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文人最高的谥号是“文正”,为什么千百年来只有26人有幸获得

 yanangw123 2022-12-08 发布于陕西

记得上学时一次期末考试,有这样一道语文试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 那篇文章,作者是谁 ”。

我填写的答案是:“出自《岳阳楼记》,作者范文正”。等卷子发下来,见“范文正”上面被老师用红笔打了个大大的八叉,还扣了1分。

文章图片1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

我心里不服,便去找老师,用指头指着课本下面的注释小字,一字一顿地念道:“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念完后,便盯着老师的眼睛说:“范仲淹,也叫范文正。”

老师仰着头,想了一会儿说道:“考试得按规定的标准来!标准答案是要求回答作者的姓名。”顿了顿,又说:“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不是名字。”

那么,什么是谥号呢?老师说的到底对不对?谥号是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呢?

什么是谥号

谥,读作shì(音同“是”),《尔雅·释诂》:“谥,静也。”疏:“人死将葬,诔列其行而作之也。”

诔,读作lěi(音同“垒”),本义是对死者生前事迹用文字进行叙述,以表示哀悼,即今之致悼辞。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人死则静,在下葬之前,要用文辞来列叙死者的生平事迹,并且赞美其德行。

文章图片2

古代书法:谥

《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车马服饰,是地位的表现。所以,品行高尚的人就得到大名号,品行低下的就得到小名号。

由此看来,所谓谥号,就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进行评定褒贬,而给予的一种特殊称号。

文章图片3

西周青铜器

大凡一个人服务于社会,总有种种行迹。在他死后,凭他一生的事迹,好的,予以褒扬;恶的,予以贬责,这就是谥,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盖棺定论”。

谥号产生于何时,目前在学术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谥号产生于西周初年。

《礼记·檀弓上》:“死谥,周道也。”

《通志·谥略·序论一》:“古无谥,谥起于周人。”

《谷梁传·桓公十八年》范宁注:“昔武王崩,周公制谥法。”

文章图片4

西周青铜方鼎

西周初期,天子为追美先人而赠予其讳称,这种讳称,即为谥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法制度,这就是所谓的“谥法”,亦即评定谥号的一套法则标准。

那么,这种谥法如何具体操作呢?其作用和目的又是什么呢?

谥号如何拟定

谥号既以一个人的“行之迹”作为评判标准,那么必然会有高下之分。因为人的一生,行事有好有坏,也有一般,故谥号用字也就区分为美、恶、平三类。

文章图片5

春秋战国时期车马人物浮雕画

所谓美谥,就是褒扬死者功德的谥号,如“文、武、庄、成、穆、元、宣、桓、襄、忠、明”等字皆为美谥,林林总总,大概有100多种。

历代帝王的谥号多为美谥,不管是明王圣主,还是无道昏君,即便是像“昏愚不辨菽麦” “问饥民何不食肉糜”那样浑噩无能的晋惠帝,死后的谥号也是“惠”字。“惠”是个好词儿,《周公谥法》解:“柔资慈民,爱民好与曰惠。”

又如明熹宗朱由校,昏庸无能,沉湎酒色,使国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的谥号一大串,都是好听的字儿:“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文章图片6

连环画: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所谓恶谥,就是贬斥死者劣迹恶行的谥号,如“灵、厉、戾、丑、幽、炀、缪”等字皆为恶谥。

历史上最早被谥以恶谥的,是周厉王和他的孙子周幽王。这祖孙二人,一个“暴戾寡恩,动静无常”,一个“沉湎酒色,荒淫无耻”;一个激起国人暴动,被迫出逃,一个被犬戎所杀,致使西周灭亡。

故孟子说:“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是说像他们俩这样残暴地对待百姓,就会导致自己被杀、国家灭亡;即使恶行不太过分,也会使自己和国家陷于危亡之中,这就是死后被谥为'幽’'厉’的原因。即使是后代子孙都孝顺仁慈,这种恶谥经百世之后也无法更改。

文章图片7

插画

所谓平谥,既非表彰,也非贬斥,只是客观地叙述境遇。例如死者遭遇不幸,或登位不就即夭折,或被害,就给予“哀、愍(闵)、怀、殇、伤、悼”等平谥。

如鲁庄公的儿子启方,即位时不足8岁,16个月以后便被他的叔父,也就是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中的庆父杀死,按照谥法,“在国遭难曰闵”,谥为闵公。

又如,东汉刘隆在位一年,寿2岁而崩,按照谥法,“短折不成曰殇”,谥为“殇帝”。

哪些人才能获得谥号

谥号无论褒贬,皆为国家荣典,有名额的限制与资格的审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必须是高官厚禄者有资格得谥,比如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士大夫等,是为官谥。官谥由于是朝廷赠予,更为社会所认可。

比如,《唐六典》规定:“诸职事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身亡者,佐吏录行状申考功,考功责历任勘校,下太常寺拟谥。讫,复申考功于都堂,集省内官仪定,然后奏闻,赠官同职事。”

文章图片8

唐朝官员

你看,这一整套规定多严密。首先必须是担任实职的三品以上,或担任闲职的二品以上的官员,方有得谥资格,同时还得经过考功司、太常寺、都堂等一系列有关部门的资格审查、档案查对、讨论拟定、复审上报,最后奏请皇帝批准。

正因为谥法制度是一种国家礼法政治制度,所以追赠谥号往往会被朝廷严格掌控,历史上多有请谥不予的案例。

鲁迅先生《买〈小学大全〉记》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这年三月,乾隆行经保定,尹嘉铨便使儿子送了一本奏章,为他的父亲请谥,朱批是'与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此奏本当交部治罪,念汝为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逭矣!’”

尹嘉铨官至大理寺卿,正三品,是中央审判机关的主管长官,且在文教上得到过乾隆的嘉许。但是赠谥乃是国家的礼法制度,乾隆是不会随便赠予臣下的。

文章图片9

水墨插画:诗人陶渊明

在有些朝代,少数声望崇高的文人或者隐士,也可以获得谥号,但这种谥号是由其亲友、门生或故交所赠,国家是不承认的,所以叫私谥。

比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只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后辞官归隐,耕耘于田间,赋诗于清流,在穷困潦倒中终其一生。其友颜延之为其作《陶征士诔》,私谥其为“靖节征士”。

另外,还有一些得谥的情况比较乱,比如皇亲国戚,乃至皇帝奶娘的丈夫之类也能得谥。据《元史》载,元英宗奶娘的丈夫阿来被封为定襄王,赐谥“忠敏”;元敏宗奶娘的丈夫斡罗思被封为云国公,赐谥“忠懿”,连他的儿子琐乃,也得了个“贞闵”的谥号。

文章图片10

《二十四史》书柜

至于方士道士、宦官子弟得谥者,史书也时有所载。这一来,就把崇为国家荣典的谥号搞乱了,严重影响了谥法制度的公信力。

为什么要立谥

立谥制度始行于西周,终止于清末,延续了将近三千年(其间,唯秦朝废止不行),是我国古代以宗法为核心的“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被视为“国之大典”。

那么,周人为什么要实行立谥制度呢?

文章图片11

《二十四史》书柜

南宋郑樵《通志·总序》这样解释道:“周人以讳事神,谥法之所由起也。”“名乃生者之辩,谥乃死者之辩”“有讳则有谥,无讳则无谥”。

郑樵认为,最初西周立谥,其根源是因为“周人以讳事神”,换言之,周人立谥的目的是为了避讳已故君王的姓名,以示“尊祖敬宗”,故以谥易名,死后称谥。

再后来,大致到了战国时期,有人伪托周公,写了一本《周公谥法》,借助周公的威望,将周人讳名立谥以“尊祖敬宗”的宗旨,改变为“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的理论和制度,借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

文章图片12

《逸周书》

正如古人所言:“盖迹其事业邪正而褒贬之,举一字可使贤不肖皆劝”,是说这种根据死者一生是非功过而给予的总结性称谓的谥号,既是对死者的慰藉或谴责,也是对生者的一次封建礼法教育,它可以使活着的人闻美谥而钦慕,人心向善;睹恶谥而惧怕,不敢作恶。

再后来,特别是到了汉代以后,人们更是把它作为“国之大典”,认认真真地实行起来了,并且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意图,以及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不断地对它加以改造和发展,使谥法越来越严密,也越来越繁琐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生前身后名”,对于一个封建士大夫来说,是地位与荣誉的象征。所得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谥号,这对他们来说,实在关系重大,虽然死后是不知道了,但生前则是念念不忘的。

文章图片13

《二十四史》书柜

《左传·文公元年》记载了这样一个史事:“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

是说,楚王熊恽的长子商臣(即楚穆王)在太傅潘崇的策划下,阴谋篡夺王位。当王宫被包围时,楚王请求等熊掌煮熟吃了后再去死,商臣不答应。十八日,楚王上吊而死。商臣给他父亲的谥号称为“灵”,楚王死不瞑目;后来改谥为“成”,才闭上眼睛。一字之差,对这位倒霉的楚王来说,关系到对他一生行状的评估,可见意义何等重大。

谁能够成为“文正”公

谥号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等级,就拿“文正”这个谥号来说,从明武宗正德(1506)年间开始,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能谥“文”,其他途径在出身的官员均不予。这一来 ,“文”谥就十分珍贵了,是第一谥,很难得到。

文正这个谥号在唐代作“文贞”,到了宋仁宗执政时,鉴于仁宗的名字叫赵祯,为了避皇帝名讳,遂将文贞改为文正。

文章图片14

司马光画像

“文正”被人们视作极美之谥,是在宋代以后。司马光说:“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经司马光这么一鼓吹,“文正”一谥,正式被人们认可为称赞人臣极美的谥号,是古代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正因为“文正”这个谥号等级最高,所以皇帝的手捏得特别紧,轻易不许人。宋人费衮《梁溪漫志·文正谥》条指出:“谥之美者,极于'文正’,司马温公尝言之而身得之。国朝以来得此谥者惟公与王沂公(即沂国公王曾)、范希文(指范仲淹)而已。”

“文正”谥号作为封建王朝的一种重要社会舆论,是对文人出身的官员的最高评价和最大褒奖,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作用。所以,凡是能够博得“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都是当时朝廷高度认可和文人交相赞誉的国之重臣。

文章图片15

范仲淹画像

比如,以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垂范后世的范仲淹,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又是蜚声文坛的文学家,其为政清廉,刚直不阿,官至参知政事,遗作《范文正公集》享誉后世。

有唐一代,先后有魏征、陆象先、宋璟、张说等4人荣膺“文贞”谥号。之后,历宋、元、明、清四朝,获赠“文正”谥号这一盛誉,共有26位。

其中,宋代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等9人;元代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等5人;明代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等4人;清代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等8人。

文章图片16

左宗棠画像

有清一朝,功勋卓著的张之洞,得知曾国藩死后谥号“文正”,非常不服气,愤愤然道:“如涤生(曾国藩字涤生)者,也能谥'文正’,那我又该得谥如何?”岂料自己死后,仅得谥“文襄”,不但远比不上曾国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鸿章的“文忠”还差了好几级。

晚晴名臣左宗棠,原是举人出身,担心死后得不到“文”字谥,当时他在前线领兵作战,战争正激烈时,却突然上书朝廷,要辞职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会试)。

大敌当前,临阵撂挑子,这还了得!慈禧赶紧下旨赐他同进士出身,后又加东阁大学士衔。左宗棠死后,果然得谥“文襄”。(张文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