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姓氏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刘沟村图书馆 2015-08-28

 姓氏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中华姓氏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常言说: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有时候,大丈夫还真的会改姓。今天江湖就给朋友说一说改姓的几则小故事。
现代人常常姓氏并称,其实姓和氏不同。古代姓是部族的符号,氏是族的分支。当时对姓、氏有着严格的规定:一,本姓内不准通婚。二,姓只能由嫡长子继承。三.一家多子者除长子外其他儿子均为别子,别子除了自己的姓外,还要确立自己的氏。四,女称姓,男称氏。所以氏数量很多,姓却很稳定。到了秦汉以后,姓氏逐渐为一。从此姓氏就不再分了。
          改姓的第一个来源就是古代皇帝赐姓。起始于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立即派人守住函谷关,项羽大怒,亲率大军破关而入驻守鸿门。项羽的伯父项伯与刘邦的谋臣张良是好朋友,那项伯就来解救张良,张良一听,便把利害关系禀告刘邦,刘邦便亲自接见项伯,而且相互之间约为儿女亲家。项伯回到鸿门后,便说了刘邦的好话,后来的故事的大家都知道了,刘邦凭借张良的计谋和项伯事先的点拨,终于逃过一劫,后来终于打败项羽,成了著名的大汉皇帝。对于项伯,刘邦心存感激的,就封项伯为射阳侯,并且赐姓刘。同样有个叫娄敬的,也因为有功,被赐姓刘。
          大唐时,李世民当政,也把大量功臣赐姓李。比如徐勣、邴之弘、杜伏威等,对于少数民族首领,比如契丹的库克,鲜卑的拓跋等,除了加官进爵以外,也都赐予了国姓李。其实后来的后唐的奠基人李克用就是沙陀国的,被唐朝皇帝赐姓李。
    宋明时代也有这样的例子。
    其次皇帝钦定的姓。钦定的姓是有帝王为臣民选一新姓,比如晋朝的呼延氏就钦定给了归附晋州稽胡。钦定姓在南北朝时代极为盛行,北魏孝文帝为了推行汉化,就为归附王国确定了114个姓。后来到了明朝,明朝皇帝多次把归附的少数民族领袖的姓氏定为汉族姓氏,比如元人拖欢改姓薛,女真人麻子帜木儿改姓王,三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著名的航海家原姓马。
        三,皇帝恶意贬的姓氏。为自己服务的,替自己打天下的,封建帝王想尽一切办法前来安抚,反之,和自己不同心的,为自己厌恶的,也不知道是哪一个人出的馊主意,往往给这样的人赐姓含有贬义或者侮辱人的,否则,杀无赦,有的人死了,但是他们的后代带有这样的姓,却声名狼藉,很难让人抬起头来。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六安一带有个年轻人名叫英布,不堪秦王朝的暴政,也揭竿而起,后来加入了项羽的队伍,他文武双全,勇猛过人,项羽分为九江王,后来投降刘邦,功勋卓著,被封为淮南王。他见韩信彭越等功臣被杀,也去造反,做事不密,被擒杀,后人强迫改姓黥。
      东汉末年的梁冀,自己的妹妹为汉顺帝的皇后,大权独揽,先后立刘炳为汉冲帝、刘缵为汉质帝、刘志为汉桓帝,后来又把自己另一个妹妹嫁给汉桓帝为皇后,一人专政二十年。后来汉桓帝和宦官发难,除掉梁冀,并且该梁为薄姓,没有多少学问的皇帝不知道薄姓早已有之,汉文帝的母亲不就是薄太后吗。

       其四,避难和避祸改姓。据说韩信被杀之后,萧何非常惋惜。因为是吕后逼着自己那样做的,为了留韩信一条根,偷偷的把韩信其中的一个儿子送到南粤就是现在的广东一带,让他把韩字的前半部分去掉,从此就有了韦姓;刘邦的老婆是个作恶多端的人,为了怕虞姬的后人报复,曾建议刘邦把姓虞的全部杀死,刘邦是一代明君,知道此举一定会引出天下大乱。就假意答应了。命人传旨,把虞姓的头砍去,虞姓砍掉了头,便是吴姓。(据说这是刘邦说的)所以姓虞的,部分便改了吴姓。
       江湖笑曰:姓氏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家建立在古时候也往往与姓氏有关。比如刘汉、曹魏、李唐、赵宋、朱明等,古代的姓氏一般是从自己的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当然也有赐姓的,这些大都是功臣良将,可是千万不要带有贬义的姓氏,比如梁元帝曾下令赐给反叛的萧纪为饕餮,隋炀帝杨广也曾下令把枭赐给造反的杨玄感的后人,这些往往是帝王捉弄人的伎俩,可惜在封建社会一旦君王开口,就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