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历史上谁的谥号最长?

 江山携手 2015-08-27

历史上谁的谥号最长?

“谥号”指的是人死后,他的子孙和后人依据他的生前德行和事迹,给予的一种寓有褒贬之义的称号。立谥的宗旨在于“惩恶劝善”。谥号并非帝王所专有,先秦的诸侯、卿大夫,后世的高官显宦、名儒学者,死后都有资格得到谥号。

立谥制度的产生,传统的说法是西周初期,这就是战国与秦汉之际形成的“周公制谥”说。此说最早出现于先秦古籍《逸周书》中的《谥法解》,其中写道:“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此说为秦汉之后的历代人所袭用,几成公论。但近人王国维却推翻此说,他考释金文,发现周成王、周穆王生前就被称为“成王”“穆王”的史料多例,据此断定,立谥制度当始于周恭王、周懿王之后,恭王、懿王是西周第六代和第七代君主,恰值西周中期。此说已基本上被史学界所接受。

立谥制度形成于西周中期,此后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皆普遍实行。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后,他下令废除谥法,不立谥号。到西汉灭秦之后,又重新恢复谥号、谥法,此后直到清朝灭亡,历朝历代皆行之不辍。

立谥的对象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有周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以及他们的王后、夫人。汉朝则规定除帝王、后妃外,生前被封为列侯者,死后才有得谥的资格。这一规定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袭,直至清末。

皇帝的谥号由礼官议定,在嗣位皇帝的参加下,由朝廷最尊大臣在圜丘祭天仪式上称天给谥。官员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官员死后,由其子孙或佐僚整理出反映死者一生事迹的“行状”,提出赐谥的请求,皇帝同意后,即由礼官拟出谥号,报经皇帝批准,再派专员参加丧礼,宣读朝廷的诔策(祭文、悼词),公布谥号。这就是立谥、赐谥的过程。

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的行迹,由后人予以评价、褒贬而追认的称号,故有褒扬与贬抑之分,大体分三类,即:美、平、恶。美谥是褒的,恶谥是贬的,平谥是怜的。属于美谥的如文、武、昭、景、明、穆、桓、贞、惠、孝、纯等等;属于恶谥如暴、昏、炀、厉等等;属于平谥的如怀、悼、哀、闵、殇等等。孟子曾说过:“(国君)暴其民甚,则身死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孟子·离娄上》)他断定,幽、厉这类谥号都是给暴君虐主的恶谥。一些冲龄即位、不幸夭折的帝王,后人常常给予殇、哀、悼之类的谥号,以表示对死者的同情和哀怜。对于每一个具体谥号的涵义,《逸周书·谥法解》都作了明确规定,如:“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厚曰文,勤学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慜民惠礼曰文,锡(通赐)民爵位曰文”等等。《逸周书》中的《谥法解》成书于战国时期,其后的历代王朝对各种谥号的涵义又往往作了一些补充。对各种谥号的涵义都作出明确规定,目的只有一个,即:把人们的行为统统纳入封建道德的规范,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不敢越“礼”一步。

人们为死者立谥,就是将死者的生前行迹与《谥法解》之类书籍中所确定的谥号的涵义相对照,采取“对号入座”的原则,从中找打一个最准确的谥号。其实,这不过是一个笼统的、貌似公正的原则,一旦实践起来,就决不是公正无私的了。试想,有哪一位嗣位的新君肯给故世的老子加一个恶谥?实际上,帝王的谥号几乎全是美谥,只有少数亡国之君,由取而代之的异性帝王做主,才给他立一个恶谥。如被绞死的亡国之君杨广,就得了一个“炀帝”的恶谥。鉴于上述情况,到了北宋时,朝廷就作了明文规定:对死者只立美谥、平谥,不再立恶谥。

谥号的字数,通常多用一个字。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桓王、齐桓公、晋文公、周穆王、秦穆公、周庄王(中间那个字就是谥号)。也有两个字、三个字的,如周威烈王、赵孝成王、楚考烈王、赵惠文王等等。从西汉惠帝以后,皇帝的谥号中都会加一个“孝”字,作为谥号中必有的一个字,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等。汉朝以后的朝代也普遍如此。这是由于皇帝提倡治国立家“以孝为本”的缘故。

从唐朝武则天以后,开始实行对皇帝“上尊号”制度,还实行对已故皇帝追加尊号的制度,结果使谥号越拉越长。历史上最长的谥号,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多达二十五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皇帝二字不是谥号)。连慈禧太后都得了个十九字长的美谥。谥号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