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课堂实录(片段) 师:上一节我们学〈师说〉学哪里了? 生:两个自然段。 师:好,那我就来抽查背诵前两节! 生:啊?你没布置背诵的作业啊! 师:我现在不是布置了吗?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准备。 生:(开始强记。有不少人塞住自己耳朵,教室里书声琅琅) 师:(三分钟后)古之学者必有师,1,2—— 生:古之学者必有师。…… (少数人第二段后半部分不熟,开始边偷看边背诵) 师(与生一起背):不错,前面的已经很熟悉了。从“爱其子”这里开始,还需要强化一下。再来一次,爱其子,1,2—— 生:爱其子…… 师:好,我们背了这么长时间,知道这两节写的是什么吧?你来说—— 生:教师的作用。正确的选择教师。抨击当今社会不从师的陋习。 师:当今——社会? 生:当时。 师:好,你把握得比较准确。下面我们来看第三节。文字不多,我想请哪位给我翻译一遍。王力,你来—— 王: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孔子学习郯子、苌子、师襄、老聃。 师:这里的“师”什么意思? 生(齐):“以……为师”。 王:孔子拜郯子、苌子、师襄、老聃为师。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些徒弟,不是人,不,是人,重来,郯子这些人,他们的才能比不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所以学生不必不如老师,错,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能。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接受道理有先后之分,学问技能有各自专门的研究,如此罢了。 师:王同学纠正得非常及时,好。我想几个词语的意思——常(固定的)、师(以……为师)、不必(不一定)、而已(罢了)。 师:这段在说什么? 生:师生关系。 师: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你们觉得有道理吧? 生:有。 师:你们能超过我? 生:当然。 生:韩愈说得好,多年以后,如果我也是语文老师,我会超过你水平的可能,如果我不是语文老师而从事别的职业,那是“术业有专攻”,也不好比较高下了。 师:很客观。这段主要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说道理的? 生: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师:好的。主体是三句论证。前有观点—— 生:“圣人无常师。” 师:后有推论—— 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这么明白的结构,这么明确的道理,那就请大家用一分钟背下来吧。 生:(开始背诵。) 师:下面我想搞一个擂台赛。两个同学一起背,看谁背得快。有请丁*和董*。“圣人,1,2——” 生:(两人比速度,丁获胜) 师:丁*人小力量大,背得更快些,董*课外下点功夫,正确再比一次。 师:最后一节交代写作意图,送给一个叫什么人的? 生:李蟠。 师:蟠,读“盘”。这节文字最少,大家自己试着翻译,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明白就过去。 生(试译)。 生:“不拘于时”的“于”什么意思? 师:我来翻译这句,不被当时的流俗限制。你说“于”什么意思? 生:“被”。 师:好,没问题了吧?我再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来背第三、第四节。 生:背诵。 师:来,齐背。…… 师:词语上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吧?我们来看课后练习。 (请学生回答词语题,纠正) 师:韩愈这篇文章提出要重视老师的作用,甚至包含着要勇敢地做别人老师的意思,对于唐王朝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上有重大意义的。文明发展到今天,你们觉得现在教育还需要尊师重教吗? 生:当然要了。现在老师地位是高了,但是待遇好象还不高,我以后是不想做教师的。 生:要,教师真的很苦,我的初三班主任为了我能进重点中学,在我身上花了很多心血。 生:不过教育也有腐败。有的老师补课乱收费,穷人家的孩子近乎上不起学。 师:我插一句。我家那幢楼里,住着几个医院的医生。我在早上上班的时候,看着他们开的都是汽车,而我呢,今天早上还有一个同学看到我说“程老师,你还开着拿破仑”啊!我看他一眼,好家伙,几千块的山地车。一种强大的自卑掠过心头。 生:其实教师整体上比较清贫,现在那些国家机关黑得不得了。我觉得应该提高老师待遇。 师:是啊,有句话说八种人最黑:公检法,国地税,教师流氓黑社会。听到这顺口溜我就来气,怎么可以这样污蔑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不过,我们的位置排在流氓之前,这又使我有些安慰。呵呵。 (铃响) 师:全文默写安排在什么时候好? 生:下周。 师:那就下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