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国菜的食材及烹饪方法】

 昵称575430 2015-08-30


1、用料讲究

泰国是一个临海的热带国家,绿色蔬菜海鲜水果极其丰富。

因此泰国菜用料主要以海鲜、水果、蔬菜为主。泰国人的正餐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拉(生菜类),用餐顺序没有讲究,随个人喜好。餐后点心通常是时令水果或用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做成的各式甜点。由于深具得天独厚的优点,因此泰国菜色彩鲜艳,红绿相间,眼观极佳,不管是新鲜蔬菜瓜果的艳丽清新,还是乌贼尤鱼等众海鲜的肉感,都让人们大饱了眼福。

2、调料独特


泰国菜注重调味,常以辣椒罗勒蒜头香菜姜黄胡椒柠檬草椰子与其它热带国家的植物及香料提味,辛香甘鲜,口味浓重,别具一格,以各种风味蘸料伴以泰国美食,更演化出多重滋味。带辣劲的凉拌色拉泰式酸辣汤、红或绿咖喱(大多混合了椰浆)、蔬菜、各款烤肉串(牛、猪与鸡,拌以米饭或面点),都是具代表性的泰国美食。

泰国菜以酸、辣为重,大凡首次品尝泰国菜的人都会觉得泰国菜的调料很独特,有很多调料是东南亚甚至是泰国特有的,最常用的几种调料有:泰国朝天椒泰国柠檬咖哩酱,另外,柠檬叶香茅(Lemon-grass)也是泰国菜常用的配料。

 

3、泰国菜的主要配料

泰国柠檬(KaffirLime)

泰国柠檬是一种东南亚特有的调味水果,味道和个体都有别于美国柠檬。

口味的略甜,而泰国柠檬个小、味酸、香味浓郁,往往使闻过它香味的人终身难忘,它可以拿来做柠檬汁饮品,啤酒香剂,最主要的用处是用来做泰国菜的调料,泰国人几乎在每一道菜都会挤上柠檬汁,使每一道菜都散发出浓郁的水果清香,带有典型的东南亚味道。泰国人可以说食无鱼,但不能没有柠檬。

鱼露(FishSauce)

鱼露是一种典型的泰国南部调料,也有人它叫白酱油,顾名思义它就是像酱油一样的调味品,做法和中国酱油差不多,主是让一些小鱼小虾发酵滴汁而成。味道可能会让有些人不适,因为它带有一股浓浓的臭鱼烂虾的味道。让不习惯吃鱼腥的人大倒胃口,掩鼻而逃。

泰国朝天椒

据说,泰国朝天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泰语叫“老鼠屎辣椒”,可见这是一种

极小但极辣的辣椒。它广泛应用于泰国人的烹调艺术中,做菜不撒上几颗切碎的朝天椒,就像吃川菜不加麻辣一样。

咖哩酱

以椰乳作为咖哩酱的基本作料,还有许多调味料包括柠檬草虾酱鱼酱以及十几种本地种植的香料、辣椒,由温和到极辣的都有,任人挑选。泰国文化深受印度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人说泰国文化的父亲是印度。从泰国菜中咖哩酱的影响便可以感受到。另外,柠檬叶和香茅(Lemon-grass)也是泰国菜常用的配料。

 

4、泰国菜常用食材

泰国烹饪中,善用各种材料产生特殊的综合味道。以下是泰国市场中最常见到的材料,现在国外许多地方也愈来愈多见。

 

罗勒Basil

一般使用的三种罗勒有不同的香味,最常见的是Bai Horapha (紫花罗勒),味道有点像洋茴香,叶梗有点淡紫色,通常最常用在咖喱菜中;另一种是Bai Kaphrao (holyBasil),通常和肉一起拌炒,味道比较辣;叶片有一点毛茸茸的Bai Maenglak (hoaryBasil),一般用在汤或沙拉中。如果找不到这些罗勒,也可以以西方的紫花罗勒代替,不过味道会稍有不同。

 

豆芽菜 BeanSprouts

刚从绿豆发芽的鲜嫩青脆豆芽,泰文称为Thua Ngok,几乎所有的市场都可买到,也可以罐装豆芽代替。

 

豆蔻 Cardamon

在许多菜中都会用到豆荚或大的黑籽来调味或装饰,也可以研磨使用。

 

莳萝 Dill

泰文称为Phak Chi Lao,一般常用在寮国料理中,因此会出现在许多东北部的烹饪中。

 

黄瓜 Cucumber

泰国黄瓜(Taeng Kwa)体型比一般西方品种来的小,一般搭配各种菜生吃。

 

姜根 Galangal

连接姜的根部,增添美味独特的味道,一般有新鲜的嫩姜根、干的或是粉状。

 

大蒜 Garlic

跟西方大蒜相比,泰国大蒜比较小也比较甜,不论新鲜的或是腌渍的大蒜都大量被用在许多菜里。

 

生姜 Ginger

除了姜根之外,一般泰国菜也常用到2种不同的姜类,一种是一般较熟知的Khing,另一种是Krachai,Krachai味道较为温和。

 

青柠檬 Kaffic Lime

青柠檬和柠檬叶让许多泰国菜增添许多独特风味,尤其是咖喱酱。并

没有类似的替代调味料。

 

莱姆 Lime

主要用在鱼类和主菜的装饰上,莱姆(泰文称Manao)也可以现榨成汁,加水和糖浆调成饮料。

 

蘑菇 Mushroom

泰国烹饪中使用数种不同的蘑菇,尤其是用在一些中式的菜肴上。其中最常见的是鲍鱼菇或是蚝菇、干香菇及草菇等。

 

洋葱 Onions

除了一般较大、球根状的洋葱(Hom Yai)外、青葱(Hom Lek或Hom Daeng)及韭葱(TonHom)也常用。

 

干胡椒 Peppercorns

新鲜的青胡椒和干黑胡椒及研磨胡椒等,泰文称为Phrik Thai ,在许多泰国菜中都会加入胡椒提味。

 

罗望子 Tamarind

罗望子树的果荚(泰文称为Makham)为许多肉、鱼及汤类增添些许酸味。

 

薄荷 Mint

新鲜的薄荷叶为许多菜增添不少风味以及装饰用。

 

香椰糖 Palm Sugar

泰文称为Nam Tan Pip, 是从扇椰树的果实制成干的香椰糖。

 

椰子 Coconut

椰奶(Maphrao)是将白色的椰肉放入滚烫的热水,然后再用细的滤网将汁液挤出,在许多汤和咖喱都会用到,还有椰奶上面那层奶油也会用到。

 

香菜 Coriander

泰文称为Phak Chi,香菜在许多泰国菜中不可缺,不仅使用香菜叶,也会用到叶梗、香菜根和籽,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味道。

 

柠檬香茅 LemonGrass

这种高高的、看起来像草的植物在泰文中称为Takhrai,有小的球根状根部和有一种柠檬味和香气。把芽和叶切断捣碎加入许多菜中,以及制成提神作用的药草茶。

 

小绿茄子 Small Round Green Eggplant

这种小绿茄子称为Makhuea Phuang,一般用在咖喱中增添一点苦味,一般在泰国以外的地方很难找到,因此也可以用小蕃茄或豌豆来代替,不过口味会有些不同。

 

面条 Noodles

中泰式的菜肴有许多种,其中包括用绿豆做成细且透明的冬粉(泰文称为Wun Sen);而Sen Mi(细)/SenLek(窄)/Sen Yai(宽)等都是面粉制成的面条,只是粗细不一样,还有另一种细的鸡蛋面(Bami),通常做成汤面及炒面

 

辣椒 Chilli

泰国烹饪中会用几种不同的辣椒(Phrik),一般而言愈小的辣椒愈辣,其中最辣的是一种叫做Phrik Khi Nu的小红辣椒或绿辣椒。其次是比较大一点的Phrik Chi Fa。干辣椒(Phrik Haeng)和辣椒粉也常用到。

 

姜黄 Turmeric

泰文称为Khamin,是姜科类的一员,为泰国一些咖喱沙爹增添鲜艳的黄色。

 

四、泰国菜的主要做法

泰国的饮食深受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甚至葡萄牙的影响,但又掺杂着奇怪的风格,独树一帜,吃起来别有风味。它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炒锅大火快炒

这是一种近似广东菜的做法,新鲜的蔬菜,佐以泰式调料,可以炒出一道道口感极其新鲜的菜。主要代表作有:米粉(用虾,猪肉,鸡蛋及甜酸酱合炒的米粉)、泰国咖哩鸡、椰汁鸡(鸡汁加柠檬加椰奶)与牛肉沙拉

2、YAM(荫)

冬荫汤的荫便是YAM。其做法有点像做汤与做凉拌菜的综合。泰国地处热带,因此孕育了许多有名的YAM,比较著名的有一种叫做“SOMTAM”的木瓜沙拉,这种沙拉以木瓜丝、虾米、柠檬汁为主,再伴以鱼酱、大蒜和杂的碎辣椒,口感辛辣。

3、炖

亚热带的气候炎热,孕育了丰富的汤文化。汤对于泰国人来说是维持家庭和睦,增进夫妻感情的润滑剂,因此,到泰国要多喝汤、喝靓汤。泰国的柠檬虾汤口味非同一般,一般人可能难以接受,首先是汤味极辣,而且其中又放有大量的咖哩,因此,只有口味非主流的人才能喜欢。

泰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菜肴。东北方人爱吃的是糯米饭烤鸡。而北方人则偏爱一种当地特有的酸肉,叫做“NAEM”。南方的食物深受马来西亚的回教式风格影响,并且有各种生猛海鲜

 

五、泰国菜的食用方法

基本座位形式

传统的泰国人用餐时是采取席地而坐的方式进餐,不过现在的泰国餐厅都是桌椅的座位形式。因此,在用餐方式上与一般的中餐并无差别。如果一同用餐者有长幼或是辈分之分,则由靠近墙壁或是离门最远的上手座位起依次落座。

早期的泰国人的传统用餐方式自由随兴,是以芭蕉叶盛饭,再以手取饭菜进食。而今日的泰国餐具也十分简单,基本餐具为一只汤匙和一双筷子,以及一个圆盘。进餐时将饭盛进圆盘中,并用汤匙取有汤的菜肴吃饭,而筷子则是用来夹菜。

怎样吃泰国菜

由于不习惯用盘子吃饭,很多人刚吃泰国菜时会有一点不习惯。只要懂得正确的方式,就没什么困难了。吃泰国菜时正确的进餐方式是:就座先舀适量的白饭在盘中,再以汤匙将菜肴与饭拌匀,用汤匙以西餐喝汤的方式,由靠身体的内侧向前方舀起,吃完再盛饭。由于菜肴种类多,所以不要一次盛太多的饭,以免各种菜肴混在一堆吃起来五味杂陈也不方便。另外,吃饭时不要为了图方便将盘子端起来往嘴里倒,既不雅观也很失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