阴虚阳亢形成既高血压又有痹症。若有上述病因而成痹者乃为顽痹。因此在治疗痹症的用药须进行精选疏风化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化痰祛瘀,滋阴泻火,活血养血,化增生,化尿酸等有显效之中草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