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北京城中的天地日月四大神坛,感受与上天沟通的感觉

 ever qiuqiu 2015-08-29

?

文/陈开善

图/俞升昇

明初,皇帝对天地、日月、星辰、云雨、风雷诸神一起祭祀。到了明嘉靖年间,对诸神分郊祭祀,才有了今天的格局。园中精美的无比建筑则浓缩了古人对自然界最朴素的想法,若了解古人朴素的哲学思想,就得从他们的历史开始。


天坛

明清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至今至今已有595年的历史。


人文景点


1
圜丘坛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2
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


3
皇乾殿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殿以北,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4
祈年殿


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不同的层级柱子,象征事物不同。


5
祈年门


祈年殿院落的正门,为庑殿顶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祈年门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该建筑系明初原物。


门票:门票15元,联票35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北路6号

乘车线路:乘1、4、729路公交车至日坛路下车,向北400米即到日坛公园南门;乘44、800、750路公交车至雅宝路下车,向东300米即到日坛公园西门下车;乘43、110、28路公交车至芳草地下车,向西200米即到日坛公园北门下车。


地坛

明、清皇帝祭祀“地神”的场所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定门外大街。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新修葺后改叫地坛。清代多次进行扩充和改建,乾隆年间曾改建了主体建筑方泽坛和皇祇室,形成现在的形制。至今已有485年的历史。


人文景点


1
宰牲亭


宰牲亭,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冢、羊、鹿)的场所。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门内两侧原有井亭各一座。


2
斋宫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3
皇祇室


皇祇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


4
牌楼


牌楼也称牌坊,是地坛主门—西门的第一座建筑物。明清两代皇帝到地坛祭地首先经过牌楼,再进坛门。现存牌楼于1990年重新建造的。


5
方泽坛


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 “皇地祇神” 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时期改建过,后被损毁。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


6
养生园


位于地坛公园内,园区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主要分区,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陆路为经脉经络,将全园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体。


门票5元

地址东城区定门外大街

乘车线路乘13、116、62、130、684、909、75、特12、特2路汽车到地坛南门;乘104、108、124路电车或27、104快、119、407、328、特11路、18、113到地坛西门;乘25、117到地坛东门。


日坛

明、清皇帝祭祀“太阳神”的场所

日坛又名朝日坛,原为明锦衣卫萧瑛地,明嘉靖九年(1530年)五月开始修建,嘉靖十年三月竣工,日坛内的殿堂建筑于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落成 。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即太阳)的处所,春分之日祭大明之神。

日坛正式作为帝王祭祀太阳的场所是在明隆庆元年(1567年),在此之前祭祀太阳都是在天坛圜丘外从祭。此后又分别有明崇祯,清乾隆、嘉庆和道光4位皇帝到日坛亲祭,最后一次是清宣宗皇帝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亲祭。


人文景点


1
朝日坛


朝日坛祭台为白石砌成的一层方台,正西有白石棂星门三座,其余三面各一座。


2
西棂星


西棂星门正对的外坛至西天门为神路,是帝王祭日的必经之路。


3
具服殿


位于日坛西北角,为一方形院落,是皇帝休息更衣之所。


4
胜春园


占地1万平方米,园中有曲池,池中有一对石雕的天鹅,一只石蛤蟆向上喷水。侧建有花果园,西北角有马骏烈士墓。因为公园座落在使馆区,因此成为各国外交官员喜好的场所。


5
西南景区


湖畔倚建古色古香的水榭、画舫、小园亭,湖南北架以曲桥、拱桥。湖边围绕蜿蜒迂回的小路,沿小路向东走去,有曲径通幽之趣,登山峭壁眺望,山山水水融为一体。


门票免费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日坛北路6号

乘车线路乘1、4、729路公交车至日坛路下车,向北400米即到日坛公园南门;乘44、800、750路公交车至雅宝路下车,向东300米即到日坛公园西门;乘43、110、28路公交车至芳草地下车,向西200米即到日坛公园北门。


月坛

明清皇帝祭祀“月神”和天上诸星宿神的场所

月坛又称夕月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夜明之神(月亮)的处所,每年的秋分亥时皇帝举行主祭夜明神,配祀二十八宿,木火士金水五星及周天星辰,但因岁月的流逝,坛台已坦荡无存。清末,祭祀夜明神的活动被废弃,月坛遂成为驻兵场所。日本侵华期间,月坛内外树木基本被砍光。建国后,政府对所存古建筑进行修缮,广植花木,成为一处极富诗情画意的人民公园。


人文景点


1
钟楼


两层,绿琉璃筒瓦歇山顶,檐下彩绘旋子彩画,通过内部的券门可登上二层,二层原有一尊铸造于明代的黄铜大钟,高3米,重2吨多,后来移至大钟寺保存。现在钟楼内的大钟是按照原来大钟的形状而复制的。


2
天香院


南园中部新建一组小园,由5开间油漆彩画北房和游廊、花墙组成,院中植桂花,以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命名“天香院”。


3
揽月亭和霁月亭


南园东北角有种满青松翠柏的小山,顶上建有敞堂,可供人们夏日登高纳凉。西北角和南部也各有一丘,丘上各建一座彩画古亭,名日揽月亭和霁月亭。


4
嫦娥奔月雕塑


登高举目,可俯瞰全园。南山北麓有一玲珑小桥,桥侧有瀑布直泻入池,池中雕一塑像,名“嫦娥奔月”。


门票1元

地址西城区月坛北街6号

乘车线路13、15、19、21、42、45、65、特4、823路月坛站下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