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你晒课没有啊?

 昵称2040955 2015-08-28

今天你晒课没有啊?




 

湛江市2015年度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国家及广东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要求,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标

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和《广东省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方案》,通过活动促进湛江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学校校本资源库建设,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资源开展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2015年度活动目标如下:

(一)全市组织不少于1.5万名教师(约占全市中小学教师数20%,其中赤坎700,霞山1100、坡头700、麻章470、遂溪1900、徐闻1400、廉江3000、雷州3000、吴川2000、开发区470,市直学校(全部教师)在国家和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晒课”,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形成“人人用资源、课课有案例”的局面。

(二)积极参与省建设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名师课程资源体系,小学和初中各学科30%以上的课程教材配有“同步名师课堂”,初步实现“一课一名师”,重点配置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课程。

(三)湛江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试点学校结合校本资源库建设开展活动(具体方法另文通知),要求所有教师参加网上“晒课”,至少推送5节优课参评,所管辖的农村教学点至少有两名教师参加网上“晒课”。其他农村学校、教学点各学科至少有一名骨干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初步建设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队伍。

到2016年,参与网上“晒课”的教师比例达到60%,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参与网上“晒课”的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小学和初中课程教材“同步名师课堂”资源覆盖率达100%。所有被湛江市评为“优课”、“名师课堂”将在湛江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推广应用。

二、活动方式

(一)“优课”评选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优课”评选的方式和要求如下: 

1.评选方式

(1)网上“晒课”

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名注册,提交“晒课”相关材料,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

(2)“优课”评选

在网上“晒课”的基础上,采取县(市、区)、地级市和省三级评选的方式,对年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资源开展逐级评选、推荐。2015年,各县(市、区)教育局推荐到湛江市参加评审的“优课”数要不少于40节(其中农村、教学点推荐的“优课”数量不少于30%),各市直属中小学推荐到参加湛江市评审的“优课”数要不少于10节。经湛江市评后择优推荐200节报广东省教育厅,参加省和国家“优课”评比。为鼓励广泛参与,原则上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版本每堂课推荐1个“优课”参与推荐评选,同一教师原则上只推荐1个“优课”。

2.内容与技术要求

内容须符合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一节“优课”包括:

(1)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环节与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有关教与学的设计。

(2)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包括用于教学的课件、学习资源(或资源链接)等。

(3)课堂实录(可选,参加“优课”评比的必须有课堂实录):录制课堂教学完整过程或教学主要环节的视频。课堂实录要采用流媒体格式(详细参数见网上平台提示)进行压缩,过程完整,画面清晰。

(4)评测练习:用于学生课前预习的诊断题、课堂效果检测的练习题,或者课后学生拓展延伸的练习题。

(二)“同步名师课堂”评选

1.评选方式

由省、市级中小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省、市两级名师,新一轮“百千万培养工程”教育专家和名教师培养对象以及教研员牵头,组建由学科骨干教师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比较高的骨干教师所组成的团队,围绕课程教材知识点,优先考虑我市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课程,以册为单位建设系列的“同步名师课堂”资源(如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参加评选。“同步名师课堂”可直接参加省级“优课”评比。

2.内容与技术要求

内容须符合2011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一节“同步名师课堂”的内容包括:

(1)微课:本课知识点教学的微视频。微课要具有教学的情境性和完整性,注重问题引导、思维培养和学生参与感设计。

(2)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环节与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有关教与学的设计。

(3)课件及相关资源:包括用于教学的课件、学习资源(或资源链接)等。

(4)课堂实录(可选,参加“优课”评选的必须有课堂实录):录制课堂教学完整过程或教学主要环节的视频。课堂实录要采用流媒体格式(详细参数见网上平台提示)进行压缩,过程完整,画面清晰。

(5)练习与测评:用于学生课前预习的诊断题、课堂效果检测的练习题,或者课后学生拓展延伸的练习题。

每一册的“同步名师课堂”资源,其中由省、市级中小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省、市两级名师,新一轮“百千万培养工程”教育专家和名教师培养对象等执教的课不少于50%。

(三)活动平台

我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主要依托“广东教育视频网”(网址:http://www.)进行网上“晒课”、“优课”评选、“名师课堂”评选和网上教研。教师们登录www.,使用账号:姓名(中文)+身份证号码后6位(系统已有全省教师数据,无需注册),密码为:888888(登录后请立即修改密码),上传资源进行“晒课”和评选活动,无需在国家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重复注册和上传资源,由“广东教育视频网”直接对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广大教师访问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浏览和借鉴其他省、市的“晒课”和“优课”。

登录www.进行“晒课”,“微课”、“课堂实录”制作办法见www.“教育信息化专栏”。

在注册和活动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通过本次活动Q群或电话向市、县(市、区)教育局教研、电教部门联系解决。

三、活动范围

网上“晒课”、“优课”评选:面向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包括教学点、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和普通高中等),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均可参加。

“同步名师课堂”评选: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省、市两级名师、新一轮“百千万培养工程”教育专家、名教师培养对象以及教研员所组建的教师团队等。

四、活动时间安排

(一)活动安排和培训。2015年3月份,对活动进行布置,进行“优课”、“同步名师课堂”设计培训,教研员和技术人员培训。

(二)晒课和优课评选。2015年4-5月,组织教师网上“晒课”,教学指导、案例提炼与修改,进行“优课”制作,各县(市、区)、市直属学校于5月上旬前完成“优课”评选并向市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于5月中旬组织专家进行选优和报送给省。优课评价标准见附件。

(三)优课推广应用。2015年6-8月,通报获奖作品,将“优课”、“名师同步课堂”并入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展播和推广应用。

五、组织保障

参照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安排,此项活动由市教育局主办,市教育装备中心具体实施,市教育研究室负责教学应用指导、案例提炼和组织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充分整合师资管理与培训部门、电教部门、教研部门的力量和资源,积极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活动,组织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同步名师课堂”建设。省新一轮中小学“百千万培养工程”的教育专家、名教师培养对象须至少主持或参与一个“同步名师课堂”建设项目,“同步名师课堂”建设作为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考核内容。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与中小学教师培养工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结合,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5年,全市将评选出200节“优课”、一批“同步名师课堂”、2个优秀教研组和2个优秀技术组,参加省教育厅评选,颁发证书,并为“同步名师课堂”的成果推广和优秀教研组、优秀技术组的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

六、活动要求 

(一)各地各学校要确保网络设施设备的建设,以保证优课摄录工作顺利实施。为确保各级“优课”的质量,各地应创造条件,满足教师录制课堂实录的要求,并统筹安排本地区电教技术人员有计划的为教师完成课堂实录提供技术支持。 

(二)要对竞赛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在鼓励全体教师自由参评的同时,按照各学科进度进行系统设计、任务分解,形成当地该学科的学习资源优势。 

(三)各校开展活动时,要根据学校实际,围绕教育、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并通过活动促进学校建立、健全、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管理能力,建立设备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服务保障机制。 

(四)参加本次活动的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一律取消参与活动资格。 

(五)每位教师在同意授权学校享有作品推送权的前提下参加本次活动,享有作品的著作权。 

 

 

 

 

 

 

 

 

 附件

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优课”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权重

指 标 描 述

等级

备注

较好

一般

较差

教学目标

10

目标定位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符合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简洁明了,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等。

10

8

5

3

1

 

信息技术运用

20

能够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师生双方能够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

10

8

5

3

1

未使用到信息技术,则此大项为0分。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对教学目标达成有良好效果,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运行、和谐自然。

10

8

5

3

1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

20

在教学活动中有数字教育资源参与,所提交课件运行正常或者所提供资源链接准确,数字资源经过深度加工或者原创。

10

8

5

3

1

未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则此大项为0分。

数字教育资源与本课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参与教学活动恰当合理,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促进了重难点突破。

10

8

5

3

1

评价指标

权重

指 标 描 述

等级

备注

教学过程

20

内容充实,容量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知识拓展合理;所采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组织匹配协调。

10

8

5

3

1

 

教学流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能够灵活、恰当地实施教学目标;反馈及时得当,评价穿插合理、有效。

10

8

5

3

1

 

教学效果

10

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发展,高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

10

8

5

3

1

 

教学反思

10

教学得失的阐述真实、明确、具体,产生原因的分析清晰、准确、可信,努力方向和措施确切、有效、可行。

10

8

5

3

1

 

技术规范

10

晒课界面组织合理、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引注严谨;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清晰;教师举止大方得体。

10

8

5

3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