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 可知论

 乔良 2015-08-30

        




    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一切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他们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 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者,但他们坚持意识的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它是指世界上一切客观体都可以接受科学研究,都可以被人认识的世界观。与之相对的是不可知论。很多初学哲学的人没把这个定义搞明白,比如前几天,就有人在知道上提问:“既然宇宙是无限的,又是无限发展的,而人类总有灭亡之时,因此人类不可能彻底认清宇宙。显然,可知论是错误的。”这就是错误地理解和应用了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一切客观体都具有可知性,而不是认为人能够遍知宇宙物质分布状态、运动趋势和运动规律。它强调的是认识的客体,而不是认识主体和认识过程。在古代,人类的认知能力非常低下,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天狗吃月”,这并不表示天狗吃月不具可知性,它一直是可以被认识的。物质具有可知性,就好比金属具有导电性,当外加电压为一百万伏特的时候,金属中电流通过,当外加电压为零伏特时,金属中没有电流,但无论有无外加电压,它都是具有导电性的。



  所以,可知论是一条“正确”的世界观。或许有朋友要问,神迹是否具有可知性?既然一切物质都具可知性,当然神迹也不例外。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才叫神迹呢?有神论者解释说,就是“无法用人的科学解释的现象”。显然,这一命题是和可知论是相悖的。所以,可知论是和有神论对立的世界观。
  支持可知论的主要是唯物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者,但两者又有质的区别。唯物主义者持可知论主要是基于“一切皆有规律”和“物质不以意识为转移”两个理论归结出来的。而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自己的意识,在自己的意识范围内,世界当然是可知的。这实际上是不承认有未知世界。客观唯心主义者就比较强调不可知,你到百度上提关于“上帝”的问题,客观唯心主义者无法回答,于是说这是超物质世界之事,不是人的科学能够解释的。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上帝是灵异,没有规律可言,或者说上帝是全能的,可以超越自然规律,所以,不能被认识。不可知论往往和神秘主义有神论联系在一起。
  对于可知论,还要纠正另外一种错误的说法:“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能被认识的事物。”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本文开头引用的说法虽然错误地理解了可知论,但其论述本身却很正确。既然世界是无限的,又是无限发展的,而人的认知却总是有限的,又怎么不存在永远不可被认知的事物呢?实际上,唯物主义者在强调可知论的同时,并不否认未知世界的存在。所以,这个说法应该修改成:“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自从人类会思考会探索以来,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证实了可知论。
  支持“世界不可知”的七条强有力的依据 
  世界可知吗?我们可以将认识分解为两种: 
  理论性认识:认识一个规律,比如认识相对论的本质等。 
  知识性认识:了解一个物体的存在状态,比如认识到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等。 
  三百多年前,科学的进展,特别是物理学的进展,似乎在暗示人类: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当然,那个时候,真正完备的科学研究体系才初步形成,下这样的结论显然为时过早。 
  而现在,众多的科学事实都明确指向:世界是不可知的。

不确定性原理
  其一,不确定性原理。这个理论说明,我们不可能同时精确的测量出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别忘了,世界完全可知才叫“可知”,当然,我并不清楚是否这一条定律就足以完全推翻可知论,但毫无疑问,这对可知论的撼动是相当巨大的。 
  诚然,这个理论至今仍然有很多疑点和漏洞,但它已经是一条公认的物理定律,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经受了实验的考验,并在生产中有所应用,推翻他是相当难的。至少不是那些哲学家们随便说说就能推翻的。

哥德尔定理
  其二,哥德尔定理。这个定理表述为:在任何一个包含了自然数的形式系统中,一定有不可判定的命题。这应该至少可以说明,在科学理论上,世界是不可知的,因此整个世界也就不可知。与不确定性原理不同的是,这是一条完全基于理论推导的数学定律,他完全不可能被推翻。

关于观察和存在的关系
  其三,关于观察和存在的关系。这一点本质上和第一条相同,薛定谔的量子猫,如果不观察就处于非死非活的状态,这是量子力学对微观的描述(量子猫的观测对象是铀原子,不是猫,算微观)。推广到宏观物体,这种效应非常小,但并不为零。这和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守仁的看法异曲同工:“ 你未看到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如果世界的存在状态和人们的观察状态有关,那我们显然不可能认识一个本身都不客观存在的事物。 
  物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延迟实验”,让光子通过两条可能的路径,具体走的那一条,可以通过之后再决定。把光子推广到实物粒子仍然有效,只是操作难度更大。请注意两点,1:这个事件发生的具体状态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决定的;2:事件发生的具体状态由人来决定,我们可以主观决定。如此看来,世界存在的客观性确实值得怀疑。 
  这里有点攻击唯物主义的意思,因为唯物主义自己声称科学要与实验相结合,如果实验结果与他不符,则不排除这一巴掌打到自己脸上的可能。当然,这个观点的漏洞很大,首先,量子力学必须正确,但量子力学在宏观上并没有被应用,只在微观上被实验证实,量子效应如果用到宏观物体上,他与承认世界客观存在的偏差将极小极小,如此小的时空在实践上肯定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其次,量子力学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果,是应为它采用了对世界的另一种描述方式,这与用常规方法描述世界,再加一个“量子参数”来修正它,哪个才是对的?这不过是看哪个更好用而已。较为简单的数学过程和较为完美的物理解释选择了前者。

为什么的归结问题
  其四,为什么的归结问题 
  “在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我们会提出许多的为什么,而你试图去解答一个为什么的时候,你并没有彻底地回答他,而只是将这个问题归结到另外一个为什么上,通常后者使人更感可信,或者更难以回答。而这个过程还可以继续下去,形成了一条由为什么连成的链条。” 
  ---------------------《坍缩》 
  这注定了至少有一个为什么是不可解释的。 
  其五,物理是不绝对的。我们对物理理论,与其说是认识,不如说是猜测。除数学逻辑中既可能证明又可能证否的命题外,还有三类命题:可能证明但不能证否的,比如“这里将发生一场灾难”。不可能证明但可以证否的,不如“没有人能登上这座山”。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否的,比如“圆周率中有无限个为零的小数位”。很不巧,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不可能证明但可以证否的命题,我们永远也不能确定他是对的,但他随时可能被反例推翻。不要说“实践证实理论”,因该说“实践证否理论”。对这样的理论,与其说是认识,不如说是猜测。(唯心主义或许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但他仍然免不了不可知) 
  其六,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从外界得到的信息是真实的。这一点本质上和第五点相同。我们如何才能了解世界呢?看?听?想?那不过是视觉,听觉,和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这些完全有可能是假的,比如,你的大脑被装到了一个瓶子里,并在特定的地方接上电极,模拟视觉,听觉,嗅觉等,而你自己还以为自己活得好好的呢。或者,你是昨天才出生的,你大脑中的记忆不过是被人为输入的,因此你误认为你已经生活了很多年。你永远也没办法确信眼前的是真实,不过是凭经验猜测而已。 
  其七,我们不具备完全认识世界的信息基础。认识一个事物(知识性认识)的过程不过是将那一个事物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对于整个宇宙来说,这不可能做到。因为整个宇宙的粒子排列总可能数比我们大脑的要多,而我们的记忆信息不可能比我们大脑的信息多,因此不可能将整个宇宙的信息装进大脑,也就不可能认识整个宇宙。 
  综上所述,世界是不可知的。
  以下选自《卡夫卡口述》:. 
  “您认为,博士先生,我们永远不能获得真理!” 
  卡夫卡默然。他眯起眼睛,变得阴沉了。他那突出的喉结上下动了几次。他看了一会儿支撑在桌子上的指尖,然后他轻声说:“上帝,生活、真理——这些只是同一件事实的不同名字。” 
  我缠住不放:“我们能理解它吗?” 
  “我们时刻在体验它,”卡夫卡说,声音里隐含着些许不安,“我们给予它们不同名字,企图用不同的思想结构加以探讨的事实在我们的血管、神经和感官里流动。它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获得它的全貌。我们真正能理解的是神秘,是黑暗。上帝寓于神秘之中,黑暗之中。而这很好,因为没有这种起保护作用的黑暗,我们就会克服上帝。那样做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儿子废黜父亲,因此,上帝必须隐藏在黑暗中。因为人无法突入上帝,他只能攻击包围着神性的黑暗。他把大火扔进寒冷的黑夜,但黑夜像橡皮那样富有弹性。黑夜后退了,但仍在继续延续下去,而消逝的只是人类精神的黑暗——水滴的光和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