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为什么不能进入学生的生活?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5-08-28

作为语文老师,为了学生的考试,可能会很抓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所谓的阅读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效果如何呢?可能有效,但绝对没有真正有效,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学生对于阅读的需要只是为了考试需要而不得已读之,如果不是为了考试,有几个学生能够真正喜欢阅读?绝对是少之又少。这是现实。只是我们的学生的语文素质真的不够高,这是一个铁的事实。

于是我们不能不想这样一个问题:阅读为什么不能进入学生的生活?是学生不需要阅读,还是阅读无法影响学生生活或者进入学生的生活?如果我们细细想想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的生活里并没有阅读的位置,因为我们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得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而且数理化的作业量特别多。再加上目前很多学校是寄宿制学校还有晚自习,这就要求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哪里有什么闲暇时间去阅读?阅读这个时候在很多老师的心里,在很多家长的心里,都是挤占学习时间,在一般情况下都不想让孩子阅读,因为生怕花这些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会影响课内的学习。在如此的境地里,如果学生自身没有阅读的喜好,没有阅读的习惯,再加上遇上一个不爱阅读的他们的语文老师,不阅读,不爱阅读就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正喜欢阅读并且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情况往往是这些孩子有一定的家庭的阅读环境,在加上孩子自身从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甚至热爱阅读,而这样的孩子是少之又少;这样的孩子如果遇到家长不支持,老师不鼓励,还会备受打击。这就是教育的现状。

作为语文老师,我在思考: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就没有责任与义务来帮助学生慢慢喜欢上阅读吗?或者说,就没有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让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有所长进吗?其实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喜欢阅读的语文老师,他自然会跟学生讲自己读过得书籍和文章,自然会把自己的阅读体会讲给学生听,自然而然会推荐一些书籍给学生,在他的课堂里阅读绝对是一个重头戏。如果语文老师能够每天都让自己的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书籍或者文章,能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点点地感受到阅读的温暖,感受到阅读的魅力,领略到阅读的精美之处,学生难道不能从中悟到什么吗?如果语文老师还能够潜心去研究和琢磨阅读的规律与方法,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把那些自己阅读过的文章的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从中受益,学生又怎么可能不会喜欢阅读呢?当然,如此说,是很简单的。但要真正做到,真正做好,却并非易事。毕竟,学生是需要老师来调教,是需要老师来引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