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力红:略说仲圣伤寒之学问(20090508 上海中医大)

 负鹏载舟 2015-08-31

刘力红:略说仲圣伤寒之学问(20090508 上海中医大)

  走近中医文化 体会经典魅力——刘力红教授《略说仲圣伤寒之学问》专题报告总结

 

 2009年5月8日,应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会邀请,著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出席“读经典 谈心得”研究生文化沙龙开幕式,并作了题为《略说仲圣伤寒之学问》的专题报告。报告主要围绕《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及其学习方法两个层面展开,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重温经典,重视阳气在当今中医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一、 学术思想

 昔日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创造性地构建了六经辨证体系,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之作,直至今日它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其学术思想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1.《伤寒论》中的阴阳关系

 中医理论的核心构架是阴阳五行,之后衍生出了脏腑经络体系。所以正确的理解阴阳关系是抓住中医之本的中心环节。关于阴阳关系的探讨,古已有之。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就有“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谓“阴平阳秘”绝非简单的对等关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是其前提。中医学的重阳思想由来已久,并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得到充分体现。伤寒以寒伤阳为主,沿六经传变,仲圣重视固护阳气,每多投以辛温之际,从太阳病之麻黄、桂枝、青龙“三纲鼎立”至厥阴病之吴茱萸、四逆辈,无不效验。阳气是人身立命之本,后世医家也有“阳主而阴从”、“阳者阴之根”、“阳统乎阴”等说明阳对于阴有化生、主导和统摄的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

  张仲景所处的时代伤寒病爆发,他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及至今天,病伤于寒者,恐十之有九。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体质及疾病也呈现阳虚阴盛的趋势,大体可归纳为三类:一、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当今社会空调、冷饮泛滥,人们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二、医疗界的苦寒时弊。自温病学派兴盛以来,临床医生便恣用寒凉,银翘、三黄等成药制剂更成为家中常备,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加上中医西化的影响,抗生素、激素等寒凉之品的滥用使本来阳虚的身体再度遭到损坏;三、慢性病多发。目前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风湿免疫病、痛风等慢性疾患常见,根据中医理论“久病伤阳”,这一类型造成的阳气损伤也在人群中占很大比例。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剖析《伤寒杂病论》中的阴阳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是生命体的物质基础,中医体系的根本,理法方药的基石,认识到《伤寒论》中阳主阴从的关系对于指导今天的中医临床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详辨阴阳   区分寒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至张仲景创辨证论治以来,寒热阴阳一直是临床辨证的重点及难点,《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次提及寒热真假的辨识。及至当今医界,喜用寒也凉绝非偶然,除了温病学说的盛行,大多是寒热真假辨证不明所致。《内经》云:“热者寒之。”于是临证所见发热、咽痛、颧红、目赤、耳鸣、皮肤包块等看似火热之象,皆投以寒凉之剂,虽可取得暂时效果,但常反复不能根治。殊不知由于生活方式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临床上的纯热之症已很少见,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睡眠不足,使得阳气损伤严重,烦劳则张,失其潜藏。表面上看似“上火”症状,实则下焦虚寒,相火上扰所致,故虽养阴清热而不能去其根本,当温阳扶正以起顽疴。

  纵观整个医学史的发展,从汉代伤寒论崇尚辛温至金元刘、朱寒凉、养阴之学,再到明代尚温补,清代重温病,中医学似乎是在寒热阴阳的切换中曲折前进,每一个流派的兴起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也都不可避免带来医界时弊,所以临证不可拘于一家之言,需详辨阴阳,区分寒热,务求审慎。

  3.阴阳合一    法立药出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习医者也需建立阴阳合一的理念,方可在相互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错综复杂的阴阳关系中,理清脉络,辨证施治。

  仲景的《伤寒论》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合一的思想,如四逆汤的组方配伍:方中:“附子辛热,直扑坎中真阳;干姜辛温而散,其所用者,盖以群阴阻塞,附子亦不能植入根蒂也,故以干姜涤荡阴邪,迎阳归舍;甘草秉坤土之气,阳气归舍,得土覆之,则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如此则真龙复归,阴阳复现和合之象,坎气乃全,阴阳于此合一也。”

  南派伤寒代表人物郑钦安曾讲:“思之日久,偶悟得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至此以后,其“阴阳理明,法自我立,药自我出。”不偏于一得之解,不限于一方之用,临证自如,每有所得。故习医者不晓阴阳合一之道,则不解仲景随法立方之美,单纯的死记方子,被动学医,将会一无所成。

  二、学习方法

  中医经典理论是中医智慧的源泉和根基,也是学好中医,指导临床的捷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辨证施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中医理论并不落后于临床

  谈到经典的学习,许多人纷纷质疑: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今天,去研习千百年前的理论是否还有意义?在人类医疗研究已达到基因水平的时代,去故纸堆中寻找真理是否太过荒谬?中医当前的理论水平是否落后于临床?答案是否定的。

  仔细研读经典不难发现,它们不仅载述着丰富而精辟的医学理论,也蕴含着深邃而超前的医学思想,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经典理论并不是死水一潭,恰恰是源头活水,随着从医者实践经验的积累,常读常新,从更高的层面指导着中医临床。它不仅不落后,甚至是超前的。

   2. 大道至简——经典学习简单化

  谈到中医的经典理论,很多人认为其文字艰涩,道理深奥,不易领悟,将中医经典神秘化。事实上历代经典著作大多是医家在日常的实践中总结的极朴实极简约的道理,临证往往学便可用,立竿见影。而后世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往往喜欢加入自己“高深”的见解,使本来简单的道理变得复杂,在今天的中医界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我们提倡大道至简,在经典的学习中切勿人为的主观的将理论复杂化。

  3. 文以载道——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中医理论植根于深厚的华夏文化,天文、历法、哲学、宗教、语言、历史等多学科知识都在历代经典著作中有所渗透。古代著书者语言简练、精辟,以《伤寒论》为例,398条条文阐明了 72个症候。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以方测证,有时方药仅差一二味,所治疾病却相差甚远,这都需要我们仔细揣摩,用心体会,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研习者要有广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字功底,历来良医也都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严格有求自己。良好的文化修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领会经典的精髓。

  结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的准则,辨证论治环环相扣,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是中医理论结合实践的典范,我们必须认真研读,潜心体味,方能明其要妙,契其真谛。

 

                                                     秦静静 整理

 

(来源http://www./shutcm/tuanwei/yjsh/32382.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