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与现实都有着数不清的模糊景象

 真友书屋 2015-08-27

中国南方的鸦片吸食者(赖阿芳摄于19世纪80年代)


蓝诗玲(Julia Lovell),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出版数种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著作,且以英文翻译了鲁迅、张爱玲、朱文、韩少功、阎连科等作家的部分作品;现正致力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全球史,并重译《西游记》(节译本)。


今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75周年。英国学者、新锐汉学家蓝诗玲的《鸦片战争》最近由新星出版社引进。这部书被认为是“第一部同时以中英两国为大背景的鸦片战争著作”。


《鸦片战争》书中,蓝诗玲跨出地域限制,挖掘中英文原始史料,试图还原当时中英双方的表现,并为一些历史人物形象去脸谱化,最重要的是,她还往后记述了中英两国人民对此战争复杂的历史记忆。


感谢蓝诗玲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这篇采访整理稿在2015年7月26日发表于《深圳晚报》,题目为《在英国专业学术圈之外,鸦片战争极少为人知晓》,发表时有删节。为了让读者了解到更多书背后的故事,我们奉上采访全文。



蓝诗玲


在中国历史课程中了解到鸦片战争


Q:您对鸦片战争的关注是否最初起源于您在南京大学做交换生期间?


A:不错,我在本科中国历史课程中已经了解到了鸦片战争;我非常幸运的是在大学里遇到出色的讲授中国历史的老师。但是,在1997年去了南京,也正是香港回归的时候,这才让我恰当地理解到鸦片战争对于广大中国人民认识近代史的重要性。我的这本书最初的名字叫《鸦片战争及其后来命运》(The Opium War and Its Afterlives)。一开始设想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特别有兴趣的不仅仅是战争本身的悲剧,还有鸦片战争的记忆对于过去175年里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影响。

Q:被大多中国人认为是民族英雄的林则徐和鸦片贸易祸首的义律,真实形象如何?


A:让我解释清楚:林则徐是一位卓越的人物,具有非凡的道德力量,正直诚实。但是皇帝交给他一件棘手的任务,而这任务的复杂性超过了林在此前所有工作中遭遇到的。我想,如同茅海建一样,我仍将证明,林则徐具有他的优势,而他不是绝无过错的。


又如义律,我理解众多中国历史学者和读者将他看成恶棍、挑起鸦片战争的责任者的缘由。但是,除了他在中国任职所遭遇的困难而外,我想呈现出他性格和行为中的复杂性、矛盾性及其模糊性(一个奇怪的事实是,他憎恶鸦片贸易,但他最终鼓吹战争以保护此贸易)。



蓝诗玲在香港书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未经英国议会同意


Q:您提到写作这本书改变了您对中国的偏见,那么对英国的想法有变化么?


A:我感到吃惊的是,在19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期间的英国,有那么多反对鸦片贸易及两次鸦片战争的声音。毫无疑问,这令我倍感震惊:尽管国会并没有同意帕麦斯顿对中国再次发动战争的提议,但是政府依然在展开战争。


我同时感到吃惊的是,鸦片战争在英国专业学术圈之外极少为人所知晓。那么,任何学习中国历史的人都明白这些事件的重要性,但是更为广阔的大众群体却对这些战争知之甚少。


Q:作为对中国现代史颇有研究的英国人,书写鸦片战争时您如何保持中立、客观?


A: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若要保持平静和中立,那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重大事件都那么令人震惊:英国为了维护某种上瘾麻醉剂的非法贸易发动了两次战争;同时,如我在上面提到的,第二次战争是在未经议会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我写作此书的过程中,我对英国政客、军人、商人的虚伪和贪婪极其不满。在我的叙述中,我试图尽可能地展现出更多的原始资料:我尽我所能地将这段历史中更多的声音展现出来,这样的话读者便可以自己判断他们读到的这些人的动机和品德。



蓝诗玲与莫言


Q:您还翻译了鲁迅、张爱玲、朱文、韩少功、阎连科的作品,您如何评价?这些作品在英国读者中有何反应?


A:我非常幸运,有机会翻译了二十世纪的各类中国作家,从“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的鲁迅,到当代叛逆者朱文。我喜欢韩少功关于湖南和历史的故事,张爱玲的那些描写细致又富修饰的散文,阎连科的黑色幽默。我从2000年开始翻译,那时候,我见到中国作家作品不断被好些人翻译成英文的增长趋势,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令人鼓舞的。我只是这个过程中一小分子。但是我强烈地感受到,文学翻译能在增进英语国家的人民了解中国的多样性、复杂性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阅读一位独立作家的作品,你就是遇到了这位个体对于他或她所处社会而绘制出的带有个人色彩的写生图景。如果在像英国这样的国家里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同时期的中国在观念、意见、经验等方面的多样性,那文学阅读是至关重要的。



《鸦片战争》

作者: 蓝诗玲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译者: 刘悦斌

出版年: 2015-7-1

页数: 532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3318020


本书首先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详细还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种种历史细节,深度描写了战争前后中英双方的戏剧化场景。对于大量事件、人物的描摹,显示出此次大战在两国内部都存在着的矛盾与复杂。另外,本书还以鸦片战争事件为中心,分析了中西方世界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对于与此次大战相关联话题的不同叙述、历史记忆,进而说明种种因狭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