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城》导学案

 昵称503199 2015-08-29

《边城》导学案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感知、领悟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辨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各种手法及其效果,咀嚼、品味作品不同风格的语言。  

    2.驱遣自己的想象,唤起与小说中人物的共鸣,获得审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  

    1.通过片段学习,指导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手法。  

    2.通过片段学习,指导学生体会生活化语言的运用。  

    3.通过片段欣赏,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人物情感。  

    【重点、难点】  

    1.生活化语言的运用  

    2.欣赏人物情感  

    【学习步骤】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抿:mǐn    筸:gān    嗤:chī    荫:yīn   吠:fèi   掂:diān  

    2.解释下列词语  

    强横(qiáng hèng):强硬蛮不讲理。      

    俨然:形容庄严;形容齐整;形容很像。  

    强迫(qiǎng pò):施加压力使服从。  

    睨:斜着眼睛看。  

    3.借助网络资源,做好作者及作品介绍。  

    作者: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小说家。素有“文体作家”的美誉,也被称作“新文学界的魔术家”。他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等。  

    作品:中篇小说《边城》是作者面对堕落的都市文明,寻求理想社会人生的一种表白,它表现出长期受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那一股沉忧隐痛,翠翠似显出沈从文自己这方面的性格。  

    4.结合资料,思考:  

    (1)作者笔下的边城在哪里?  

    ——湖南凤凰  

    (2)作者笔下,描绘了边城哪些风俗?  

    ——端午节:赛龙舟、抓鸭子,详写了端午节  

    中秋节:男女唱歌;  

    过年:狮子龙灯,放烟火。   

    二、课堂学习  

    任务一:阅读文章第六部分,完成下列任务  

    1.这个部分总共写了几件事?除主人翁外,分别有哪些人物出现?  

   

    2.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片段。  

   

    任务二:研读文本,思考以下问题:  

    1.研读第一个情节  

    (1)“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一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两人为什么发生了争持?结局是什么?  

    ——一个强给,一个强推;结局是:商人撒下钱,爷爷除了留下一个铜子外,其他的都塞给了他,并且给了一大把烟草,算是抵那一个铜子。  

    (2)你如何解读“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要把钱送给老人”?你如何理解祖父留下一枚铜子这个行为?  

    ——不能接受,是因为那钱不是自己该得到的,有点被施舍的感觉,所以,心里很不舒服;  

    ——非要给,是因为同情这祖孙两人。  

    ——最高贵的施舍是给人尊严。  

    (3)你有过“被接受”的经历吗?那时那刻的心理是什么?  

    ——自己谈,被接受钱物,受伤的是自尊心。  

    2.研读第二个情节  

    (1)“远处鼓声又蓬蓬的响起来了……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那是什么声音?  

    ——端午节赛龙舟的鼓声  

    (2)去年的端午,发生过什么事情?(从前面文本中找)  

    ——去年的端午:爷爷提起此事,是想引起翠翠对天保提亲一事的回忆。  

    (3)两年前的端午,发生过什么事情?(从前面文本中找)  

    ——两年前的端午:翠翠与傩送相遇,产生了朦胧的爱情  

    (4)这个情节的安排,作用是什么?  

    ——细腻地描绘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理活动  

    3.研读第三个情节  

    (1)“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那是什么事情?  

    ——迎亲  

    (2)比较这个迎亲场面,与我们当地的风俗有什么不同?  

    ——从迎亲队伍的组合、准备的礼品等方面对比  

    (3)如何理解“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  

    ——风俗民情是必须要尊重的。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应该接受的,爷爷就接受了。  

    (4)你理解“感情仿佛皆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这句话吗?说说其中的含义。  

    I——爷爷想着,有一天,翠翠会嫁人,终是会离开自己的了;  

    ——翠翠想,自己一天天长大了,会嫁人的,况且有着自己心仪的人。  

    4.研读第四个情节  

    (1)“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翠翠明白了祖父的意思,不作理会,却做了哪些事情?  

    ——你也到了应该出嫁的年龄。翠翠明白祖父的这句话的意思,不作理会,静静的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大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2)在语段的最后,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给人一种诗一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  

    任务三:  

    1.结合文本阅读,思考:祖父和翠翠的性格特征。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纯情,聪明乖巧,外表的温婉腼腆与内心的炽热多情异乎寻常地融合在一起,是一个人性美的光辉形象。  

    ——爷爷:饱经忧患,历尽沧桑,乐观旷达,宽厚仁慈。  

    2.结合本语段,说说本文叙述人语言有什么特色?(对话之外的语言)  

    ——作者用古拙朴素的语言叙述故事,具有一种不加雕琢的自然美,显得清新别致。  

    3.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段:“通过祖孙两人日常生活的叙述,表现了湘西普通人自然纯朴的生活,描绘出一幅未被现代都市商业文明污染的世俗风情画。”你从文本中哪些信息里能够读得出来?  

    ——爷爷与卖皮纸人的争执;迎亲风俗的描绘;结尾出的那种人与自然混为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  

    4.《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有人认为《边城》是“证明人性皆善的杰作”,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有人认为它无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意无意地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而作者自己却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读了这篇小说,你是如何看这部作品的?  

    ——这个世界,我们可以去追逐名利,也可以抛弃名利,过一种淡泊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