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届扶阳论坛+第二届扶阳论坛小记+第三届扶阳论坛小记

 负鹏载舟 2015-08-29

第一届扶阳论坛 黄帝内经

扶阳论坛倡议书
 
  数月前,以世界华人协会为背景,倡导成立了经典中医基金会,旨在支持中华医学经典的挖掘和弘扬,以更加有效地造福人类。
  世华经典中医基金会弘扬经典中医的第一个行动计划,便是支持设立“扶阳论坛”。
  设立“扶阳论坛”,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是我们的郑重倡议。我们主张的全部基础,源自于这样一个事实:中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建立起来的精神财富,在它形成和成熟后的两千年来,一直为中华人类的健康防护和疾病疗治起着有效之作用。
  我们建议以坚信和支持如下三个观点为原则,来开设、举办“扶阳论坛”: 
  ——中医,是从哲学到理论到临床方法上的一套完整体系。无论能否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加以阐释或证明,都不影响中医自身体系的完备性和独立价值。 
  ——在中医体系的内部,于两千年前完成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及其后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是中医的如意宝藏。研习中医,运用中医,中医之经典具有极大的指示作用。     
  ——至少在中华民族的国度,“主流医学”的地位不应弃给其历史只有中医历史十分之一的西医;中医和西医应作为我们今天社稷并列的两大“主流医学”。    
  在我们写下这一纸倡议之时,我们是以讃叹、虔诚和感恩的心在对待那些一直默默地研究、传播、运用中华传统医学的医家们。期望社会之芸芸众生也胸怀此心。期望“扶阳论坛”深得社会各界之扶持,成功举办,顺利延续,惠泽苍生!


扶阳论坛理事会
二零零七年十月
 

 
 
 

世华经典中医基金会
 
  世华经典中医基金会,由世界华人协会发起设立,于2007年9月在香港注册成立。
  设立世华经典中医基金会,有两个主要宗旨。
  其一,支持具有坚实信念之中医行者,尤其是经典中医之扶阳学派。这一学派的思想方法的基本点可概括为——经典为体,扶阳为用。
  其二,向世界华人界传播传统中华医学。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海外华人华侨有5000多万人。世界华人协会 (United World Chinese Association,UWCA)于1992年8月在香港成立,是主要由海外华人参与的全球性社团组织,拥有600万个团体和个人会员,为全球最大最广泛的华人华侨民间组织,也是全球最大的爱国民间组织。世界华人协会以“和平、友爱、发展”为工作理念,致力于中国和海外华人之间的文化与经济的交流活动。海外华人华侨对传统中华医学情有独钟,世界华人协会将在传播、弘扬中医、服务全球华人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基金会办公地址:香港中环德辅中134-136号
           中银保险大厦11楼
        电话:00852-2581 3892
        传真:00852-2581 3890

 
 
 

世华经典中医基金会创办人论经典中医
 
马万祺——
  《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国医学四大经典巨著,是我们宝贵的科学和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之,将受益人类,受益子孙後代。

曾宪梓——
  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我们一直依靠祖国传统医学即中医防病治病。中医之作用不容置疑,中医必须得到保护和弘扬。

霍震寰——
  作为中医之受益者,支持和创办经典中医基金会,支持和创办扶阳论坛,责无旁贷。

杨受成——
  中医既治“已病”更治“未病”的思想,比西医只治“已病”的做法更具哲学高度和实用价值,更显示出对生命之关爱。

李兆基——
     祖国医学极像一罎醇香的米酒--斟五千年文明,保现代人健康。

程万琦——
  中医、尤其是中医经典,是全球华人的财富,世界华人协会将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弘扬中医经典,也包括弘扬中医之扶阳学派。

陈 春——
  中医药是中国人类在五千年同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用亿万生命为代价形成的医疗技术体系,中医采用了自然界一万两千馀种天然药物,形成了十万馀种方剂,中药、针灸及其它辅助治疗手段相辅相成,至今仍然在为人类提供最低成本的健康预防和疾病医治。

张雨轩——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而中医把医术与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用哲学化的语言表述病症,用理论指导治疗过程,是生命力最强的古老医学。虽然在当今中国西医已取得所谓的“主流地位”,但我不赞成把中医当作是“非主流医学”或“替补医学”。至少在中国,中医和西医应为并列的两大“主流医学”。

 
 
 

中医之扶阳学派
 

扶阳论坛·中医之扶阳学派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中国医学之重阳、扶阳思想源自《周易》及《黄帝内经》,并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得到充分体现。仲景以降,此一思想虽延绵不绝,然或损或益,或偏于理上一得之解,或限于临证一方之用,终未能成体系之学。及至晚清,邛州郑寿全出,始将此一思想之来龙去脉,临床运用之层层次第,揭露无遗。若于学派言,至此乃得构成。郑氏之学,卢氏继之,是方有今之扶阳学派云尔。

  郑寿全,字钦安,蜀南临邛人。生于1804年(清嘉庆九年),卒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享年97岁。嘉庆末年秀才。师从清代著名通家刘沅(止唐),修习《黄帝内经》、《周易》及仲景《伤寒》之学。于斯沉潜二十余年,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仲景立方垂法之美;始明坎中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根。治病立法,重在扶阳;处方遣药,善使薑附,遂有“火神”之誉。
  同治八年著《医理真传》,同治十三年著《医法圆通》,光绪二十年著《伤寒恒论》。晚岁设席课徒,禹臣铸之为其衣钵弟子。
  
  卢禹臣,字铸之,晚号金寿老人,四川德阳人。生于1876年(清光绪二年),卒于1963年,享年87岁。清光绪十五年秀才。出生世家,历代业医。少时随姑父颜龙臣习文学医。1890年(光绪十六年)拜于邛州郑寿全门下,随师侍师十一载,直至郑师去世,乃郑师之关门弟子。十一年间,朝夕受教,协助郑师完成《伤寒恒论》,尤于郑师最後七年之学术思想继览无馀,乃钦安思想之最重要继承人。
  师逝後,尊其所嘱,外出遊学,历时三载,足迹遍及二十一省区。其间,或视民风,或观物宜,或察医家之所秉用,兼以师授心法与人疗疾,每每随手奏效。三载归来,遂于师门授受,了然无碍矣。乃于成都政府街开办“养正医馆”,济世活人。1911年,为绍隆所学,以承师志,特建“扶阳讲坛”,亲自主讲《周易》、《内经》、《伤寒》及郑氏三书。此坛一设,远近闻风,所化者众。
  临证讲学之外,悉心课子(卢永定)教孙(卢崇汉),郑氏之脉,卢氏所学,乃得有传焉。铸之秉承师学,参以己慧,扶阳之路,更为精粹,亦有“火神”之称。
卢永定,字云龙,禹臣长子,亦号“火神”。生于1901年,卒于1986年,享年85岁。幼承庭训,刻苦努力,初习外科及太乙神针,16岁即能行针疗疾,後渐习内科,20岁即独立应诊。学术上一承父教,善用辛温扶阳,60余年医道,屢起沉疴大疾,活人无数。临证尤精脉法,断人生死,毫厘不爽。诊时勤于笔录,计医案无数,现尚存者即有30万人次,于钦安卢氏医学之累积整理,其功甚伟。
  1950年代末,即于“扶阳讲坛”担任助讲,铸之逝后,乃独立任教,直至1980年代方止。永定一生,心系病众,其于耋耄之际,有“八十舒怀”,于此可观其志也:医之为道,广博精深,历数千年,渊源奥妙,岂乎穷哉!然其旨万理归一,在乎济世活人,强壮民族。虚怀若谷者成,固步自矜者毁。愿诸君光扬医德,恢宏医道,不齿名利,戮力奋进,各展鹏翼。其能恪守,吾愿足矣!

  吴钟权,字佩衡,四川会理县人,云南四大名医。生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卒于1971年,享年85岁。18岁习医,师从当地名医彭恩溥先生,修习《内》、《难》、《伤寒》之学。1921年迁居云南昆明。学术膺钦安,宗仲景,善以大剂附子起死回生,一时誉满天下,有“吳附子”之称。
  先生医术精湛,胸怀博远,终其一生,为中医之事业,不遗馀力。1930年代,曾代表云南中医界赴沪,力斥取缔中医之不法条例,匹夫之志,于斯可见。尔後留沪行医六年。抗战前乃回昆明,先後创办《国医周刊》,及云南省中医药专科学校,开创云南中医办学之先河。
  解放後,历任云南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省中医学校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等职。教学中,倡导郑氏之学,桃李遍佈,于钦安思想之传播,功莫大焉!
  主要著述:《吳佩衡医案》、《痲疹发微》、《附子的理论及临床应用问题》、《医药简述》、《伤寒论新注》等。

 

 

扶阳语录
 
《周易·彖辞》──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周易·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黄帝内经》──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決,精气乃绝。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汉·董仲舒──
  阳者,天之德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宋·王安石──
  日者,昭明之大表,光景之大纪,群阳之精,众贵之象也。(《洪范传》)

宋·邵雍──
  阴对阳为二,然阳来则生,阳去则死,天地万物生死主于阳,则归于一也。(《观物外篇》)

宋·朱熹──
  乾坤阴阳以位相对而言,固只一般,然以分言,乾尊坤卑,阳尊阴卑,不可并也。(《语类》)

明·张景岳──
  阳之为义大矣。夫阴以阳为主,所关于造化之原,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

明·赵献可──
  火乃人身之至宝。(《医贯》)

明·李中梓──
  在于人者,亦惟此阳气为要,苟无阳气,孰分清浊,孰布三焦,孰为呼吸,孰为运行,血何由生,食何由化,与天之无日等矣,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内经知要》)

明·方以智──
  天道以阳气为主,人身亦以阳气为主,阳统阴阳。(《物理小识》)

清·陈修园──
  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清·徐大椿──
  人得天地之气以生,有生之气,即是阳气,精血皆其化也。(《医学源流论》)

清·杨西山──
  阴阳之气,妙用无穷,人之一身,阴阳而已,二气之中,阳气更尊,气盛者强,气衰者病,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人之阳气,犹天之日,仰观乎天,可悟乎人。(《弄丸心法》)

郑钦安──
  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
  人身立命,就是这一个火字,火即气,气有馀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夫人身一点元阳,从子时起,渐渐而盛,至午则渐渐而衰,如日之运行不息。
  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转成生机。
  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
  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
  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散漫,则阴邪立起。
  业医者,果能细心研究,即从真龙上领悟阴阳,便得人身一付全龙也。
  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
  仲景一生学问,即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元阳上探求盈虚消长,揭六经之提纲,判阴阳之界限,三阳本乾元一气所分,三阴本坤元一气所化,五臟六腑,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
  元气为人生阴阳之主宰。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卢铸之、卢永定──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
  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人之生成,纯在天地之中,阴阳之内,五行之间,一切动静都随阴阳之气机而转,业医者,须识得《内经》所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等奥义,说明阴阳之虚实,变化之盈缩,刻刻都随五行运化之中,上下内外息息相通,无一刻停滞,随日月昼出夜入,昼作夜息,为养生治病之一大纲领也。

吳佩衡──
  壮火乃邪火,而非真火也。……邪热之壮火,必须消灭,真阳之少火,则決不可损也。
  切无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若医而遇附子之证,何以治之?于临证时,应分清阴阳,辨明虚实寒热,当用则用,有是病用是药,定能指下生春,活人无量,切无以人命为儿戏也。

祝味菊──
  故善养阳者多寿,好戕阳者多夭。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抗力之消长,阳气实主持之。阳气者,抗力之枢纽也。
  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
  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所以然者,阳能生阴也。是故阴津之盈缩,阳气实左右之。(《伤寒质难》)

徐小圃──
  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的动力,在病理状态下又是抗病的主力。(《名老中医之路》)

李 可──
  下焦一点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臟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先天之本肾,生命之本原,所凭者,此火;後天之本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此火。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殒命。(《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阴阳之道,阳为阴根,阳生,阴始能长。阳气──命门真火,乃生命之主宰。命门位居下焦,乃人身真火,气化之本原。
  附子一药,辛以润之,致津液,通气化,可使肾中五液蒸腾敷佈 ,阳生阴长,此即阳中求阴生化无穷之理。

卢崇汉(《扶阳讲记》精华语录)──
  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实际上也就是以阳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实际上就是以温热药消阴。治病的立法与人生的立命是紧扣着的,这里面的渊源很深,可以说整个中医的经典,乃至于传统文化的其它经典都能够作为它的支撑。所以说不是卢门喜用扶阳,喜用薑附,而是立命之需也。
  卢氏医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崇尚“阳气宜通”,始终保持在通的状态。卢氏认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机体阳气的虚损、鬱结导致的。
  在人体生理的阴阳关係上始终是以阳为主导的,虽然阴阳两者是动态平衡,但是阴平阳秘是在以阳为主导的前提下达到的。
  在临证上,阴虚的本质仍然是阳的不足,这是由于阳气化生阴精的功能受到影响,才会出现阴阳两者关係失调……薑桂附不但不会伤津耗液,反而还能够促进津液回生,从而起到阳生阴长的作用。
  现在的教科书上没有肝阳不足这个概念,实际上,肝阳太重要了!
  我祖父那一辈老中医们不懂得什么是免疫,但他们始终抓住阳气不足这个根本不放。只要阳一旺,五臟都旺。
  附子的这个偏性,这个毒,正是它救命回阳之所在。
  桂枝法已经不是单纯的解表法。用在外证,她可以起到解表的作用,用在内证上,它可以协调阴阳。
  四逆法的运用那就太广了,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回阳救逆,还在于温肾纳下,临床上大多数慢性病人和危重病人最後都要从这个法上去收工,也可以说这个法才是治疗的真正目的,而其它的法都只是手段,手段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达不到目的,要想真正治愈病,真正收工,是很困难的……以四逆法作为诸病收功之法,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心法,也是卢氏在钦安思想指导下的一个大的跨越。

 
 
 

刘力红论中医
(摘自刘力红《思考中医》一书)
 
  中医讲究治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开首就指出“上工治未病”,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
  中医是人类文明史中的长城,而只有当我们看到它的整体结构,看到它那富有力量和气魄的完美理论,看到它那不可思议的实际运用,我们才会体会到它的真正意义。
  兴趣将你引入某门学科,而信念则是決定你在这门学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作为中医的学人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信念。
  将一切事物的变化、生杀都归结到阴阳里,所以就归纳的角度而言,天下没有比阴阳更完美的归纳法了。术数所表述的显然就是推演的一面,显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逻辑的一面。
  就医学而言,运用人体以外的东西,如用大白兔,小白鼠或其他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确没有。但是,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产生了传统文化,才构建了中医理论。
  ……为什麽中医的有些问题我们不容易弄明白?为什麽我们总是很难正视经典的价值?对中医的很多东西总是抱有怀疑,为什麽呢?因为我们少了内证这隻眼睛。
  ……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造诣的医家……大多数都是从经典中走出来的,大多数医家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



第二届扶阳论坛小记---- 王长松

黄帝内经

   1、沸腾的论坛会场

 

    深秋的北京,寒气袭人。夜里十点,路上的行人已经稀少,但北京银都大酒店二楼的会议室里,依旧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整个会议室座无虚席,连主席台的两侧、中间的走道、会议室的后面都涌满了人。他们认真地聆听,仔细地领会,会场里时不时爆发出掌声。台上一位长者,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那风趣的语言,极具磁性的声音,吸引着下面数百名听众!

    是评书艺术家单天芳来了吗?他在这里开馆说书了?不是的!台上的这位长者,是我国中药界的元老金世元先生。他讲的不是白眉大侠,也不是隋唐演义,而是中药乌头、附子和天雄!老先生正在为今晚的《附子研究》讨论会作精彩点评!

    这是《第二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的一个画面。实际上,论坛从10月25日到29日,每天的上午、下午和晚上,满满当当地安排了十场学术讲座,自始至终都座无虚席。原定150人的培训班,竟有300多人到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主办者虽然三易会场,最终仍没能满足所有人员的要求。从开坛的第一天,会场的走道里就加满了座位,没有地方坐的,就站在主席台的两侧和会场的后面听。会场里前前后后有10余台摄像机,数十台录音笔,在记录着老师们的精彩演讲。学员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一边记录,生怕漏掉那怕是一点点的内容。“少听一个字,都可能是我的损失!”一位来自杭州的50多岁的女同志这样讲。另一位孙女士笑着说,她把整个笔记本都密密匝匝地记满了,右手还累出个血管瘤来。来自澳门科技大学的莫教授说:“朋友推荐,说这次论坛,不参加就会后悔一辈子。我本不以为然,听之后才感到此话绝非虚言!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真材实料的讲座,如今已经太难以听到了!”

    前来聆听论坛讲座的300余名学员中,有中医院校的教授学者,有各大医院的知名专家,有个体诊所的民间医生,有养生堂倌的养生咨询师;还有新闻记者、软件师、企业老总、银行家、经济师和工程师。一位抱着孩子前来求医的女士,也被精彩的讲座吸引,求医后没有回家,而是一场不拉地听完了整个论坛的内容。最感人的,是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的奚九一教授,他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血管病研究的元老,如今已经86岁高龄,他亲自带着团队来参加学习。先生的资历和名望,可能超过台上讲课的每一位老师,但他仍然像小学生一样,谦恭地坐在台下,认真地听,不停地记,似乎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疲惫。一天10小时的学习,先生一次都没缺席。论坛的主持人被深深地感动了,当他情不自禁地向与会人员介绍这位特殊的听众时,全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全体人员不约而同地站立起来,向这位虚心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中医前辈致敬!

    那么,究竟是何路高人,能将中医的论坛演绎得如此引人入胜?论坛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能使不同职业、不同层面的学员,都听得如痴如醉!?


    2、论坛的内容及主讲人


    第二届扶阳论坛分为主题讲座、相关讲座和讨论会三部分。

    主题讲座:围绕扶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设置了8场大型学术讲座,分别由卢崇汉、李可、李里、吴荣祖、刘力红、庄严、邢斌、张存悌等主讲。

    卢崇汉,扶阳学派第四代传人,出身中医世家,深得扶阳三昧,临床善用姜桂附,屡起沉疴大疾,人称“卢火神”。他主讲的题目是《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卢先生在详述钦安卢氏医学传承脉络的基础上,阐述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目前影响人体阳气的各种因素;第三,扶阳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方法;第四, 从姜桂附的临床应用进一步看扶阳理论。

    李可,山西灵石人。先生临难习医,深究中医本源。临证倡导扶阳,善于用大剂量的附子救治急危重症,被誉为“当代中医的脊梁”。由于身体的原因,李可先生未能亲自到场,但对这次论坛非常重视,他围绕《中医大证的临床治疗思路》这一主题,写了详尽的讲稿,由其弟子孔乐凯教授在大会宣读并答疑。讲稿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先生近年来运用中医治疗危重大症的临床经验,包括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高血压、肿瘤和各种免疫系统疾病。其论述立足温阳而师法仲景,为中医治疗危重大症树立了典范。

    李里,是一位年仅32岁年轻学者,自幼倾心于国学,熟谙《四书》、《五经》,博览群经,兼习佛学,于国学研究颇具造诣。他演讲的主题是《重阳与中医文化》。先生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地讲了四个小时,竟不用一字底稿。回味起来,整个报告起承转合,前后呼应,妙趣横生。他从文化的角度,论述了重阳思想的形成、确立、流变过程,以及重阳思想的现实意义。报告虽未直接涉及临床,却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拓宽思路,解放思想,确立扶阳理念,坚定中华文化信念。

    吴荣祖,是扶阳研究大家、云南四大名医、素有“吴附子”之称的吴佩衡先生的长孙,云南中医学院知名教授。因家学渊源,对钦安扶阳思想体会深切,临床善于附子,疗效卓著。他以《观其脉证辨识阳虚》为主题,作了6个小时的学术报告。报告阐述了阳虚证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隐潜性阳虚及其应对,以及阳虚与寒象的互应问题。他还把临床辨识阳虚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作了详尽说明,例举为十二个方面,以期大家能够掌握阳虚证的脉证特点和辨证技巧,报告中不乏新颖别致的创见。

    刘力红,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广西名中医。曾先后就读于广西、成都、南京三所中医院校,师从多位名师,遍求中医真谛。2003年出版《思考中医》,引发了业内外对中医的广泛关注和重新思考。他力倡中医必须重视经典的研习,必须正本归源!一时间,海内外呼应者众多。借《思考中医》的机缘,他得以拜卢崇汉先生和李可先生为师,从此开始对火神派理论和临床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他力引名师出山,对扶阳理念的传播和扶阳学派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次论坛中,刘力红教授用真挚的语言,将其《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娓娓道来。报告所谈到的道归次第、用阳化阴、收功之法等,是深层次继承扶阳学说的关键所在。

    张存悌,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曾任该校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多年来,张教授以治病治学为乐趣,上下求索岐黄之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临床疗效。但在得遇“火神”之技之后,感觉眼界大开,遂转变医疗风格,临床广用附子,疗效卓然!体悟到,扶阳理论确是中医登堂入室的捷径。张教授所著的《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是目前系统研究“火神派”和扶阳理论的专著。这次论坛,他演讲的题目是《扶阳学派的理论要点和临床体会》,报告凝聚了他多年来研究和实践扶阳理论的精华,对后学大有裨益。

    庄严,是一位年轻的副主任中医师,曾师从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他在继承导师经方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有创见地提出了姜附体质、参芪体质、当归体质和白术体质。近年来,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郑钦安医书,以及吴佩衡、范中林等火神派医家的医案,临床多用姜附,并出版《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一书。在这次论坛上,庄严演讲的主题是《各种常见“热象”的辨识》。他使用姜附,剂量不大,但重视体质的辨识和机体阳气蓄积程度的判断,这一学术观点颇有特色。

    邢斌,也是一位年轻的学者。他是上海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颜德馨教授的学生,临床喜用温阳法治疗内科杂病。他所主编的《危症难病倚附子》,是系统研究附子应用的专著。本次论坛,邢斌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介绍了书中的主要观点。

    相关讲座:针对与扶阳相关的伤寒六经和经方问题,设置了2场小型的专家讲座,由田合禄教授和冯世纶教授主讲。

    田合禄教授是易经研究的大师,他主讲的专题是《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多年来,田教授运用《内经》的运气学说、脏气法时理论,以及《周易》的相关理论研究《伤寒论》,以五运六气解读伤寒,创建了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这一体系将外感、内伤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系统性,切合临床应用。本讲座是其研究成果的精华。

    冯世纶教授是中日友好医院的主任医师,师从于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颇得其真传。本次论坛,冯教授作了《认识经方》的学术报告。它通过详尽的考证,结合自己的临床体验,反驳了《伤寒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传统观点。他认为,《伤寒论》的渊源及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的;《伤寒论》的祖祢是神农,从学术发展史上来说是早于岐黄的;《伤寒论》所代表的经方学派,是不同于《黄帝内经》另一个学术流派。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正确解读《伤寒论》,正确研究和使用经方,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会:第二届扶阳论坛还在夜间安排了两次讨论会,主题分别是《附子研究》和《民间疗法演示》。

    《附子研究》重点讨论了作为扶阳主将的附子,包括附子的原植物、产地、品种、质量规范、炮制和炮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及附子、乌头与天雄的关系。为临床安全使用附子提供了参考。

    《民间疗法演示》中,严浩翔教授的《移毒疗法》引起了许多学员的兴趣,有人表示要拜严教授为师,将这一神奇的中医疗法发扬光大。


    3、论坛讨论的主要学术问题


    论坛的8场主题讲座,紧紧围绕着扶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而展开。这也是论坛的核心和亮点。几乎每场讲座,都激发起学员浓厚的兴趣。会场上、楼梯口、餐厅、宿舍,甚至在卫生间,大家都在提问、质疑、争论,互相分享自己的临床心得,不少人由于过度兴奋而彻夜不眠。“有些问题,困扰了我多少年。听了讲座,一下子豁然开朗了!”一位来自宁夏的老者这样说。

    与许多会议不同,这次来参加论坛的学员,都是带着问题来的。论坛组委会为了保证培训效果,除了推荐大家参会之前认真阅读扶阳学派的相关书籍之外,还要求大家必须提出10个问题带到培训班!于是,学习中的困惑,临床上的难题,以及对于“火神派”的各种疑问……形形色色的问题都可能从四面八方带进会场!

    一次论坛能解决大家所有的疑问吗?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学员洋溢着笑容的脸上,从他们逐渐舒展开来的眉头上,我们知道,有许多疑惑被解开了!那么,论坛到底揭开了哪些谜团,使大家如此激动?

    概括起来,论坛讨论的应该是这样三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为何扶阳?何时扶阳?如何扶阳?

    3.1 为何扶阳?

    卢崇汉教授、刘力红教授和李里先生的讲座,都用了大量时间,谈为什么要扶阳的问题,企望大家能从思想上树立扶阳理念,消除恐惧疑虑。他们反复强调,学习扶阳,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扶阳,既要掌握技术,更要弄清原理。“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有学员这样评价扶阳论坛。

    3.1.1 阳气是人身立命之本

    阳气在人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扶阳理论的思想基础。阴阳两者,缺一不可,表面上处于同等地位。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却是有主次之分的,阴阳的平衡也不是简单的1:1的对等关系。阳气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阳者阴之根”,“阳主而阴从”,“阳统乎阴”——阳对于阴有化生、主导和统摄的作用。阳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如果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失去健康,甚至失去寿命。所以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需要注意的是,大自然的阳气是合而为一的,“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在阴阳之中。”因此,人体的阳气虽有三焦、五脏的不同,但实际上也是合一的。“以脏腑分阴阳,论其末也;以一坎卦解之,推其极也。故知阴阳合一,乃于极上合一也。”

    3.1.2阳虚是现代人诸多疾病的根源

    明白了上述道理,就会理解,为什么火神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卢崇汉先生在报告中列举了目前影响人体阳气的各种因素;李可先生的讲稿也分析了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认为这些病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

    遗憾的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

    对于“三因制宜”里的因时制宜原则,一般人都能想到,要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养生保健、处方用药;实际上,如果我们从大时空、大气候的角度来考察理解这一原则,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整体上是处于阳虚阴盛的隆冬季节。我们的体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急需要阳光普照的晴日!这就是李里先生反复强调的大势!

    卢崇汉教授在《扶阳讲记》中说:“举目望去,现在有几个是阳实的啊?真正阳实的没有几个。……我的用方可以说99%的都是纯辛温药物组成的。”李可先生也有这样的话,现在“阳虚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阴虚的百不见一。”

    总之,扶阳是大势所需,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哗众取宠。

    3.2 何时扶阳?

    具体到每一个病例,需不需要扶阳、何时扶阳、如何把握扶阳的时机,也是论坛讨论的核心问题。

    3.2.1急危重症,阳气欲脱,急须扶阳!

    如果病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恍惚,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舌淡苔润,脉微欲绝,需不需要扶阳?

    那还用问?这是典型的亡阳证,阳虚欲脱,急当回阳,非大剂量姜附不能承担此任!

    但如果说这个病人是感染性休克,严重细菌感染造成的休克,你还敢重用姜附回阳吗?

    还是这个病人,如果他是消化道大出血引起的出血性休克,你还敢重用姜附回阳吗?

    还是这个病人,如果他是中风,脑出血;或者是恶性肿瘤、白血病,你还敢重用姜附回阳吗?

    你犹豫踌躇了!在病人命系一线、亟需扶阳的时候,你被现代医学的诊断迷住了双眼,迷惑了心智,该出手时不出手,以至于错失良机。

    实际上,这样危重的病人,在大中型城市,已经没有中医插手的机会了!他们全都被收进了ICU、CCU或NICU,或者干脆被带回家去,准备后事。

    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病人即使给你治,你有胆量治吗?你有把握治吗?

    李可先生敢治!他破格重用附子数百克,将许多垂危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火神派的其他医家,也有诸多重用姜附起死回生的案例,这也正是其惊世骇俗的过人之处。

    3.2.2 慢性疑难病,阳气已虚,应当扶阳!

    如果病人畏寒肢怕冷,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时时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白,脉虚无力,需不需要扶阳?

    当然了,这是典型的阳虚证,肯定应当扶阳!

    但如果告诉你,这个病人是急性胃肠炎,或者是霍乱弧菌感染,你还会用姜附来扶助阳气吗?很可能,你已经给病人挂上了抗菌素,吃上了黄连素,或者是藿香正气水!

    还是这个病人,如果他是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你还会用姜附来扶助阳气吗?如果他同时伴有高烧呢?

    犹豫了吧?或许你已经给他用上了急支糖浆,痰热清,银黄颗粒,清开灵注射液!阴阳不辨,助纣为虐,害人而不自知,还说是中医不行!那些反对中医的中医博士不就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设置各种可能的诊断,急性肾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甲亢?肿瘤?脂肪肝?脑梗塞?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如果你能抛开重重迷雾,坚持明辨阴阳,用姜附来扶阳,那么你已经真正进入了中医的门径!

    但许多人会在病人阳气已虚,应当扶阳的时候,迷失了方向。

    临床上,病人是不会按教科书生病的。有时候,阳虚虽已呈现,但不可能具有上述所有症状,甚至会还表现出一些貌似相反的症状。此时,更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准确辨认阴阳,大胆应用扶阳之法。张存悌教授将郑钦安提出的“阴阳辨诀”的阳虚证候概括为“舌脉神色口气便”七项,分别是: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神——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色——面色唇口淡白;口气——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便——二便自利。这是辨识阳虚的“金针”,千万不能一遇具体病症就发懵,阴阳不辨,寒热不分,跟着西医的诊断走!

    3.2.3 常见病阳虚隐潜,未病先防,也要扶阳!

    象以上两种情况,在病人有明显的阳虚征象,甚至是阳气将脱之时再去救治,总有亡羊补牢之嫌。扶阳,更强调在没有典型指证,阳虚处于隐潜状态时,独具慧眼,巧加辨识,做到未病先防,防微杜渐。吴荣祖教授的报告,专列“隐潜性阳虚及其应对”一节,指出:“所谓‘上工治其萌芽’者,即在疾病产生的初始阶段就进行有效干预,每能事半功倍,防患于未然。

    例如,病人疲乏无力,困倦欲寐,脉微而细。虽无恶寒肢冷的虚寒征象,但却是少阴病的典型脉证。不管何病,均需扶阳。

    再如,病人身发高热,但神萎无力,面色苍白,脉沉细,正应《伤寒论》上的这一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时千万不要清热滋阴,急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助阳气。庄严在其报告“常见热象的辨识”,介绍有许多貌似热象的阳虚证。

    临床上尚有许多表现为“上火”的病症,如口腔溃疡、面发痤疮、牙龈出血、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头痛、眩晕、耳鸣、耳痒、失眠噩梦、鼻塞流涕等等,从火热论治,有时可取得暂时的效果,但反反复复,不能根治。若从阳虚治疗,常可十中八九,效果迅捷而巩固。因此,火神派有“头面无实火”之说。

    吴荣祖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阳虚之体,必有寒象之征,阳虚为本,邪气为标。风、湿、饮、痰、气、血、瘀、水、聚积、征瘕均可寒化,其根为阳虚也。”须要扶助阳气。为了帮助大家发现阳虚的蛛丝马迹,吴教授把目前临床容易被忽视或识辨之处,例举了十二个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其中,“舌苔色黄不主热,舌质老嫩辨阴阳”的观点,尤有指导意义。

    3.2.4 阴虚之时,用阳化阴,亦须扶阳!

    如果在阴虚阳虚都不明显的情况下,遵循“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的原则,用姜附扶阳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病人诊断为阴虚的情况下,仍然去扶助阳气,可能就太难服人了!但这也正是应用扶阳大法的更高境界。刘力红教授指出,四逆汤实际上是“推极之法,合德之方”,“既曰合德之方,则必阴阳兼顾也。”“四逆乃于极上,亦乃于先天上和合阴阳,而非于后天脏腑气血上和合阴阳。”

    “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实际上是应用姜附扶阳的两个境界。

    3.3 如何扶阳?

    在参加这次扶阳论坛的学员当中,有不少是临床一线的医生。他们最关注的,是扶阳学说的实际应用问题,也就是在临床上如何扶阳。

    3.3.1 扶阳需用附子

    附子是扶阳的主将。扶阳学派的鼻祖郑钦安先生最推崇附子,认为“热不过附子”,附子为热药“立极”之品。祝味菊尊附子“为百药之长”,唐步祺推“附子为热药之冠”,李可称“附子为药中第一大将”,卢崇汉视附子为“扶阳第一要药”。已故名医何少奇先生全面总结了附子的功效,认为“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补可攻,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扶阳的主方当属四逆汤。刘力红教授这样解释四逆汤的组方配伍:方中“附子辛热,直补坎中真阳;干姜辛温而散,其所用者,盖以群阴阻塞,附子亦不能直入根蒂也,故以干姜涤荡阴邪,迎阳归舍;甘草禀坤土之气,阳气归舍,得土覆之,则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如此则真龙复归,阴阳复现和合之象,坎气乃全,阴阳于此合一也。”

    3.3.2 扶阳需重用附子

    附子究竟用多大的量?专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但扶阳需要重用附子,却是大家的共识。火神派医家应用附子,起手都在30克左右,重者用到60克、90克,甚至100克以上!卢崇汉教授、吴荣祖教授都认为,那种用数克姜附,还配伍于大队滋阴药之中的做法,无异于隔鞋搔痒,欲扶阳抑阴,救治大症,是不可能的。李可先生的破格救心汤,重用附子常达数百克。此并非哗众取宠,实在是救治垂危之所需!

    张存悌教授指出,广用、重用(从几十克到几百克)、专用附子,是火神派最突出的风格,众多火神派医家以大剂附子治愈急危重症的验案,确实惊世骇俗,令人钦佩,乃至被冠以“某火神”或“某附子”的雅号。

    3.3.3 扶阳需善用附子

    在听取卢崇汉先生的讲座之后,温长路教授将其临症学术特点概括为“善用附子”和“巧用附子”,这一概括确实很精到。“火神派”医家强调用附子匡扶阳气,但决不主张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附子。什么情况可用附子、用多大量、如何确定姜附比例、如何选方配伍、用后可能会出现什么反应、怎样应对这些反应,以及姜附用到何时为止,他们都胸有成竹的,而不是一斧子功夫,莽撞用药。这也正是扶阳学说的精深之处。卢崇汉先生说:“经常有人给我寄来一些处方,说他自己用附子用到了多少克,问他算不算火神派?这我不好说。”实际上,是不是“火神派”,并不在于你临床上是否用姜附治病,也不在于你敢用多大量的附子!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掌握了扶阳理论,你在用姜附的时候是否心明理顺。不是说你今天参加了扶阳论坛,明天就成了能用附子的“火神派”了。想得到扶阳真谛的朋友,需要在“善”和“巧”上多用心力。

    “道归次第”是刘力红教授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事物的先后次序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疾病的发生和演变是有规律的。临症使用扶阳之法,也必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因此应用姜附,先用何方,后用何方,是有讲究的。顺序对了,才能取效,这是扶阳的次第问题。比如表证明显的,三阳经证明显的,需要先用桂枝法解表,扫除外围障碍,然后再用四逆法温扶阳气。李可先生也有先开脾胃,再扶阳气的观点。

    庄严在其《姜附剂应用经验谈》一书中强调,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辨识元气的蓄积状态,以此作为应用姜附剂的依据。

    要想做到善用附子,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使用质量过关的附子,二是要掌握附子的应用时机,三是要注意方药的配伍,四是要注意煎煮方法,五是要正确判断排病反应,六是要注意附子的毒性。

    3.3.4 扶阳要注意识别排病反应

    在应用姜附扶阳排寒的某一阶段,许多患者会感觉病情加重,或者出现许多新的症状,甚至以前得过的疾病重新发作,或者出现疾病发生过程的逆演……这时,善用姜附的“火神派”医家,就能正确判断,这种情况是由于辨证失误、用药不当造成的,还是正常的排病反应。如果是排病反应,不仅不需停药换药,有时还须加重姜附的用量,以促进机体在阳气充足之后的的自然康复进程。 

    如果不能正确识别排病反应,就会在扶阳过程出现排病反应时惊慌失措,改弦易辙,使扶阳疗法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如果出现的症状确属辨证失误,用药不当,却仍然懵懵懂懂,不知变方,也会造成误治,损害患者健康。

    3.3.5 扶阳的其它方法

    经过几天的学习,扶阳的理念深入人心。许多人在讨论中提出,虽然姜附是扶阳的主将,但除了姜附四逆之外,还有许多扶阳的具体措施。比如针灸、拔罐和刮痧,可以通过排除寒气,减少阳气的损耗;王正龙先生提出的重灸关元之法,也是扶阳的有效措施。其它如养成科学的作息习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适度,不乱用抗生素、清热药、泻药,避风保暖,防止寒气的侵袭等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护阳之法。

    3.3.6 扶阳不排斥其它治法

    扶阳属温法,是中医八法之一。其之所以效果显著,是因其遵循“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的原则。

    但扶阳并不排斥其它治法,刘力红教授特别指出,临床应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仲景一生学问,阴阳攸分,即在四逆、承气二方见之。”李可先生的讲稿也强调,治疗肿瘤,“下法”尤不可忽视。

    扶阳,本是中医审时度势的正道,本不应有什么学派,也不排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的应有地位,不排斥其它辨证方法。但它反对那种死搬硬套、墨守成规、不辨阴阳的庸碌行为。


    4、扶阳论坛火爆之后的再思考


    来自河南的一位学员说,就在扶阳论坛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他的同事参加了另一场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同事发来短信,说没有多大收获。预计3天的会议日程,不到1天就结束了。大多数参会者报到之后,便旅游去了!讲课专家也没有充分准备,交流的材料很少有实际意义!

    鲜明的对比,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扶阳论坛为何会红火?

    4.1 卓著的临床效果,是扶阳论坛的真正魅力所在

    任何一个医学流派,不管其信奉的理论多么高深,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有创见,它是否有生命力,关键要看其临床实效。临床疗效是中医的根本!许多人参加扶阳论坛,就是冲着其卓越的临床效果来的!

    有学员表示,我们来参加会议,不是为了听取高精尖的所谓现代研究,我们需要的,是拿来就能用、一用就有效的医疗方法!

    4.2 扶阳论坛,实际上扶了中医人的阳气

    中医能独立地治疗急危重症?火神派的回答是肯定的!

    现代医学所说的不能治愈的病证,中医能够治疗甚至治愈吗?火神派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如果能做到这些,中医人还会觉得没有底气吗?还会有人说中医的效果是心理作用吗?

    火热的扶阳论坛,实际上是扶了中医人的阳气!

    4.3 让我们一起承担起复兴中医的大任

    许多学员表示,参加扶阳论坛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中医登堂入室的门径!要想步入中医的门径,就必须学会用中医的方法思考问题,不能被西医的诊断印定耳目;要想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在阴阳上下功夫,在阳虚的辨识上下功夫!现代医学所谓的难治性疾病,不能成为中医难治的借口!救治重症大症,才能真正鼓起中医的胆量!扶阳是许多疑难病症的突破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借助扶阳论坛的火力,一起承担起复兴中医的大任吧!


为期六天的『第二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于2008年10月25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由中华中医学会主办,会议邀请了卢崇汉、李可、吴荣祖、刘力红及李里等著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我在会上做了“关于附子详细考察及现状”的报告。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爱新觉罗·溥严 为扶阳论坛题词

 

 会议原计划参会人员限制为100人,但报名异常火爆,仅仅几天报名就突破名额限制,无奈之下,组委会将名额限制调整为150人,并重新变更会议场所,但150人名额爆满以后,仍不断有人强烈要求参加,就这样三易场所后,最终严格限制参会正式代表为250人。最让人感动的是,上海一位八十几岁高龄的著名中医也兴致勃勃来参加会议,并每场不落地认真学习。

会议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均安排了专题报告,每场报告都座无虚席,甚至要提前抢占位子,许多多年参加学术会议的人都说:从没看见这么火爆的学术会议。由此可见,有那么多的人对中医事业报以极大的热情,扶阳思想在中医领域所具有的强大号召力。

 

会议专题报告如下:

卢崇汉   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李  可   中医大证的临床治疗思路

吴荣祖   观其脉证辨识阳虚

刘力红   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

李  里   扶阳与中国文化

。。。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主持人:梁冬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赠与卢崇汉先生“卢火神”题字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赠与刘力红先生“思考中医”题字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赠与李可老先生“中医脊梁”题字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卢崇汉:“钦安卢氏医学的扶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刘力红:“跟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感悟”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长衫先生李里:“扶阳与中国文化”

 

第二届扶阳论坛·“扶阳论坛”归来!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吴荣祖:“观其脉证辨识阳虚”



第三届扶阳论坛小记

黄帝内经

毛旭峰

小记扶阳论坛 

在龙华医院举办的第三届扶阳论坛已经过去十天了,那三天时间聆听了很多优秀的中医做了医理医术的介绍,欣喜之余,想把自己的笔记做个整理,看看对大家会不会有用。

第一天是倪海厦先生的《经方的运用与阴阳辩证法的关系及重症临床经验介绍》;许明堂先生的《谈中医脉诊和意象医学》;第二天是四川大学李里先生(长衫先生)讲《国学里的中医》;吴荣祖、唐农教授对扶阳的看法;郑州高圣洁老师《脊柱健康与阳气》;第三天是《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教授《扶阳学派研究的若干思考》,王凤仪先生的学生刘长生老先生《性理扶阳略讲》。

先说第一天的倪师讲座,倪师应该在六十岁左右,他出生在台湾,现在美国行医,三十岁以前主要学易经,然后学中医,在美国行医多年。他自称是美国西医的终结者,西医无可奈何的癌症,血液病,肾病他都可以治疗,他现在也教书,想把他所知所学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他眼里就没有疑难杂症,只有阴阳辩证。听了他的讲座,我就像一滴水落到大海里面,难以表达我的感受。(日前刚给女儿查望洋兴叹地词义,正好用在这里,河神在陆地上自以为大,流到了海边看到海神,望洋兴叹,而我比河神卑微得多。)

我觉得生在中国真好,前有黄帝,岐伯,张仲景这样的圣人,后有倪海厦,刘力红这样的传人。

 

 

  以下是扶阳论坛上倪老师的讲演提纲

(涉及倪老师的知识产权,里面的方子请勿自行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记!)

前言 : 經方的運用與 陰陽辨症法的關係

何謂陰陽辨症法?

陽是熱,陰是冷。

陽是神、是力。陰是形、是體。

神形無病,則陽可暢流無阻。

第一章:如何將陰陽辨症法精準的應用到人體上?

陰實的診斷法則,陽不入陰

第一:可以從疼痛與寒熱感的表現來診斷

第二:利用十二時辰臟腑氣血的流注來診斷

第三:可利用寸口脈的陰陽部位來做診斷

第四:可利用睡眠情形來協助診斷

第一: 疼痛與寒熱感的表現

一: 持續又與日劇增的痛。

二: 上熱下寒的症狀。

三: 腫瘤部位有局部的熱感。

第二: 十二時辰氣血流注的診斷

  肺----寅    膀胱----申

大腸—--卯      腎----酉

  胃----辰    心包----戌

  脾----巳    三焦----亥

  心----午      膽----子

小腸----未      肝----丑

第三: 寸口脈的陰陽診斷法

寸為陽,尺為陰。

常態女子之左(陽)脈應大於右(陰)脈,

常態男子之右(陽)脈應大於左(陰)脈,

此因女子以血為主,男子以氣為主。

以附骨之脈為陰實之真臟脈。

以一息七至以上為陰實之真臟脈。

第四:可利用睡眠情形來協助診斷

 陰實的失眠與盜汗。

陰陽決離但坐不得臥的危症。

陽氣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是常態。

第二章:陰實如何形成?

病情的演變由陰虛---陽虛---陰實

扶陽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

運動與中藥可以扶陽,因為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清陽發肌理,濁陰走五臟

虛勝於實的觀念,不足與太過,都會造成陰虛。

第三章:如何去區分經方中陰陽藥物?

第一:以氣味區分,氣為陽,味為陰

酸苦湧瀉為陰,辛甘發散為陽,淡味滲泄為陽,鹹味湧泄為陰,輕清升浮為陽,重濁沉降為陰

第二: 以顏色區分

色白為陽,色黑為陰

第四章:如何選擇去實與攻堅的藥物

桂枝與麻黃之去表實,辛甘發散之藥,能去氣分之實症,因為清陽發肌表。實四肢。

大黃與芒硝之去裡實,是味厚之藥,能去腸胃中之實症,因為濁陰走五臟。

寒無浮,熱無沉,石膏色白為陽,性寒為沉,附子色白為陽,性熱不沉。

如何選擇去實與攻堅的藥物二

鹹味與陽性藥的互動可以軟堅,消除腫瘤,如生附、牡蠣、石硫磺。陽氣足則無陰實與積水之患。

能入血臟之活血化瘀藥物,可去血中實症,如茜草、炙鱉甲等。活血可以去五臟積聚。

氣為陽血為陰,氣實血清為正常。

第五章:如何做出正確的經方藥物組合?

第一:以手腳的冰冷做判斷

第二:以身體之惡寒、惡熱為主

第三:以喜冷飲、喜熱飲為主症

第四:以脈形之洪大、細小做判斷

第五:以有汗、無汗做判斷

第六:以子時午時睡眠與體力之變化為主

                          半夜十二點

       少陰                                           太陰

 早上六點                               下午六點

                                                   

         太陽                                        少陽

                         中午十二點    

第六章:經方藥物的計量如何取捨?

第一:以病人的體格大小為主

第二:急下存陰的時機為主

第三:以四肢逆冷的程度為主,手足皆冷的人最容易得到陰實。

第七章:何謂正常人?中醫界必須做出統一的健康標準(陰平陽秘)

1.睡眠可以通霄。

2.正常的胃口。

3.口渴與流汗的正常比例。

4.大小便正常。

5.符合正常體力的定義。

6.常年頭面覺冷,手腳溫熱。

第二部分 : 我在美國使用經方治療重症的經驗談 (一钱等于三点七五克)

血癌的治療(血癌案例1)

04-10-2009初診,血癌,男,白人,75歲

處方:炙甘草10, 生薑二片,大棗十枚,桂枝5

麻子仁3,熟地2,黨參3,阿膠3,當歸2,白朮3

茯苓3,炮附子4,龍骨3,牡蠣8。

一週後來診,原WB39已經降到28了。

血癌案例2

03-05-2009Parks Thomas白人,73歲,五年前得到左乳癌,經西醫開刀治療後現在出現移轉成淋巴癌與血癌,同時右乳又出現硬塊。

處方:生附子2,乾薑2,炙甘草5,桂枝3,白芍3

大黃2,黃芩3,黃柏3,黃連2,防己5,瓦楞子5

牡蠣8,紫根3,茯苓5,阿膠3。

Mar   13  WB 60.21

April 13  WB 42.40

血癌案例2

2009/03/13來複診:服前方後裡寒去, 小便量增許多睡仍不好因小便頻數約3,4次一夜淡黃色,大便每日行,一日兩次,胃口好,體力一樣,仍在服降壓藥,心臟藥,目前血壓很好140-90 脈診:脈稍洪大,無附骨脈,望診:1、舌診:淡白濕紅2、眼診 : 瞳孔反應還好, 腎陽還好.肝區有白點是肝積毒素

處方:同3/6方,9碗煮成3碗早晚飯前服用

 

血癌案例2

2009/03/20複診,要出遠門。問診:服前方後睡好轉, 且頻尿亦減少中睡時身無熱雙足溫體力好口渴有,喝多水(因運動多)大便仍秘胸前無寒熱脈診:脈稍浮數望診:1、舌診:淡黃濕2、眼診:特殊診斷:手掌溫潤

診斷:須增加大黃到三錢

血癌案例2

2009/03/31來診原因:感冒、耳癢

問診:服前方後睡好轉,小便仍頻尿,睡時身溫,手足皆溫許多,大便每日行,體力好轉,無盜汗,脈診:脈稍浮數,望診:顏面膚色極紅無鬚(要等到紅色全都退,鬍鬚正常生長才算痊癒)

西醫診斷,病人白血球從一開始治療時的60.21到五月時35.9其他驗血指數一切正常,病人已經沒有危險,繼續吃藥中。

紅癍性狼瘡(1)

其治療方法近於血癌,診斷上只差一椎壓痛而已。

Bettye Love 1952年生,初診2004年5月10日,Lupus患者,52歲。服Celebrax止痛。

主要症狀:手指關節痛,尿失禁有幾年,長期失眠身體冷,不知道渴,胃口過好,八年無月經。

診斷: 真寒假熱,心陽與腎陽皆不足。

處方:生附子5,細辛2,石膏60,知母5,防己5,茯苓5,澤瀉6,黃精3,桑螵鞘3,炙甘草5,柴胡3,玉金5,龍膽草3,瓦楞子5,陽起石3。

紅癍性狼瘡(1)

5月22日複診,服藥後出現左乳痛,奶水流出很多,身體開始熱了。

增加烏藥5,白朮4。

6月5日再診時,自述乳房脹滿好轉,奶水出漸止,關節痛去八成以上,體重下降,睡眠已好,足熱睡眠時出現咳嗽,有白痰且泡沫多,其他皆好。

處方:增加桔梗20,炙甘草10。

6月18日覆診,一切正常,唯咳嗽仍有。

增加麥冬3,杏仁3,半夏3。

7月4日在醫院中複驗血後,被告知已經痊癒。

腦瘤(1)

Ford,Jim.2004/09/20.初診.來自賓州,獸醫.51歲

腦瘤,去年八月發現,經開刀取出後,腫瘤反而加速生長,症狀如同中風.左耳失聰,左手冰冷,雙腳溫,小便無力,大便秘,臉色青黑,脈沉細附骨,沒有頭痛.

診斷:裡寒重症,腎陽精不足,肝臟損傷.陰實之症.

 處方:生附子5,黃精3,陽起石3,柴胡3,玉金5,生半夏3,熟地3,補骨脂3,防己3,桂枝5,炙甘草5,白芍5,烏藥3,菟絲子3,茵陳3,龍膽草3,川芎3,生薑二片,大棗十枚.

針灸:雙膝五針,外關,合谷,曲池,足三里,百會,絕骨,解溪,左耳門,聽宮等穴位.

腦瘤(1)

09/24早上陽舉好轉,增加瓦楞子5.

09/28回診時,大便一日二次,小便力量增加,走路平衡好轉,已經不需要拐杖,左手轉溫.十月中旬來函告知經MRI掃描證實腫瘤縮小一半,到十月底再照時,只少一cm,之後開始到隔年三月,都沒有再變小,於是從四月開始增加劑量。

生附子六錢,生硫磺五錢,陽起石五錢,其他不變,病人持續吃到該年七月,再做MRI後,發現腫瘤消失。

腦瘤(2)

約旦人05/24/2005初診,Basam Ahmed

淋巴癌移轉腦瘤,被判定只能活三個月。

處方: 生附子4,硫磺3,桂枝3,柴胡3,玉金5

龍膽草3,熟地3,陽起石5,防己3,川芎3,

丹皮3,瓦楞子5,牡蠣10,生半夏3,桔梗5。

因病人做過13次放療又服用類固醇,造成下半身無知覺,性功能喪失,時常感到失去平衡,於是增加南星3,地龍3。

後因病人失眠,故再增加黃連阿膠湯。

其間病人因放療與化療,造成免疫系統喪失,受到感染得到肺炎,幾乎因此喪命。

07/30當時症狀如:全身發炎,口中發炎,體重下降,無胃口,腹脹滿,失眠,無寒熱,面色青黑,脈虛無力,咳嗽不止,白痰,下肢無力,口渴但喝不多。

救急處方如下:

炙甘草一兩 乾姜三錢 炮附子一兩 桂枝五錢 白芍一兩 生姜二片 生半夏三錢 山茱萸五錢 熟地八錢 澤瀉五錢 細辛二錢 桔梗五錢 洋参四錢。服時加麥芽糖二匙。

服前方一週後來診,胃口恢復,咳嗽仍多出白痰,口渴喜溫飲,呼吸困難,雙足淡白毫無血色,性功能無。

處方改: 葶藶子五錢 丹参五錢 當歸二錢 牡蠣一兩 炙甘草五錢 乾姜二錢 巴戟天三錢 炮附子五錢桂枝四錢 白芍八錢 熟地八錢 澤瀉六錢 細辛二錢 桔梗五錢 炙鱉甲三錢

再服用一週後即好,8/14/2005後再於5/24方中增加豬苓三錢 加生半夏到四錢 丹皮三錢 白朮三錢 攜藥回約旦續服到2006/06/15。現在一切正常。

腎臟衰竭尿毒症(1)

Mayobanex Villalona  10-15-2007初診 32才

桂枝5,茯苓5,澤瀉6,黃連2,黃芩3,白芍5,麥冬3,黨参3,炮附子4,生姜2,生附子3,乾姜2,炙甘草3,烏藥8,細辛2,補骨脂3,熟地3,服藥到04/28/2008以後就停止洗腎至今。

07/29/2009發生心臟有刺痛,再增加枳實,瓜蔞實,薤白三味藥。

針刺,巨闕,關元,中極,公孫,內關,耳針心點,

背針,肺俞,心俞,腎俞,京門。針後痛去。

腎臟衰竭尿毒症(2)

02-09-2007Susan Skirvin 1956年生,已經洗腎五個月,初診時,便秘、無胃口、雙足冰冷、身體多覺冷、月經六週沒來,手指關節腫痛,無法緊握,脈弦,這是裡寒濕症。

初診處方:桂枝4,白芍4,炙甘草3,生薑3,大棗10,生附子4,乾薑2,白朮3,茯苓5,木通3,當歸2,細辛2,炮附子5。

06-01更改處方:桂枝改為六,白朮改為5,增加補骨脂2,敗龜版2,烏藥4,澤瀉4,黃連2,黃芩3。

自本日起就沒有再洗腎了。

乳癌(案1)

04-10-2009李X華小姐,哈爾濱人,初診,左乳房乳頭下硬塊,(大陸醫師照片子後,建議她將之切除。)

處方:石膏60,知母5,天花3,麥冬3,炒麥芽5,

當歸2,川芎3,生地2,白芍3,牡蠣10,龍骨5,

防己5,瓦楞子5,茯苓5。

一週後來診,硬塊已消失。

二期乳癌的治療(案2)

Hsiang Kuei cha,詹桂香三十年前做過乳癌切除手術 2007年右邊乳房又切片找到乳癌並把它切除她經由西醫檢查,有心律不整,同時有二間瓣和三間瓣閉鎖不全、心室肥厚的問題。

處方:黃連阿膠湯:黃連二錢、阿膠三錢(分三包,烊盡) 、酸棗仁三錢、柴胡三錢、玉金五錢、川芎三錢、丹皮三錢、防己三錢、牡蠣一兩、瓦楞子五錢、知母五錢、梔子三錢、炮附子三錢、栝蔞實三錢、枳實三錢、薤白三錢、乳香三錢、没藥三錢、續斷三錢。

服了我們開的處方,病人最大的改善便是睡眠好轉

2009年8月11日來複診時,病人告知於2008年中回台灣再做檢查的結果,被証實完全沒有乳癌了。

肝癌(1)

案1.12-02-2008初診,Joe Ling,2cm腫瘤在肝臟裡。

處方:生附子3,黃連2,黃芩3,柴胡3,川芎3,

茜草3,炙鱉甲3,半夏3,南星3,白芍5,伸筋草4,

澤瀉5,決明子3,枸杞5,生硫磺3,乾薑2,梔子3,

茵陳3,白朮3,茯苓5。

平時煮四神湯當點心吃。

至今一直進步中,07-20-2009來函說最近一次肝臟掃描得知,腫瘤沒有擴散而且有縮小。

肝癌案(2)余志先生

病人 男性 31歲 傳真看診 初診日期 1/15/2009

2008/8/20做肝切除手術,(左肝部八分之一)

2008/12/31 做右肝化學栓塞手術。

症狀:睡眠差, 每日半夜一點準時醒,醒後肝區及腹部疼痛, 徹夜不眠, 大便一日3次不成形, 小便一日7,8次, 淡黃味重, 胃口差, 食不下, 味覺差, 受風時肚子絞痛, 手溫足冷, 夜間身熱, 怕風怕冷, 口不渴, 極喜熱飲, 體力極差, 整日疲勞.

舌脈未見.(傳真治療,病人在中國)

處方:方用四逆湯和小建中湯加減

生附子三錢  乾薑三錢 炙甘草三錢-----四逆湯去里寒攻陰實

柴胡三錢  茜草三錢 炙鱉甲三錢--清肝活血軟堅

桂枝三錢  白芍六錢  生姜二片  紅棗十枚-----小建中湯去腹部寒痛兼實脾

三七三錢  續斷三錢-----活血化瘀

當歸三錢  川芎五錢------活血補血

生硫磺三錢------壯命門火兼去里寒

服食加一匙麥芽糖沖服

服藥至07/31為止。

 

小记扶阳论坛(续)

扶阳论坛第二讲是美国归来的许明堂先生,讲《中医的脉诊和意象医学》,他认为“象”是脉诊的最高境界。

许先生认为生命有三个层面,生命=物质+信息+能量,他是八十年代北大计算机系的研究生,也把生命比喻为:计算机=硬件+软件+电源;而脉诊是对人体的能量和信息层面的诊疗

脉诊=脉感+脉象,许先生认为古代中医的脉诊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脉感诊断和脉象诊断,统称为脉诊;脉感诊断是手指对指下脉搏跳动的感知,脉象是对人体的脏腑经络的能量情况的感知。

中医的脉诊以前分为内经诊疗体系和华佗扁鹊的诊疗体系,而现在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内经体系,偏重于脉感诊断。

脉诊源于司马迁的记载:言脉者,由扁鹊也。

这个讲座听着比较玄,写下来似乎更不靠谱。但课间许先生安排他的各国弟子给学员们做诊疗,很多都言对,很多人也都愿意去北京跟他继续学习,可见还是有他的道理。

 

第三讲是四川大学的李里先生给大家讲国学里的中医。李里先生又名长衫先生,是个年轻的国学老师。他从人类的学问开始讲起,人类的学问来自人的欲望。人类有五大欲望:食色嗔善美。

其中,食色是人兽共有的,食欲维持生命,色欲延续生命,而人类的烦恼痛苦也来源于此,取得食物的过程要付出代价,追逐异性的过程,也充满着爱恨情仇,婚后也有家族关系的处理,所以,天给了生命,也给了约束。佛说:人莫名其妙地来,无可奈何地活,稀里糊涂地走。

嗔欲,求知欲,科学的动力,古代巫医一家。

善欲,人内心深处的善,听人表扬由衷地喜悦,接受批评而高兴是后天修养。

美欲,高山流水,云卷云舒,美女帅哥 

情大的人容易成为艺术家,理大的人容易成为哲学家,欲大的人未必成为科学家。 

地球上的人类由于太阳光照射不同,天时不同,而产生差异。

西方:定量定性,西方的科学是在数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东方:阴阳五行,中国的科学是从天文而来。 

西秦统一天下,得天下是得天时。延安在西北方,西主金,金克木,北主水,水克火,所以历代的北伐东征都是失败居多。 

中医既用了哲学,又用了阴阳五行。 

中国哲学重在提高人的修为。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孔子,著作都很薄,对待生命从容达观,往往都长寿,并且寿终正寝。而西方的哲学家,著作都很厚,但很多都是非正常死亡。 

中国的艺术是对宇宙的表现;西方的艺术是对宇宙的再现。 

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问叫国学。

他从四库全书的目录来阐述国学的特点,四库全书分为经学,史学,子学,集学。

其中经书是国学的魂,建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宇宙观:天人合一,世界观:协和万邦,人生观:自强不息,价值观:忠孝节义。

天人合一:

天人同构——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五行,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哲学基础;

天人同德——医病的同时医人

天人感应——奇迹 

1、  天人同构:天和人是同一种构造,同一种结构

2、  天地合德:人效法天,乾(男人):自强不息,坤(女人):厚德载物

3、  天人感应:人心和谐,社会安宁,风调雨顺,人顺应宇宙的规律;(易经64卦,推天道以明人道) 

世界观:协和万邦—人心很危险,充满欲望,一面要和谐,一面是战争; 

人生观: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为生,仁德,生生不息;生生不息是宇宙的规律,天地间最大的德行。佛讲生是幻灭,儒讲生是生生不息,儒家的这个人生观使得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 

价值观:忠孝节义—忠是对国家,尽职为忠,孝是对父母,子承老为孝,节是对自己,气节、风骨,义是对别人。 

经书属于阳,一三五单数日读经书,圣人之道,天下应该是怎么样的,人应该怎么样?

而史书是属阴的,二四六读史书,众生之道,天下是怎么样的,人是怎么样的?历史是由众人构成的,大势所趋,众人成势。

光读经书,人会迂腐,但人需要读经书,可以树立正气;光读史书,人容易圆滑,权谋,但人需要读史书,可以让人生活得圆润。 

子学:思潮;佛,道,医;宗教哲学,儒释道兵,科学,天文算法,医,等都归结在子学里面。 

人要致中和。 

知命(尽人事听天命);

得失(月盈则亏,主动布施);

是非(每个人都在是非中);

生死(每个人会来就会走); 

看破四道关,人生获自由。

毛旭峰:第三届扶阳论坛小记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小记扶阳论坛(续二)

 

毛旭峰:第三届扶阳论坛小记 - Thedao - 【天道文化·神气中医】

   

扶阳论坛的第三天是刘力红老师和刘长生老师的讲座。扶阳论坛是一个专业的中医学术论坛,我混进去听纯粹是因为有刘力红老师的讲座。

最近在看刘老师写的《思考中医》,写得真好,我看的书少,他的书让我看到了文以载道。我写不下来我的感受,还是他的导师陈亦人老师给他的序概括得好:“有关《伤寒论》方面的著述,迄今为止,仍是中医界叹为观止的。而在这众多的著述里,能像作者这样如此平实地将甚深的经义娓娓道来者,却实为少见。孔子云: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余信也,是为序。”

三天的讲座,刘老师经常作为其他演讲者的主持人。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他穿着一件很普通的砖红色夹克,一双旧旧的土黄色的皮鞋,一手端着不锈钢的茶杯,一手拿着本子和笔,不急不慢地从旁边的宾馆溜达到会场,微微含笑地跟大家打着招呼,早早地到会场落座,认真地听每个讲演者的发言。

李里老师在国学讲课中谈到得失时举了刘老师的例子,说刘老师早年博士毕业后二十年来走访名师,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辛勤耕耘,著就了《思考中医》,那时刘老师很清贫,有时家里度日都很艰难,但他很自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现在一书成名,今天要去这里演讲,明天要去那里出席会议,刘老师说现在最大的幸福是能在南宁安安静静地呆几天。

李里老师讲的是得失,我听得却很感慨,二十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最快的二十年,有人不顾度日艰难,愿意埋首在自己的学问之中,而且愿意把自己的所学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让更多人来学习中医,思考中医,这真是我们的幸运。

刘老师演讲的题目是《对扶阳学术流派研究的若干思考》。他先说了举办这个论坛的初衷,是想让有愿力来帮助大家的大德之人(即有道之人),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即有术之人)来提升大家的医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说去南通拜访了朱良春老先生,朱老说没有术,道无以行,没有道术不能久远,自古流传下来的大医无不是道术双修,德艺双磬。

(论坛的主持人之一梁冬先生告诉我,他几年前认识刘力红老师,还采访了刘力红老师和李可老先生,然后就作为见证者参加了07年的第一届扶阳论坛,当时在南宁,参会者大概是二十多人;08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扶阳论坛,在一个大概不到二星级的宾馆里,与会者近百人;这是第三届,在上海,与会者逾千人,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大礼堂;他说了一句妙语,无从考证是否他原创:“对男人来说,有的事情就需要不生气,不放弃!对女人来讲,就是不哭泣,不放弃!”)   

刘老师先说宗派,宗:尊之,主之要旨。遵从什么东西?佛教有八宗,普设群机是个性需要,普度众生的方便门,个性到了极致共性就出来了。所谓一花一世界。

第一天演讲者倪海厦老师就是以心立宗,有的中医流派以柴胡立宗,以胆立宗,以少阳立宗;金元四大家李东桓以脾胃立宗,以土立宗,五脏都可以立宗,人是全息的,五行之中有五行。所以,君子合而不同,成为大同。(小人同而不合)。

扶阳学派的立宗。一阴一阳才是道,阳的作用是要通过阴来体现的。阳鱼里有阴眼,阴鱼里有阳眼,阴阳是互动的。从阳立宗,扶阳要生阴(正的阴),扶阳要化阴,如果阴不化,阳也扶不起来。

人吃的食物也是太阳,太阳的能量给植物,植物给动物食用后转化为人类的食物。(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人应该吃素,同一块地如果吃素的话,可以养活四个人,如果吃荤的话,只能养活一个人)。以阳消阴(邪),阻扰阳气正常工作的是不正常的阴。

以阴养阳也可以,用药比较清灵。金元时代温燥过了,就出现了朱丹溪,阴生阳长。中医的流派兴衰也可以看出时代变化的趋势。扶阳要吸取前车之鉴,不要成为流弊。

接着刘老师讲生命的三个元素,性,心,身;身这个物质层次对生命的影响程度是较低的,心这个层次对生命的影响程度是高一点的,而性这个层面对生命的影响程度最高。人心为阴,道心为阳,阳气不振常是因为人心(为己之心)太盛。性有天性和秉性之分,秉性为阴,怨恨恼怒烦,就是禁锢性界的阴。(这个部分他在当晚的复旦大学的讲座更通俗易懂,我另外再写一篇。)

生命圆通,生命与天道合一,生命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圆,生命的圆必须通,才能成为圆。而医之法所针对的就是圆通。生命的特征是圆通,生命的根本障碍就是圆通的障碍,这也是医法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医法圆通。

后面部分太专业了,我记录得不全。记录至此,也能从中领悟到很多。是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