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抵调库政策来源、相关概念及具体操作

 意枢苑 2015-08-31


免抵调库政策的来源
为了鼓励出口,国家对于出口企业的增值税有一个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就是“免抵退”政策,主要针对两类企业,一类是生产性出口企业,即自产自销出口,另一类是进入“营改增”后,部分服务出口的企业。
“免抵退”的概念,简要而言,就是企业的出口收入“免”征增值税,出口收入对应的成本“抵”顶内销收入,抵顶不足的“退”增值税。
企业在每期增值税的具体计算中,会有两个数字产生,一个是“免抵”数(非分别计算),一个是“退税”数。对于出口退税,百分百中央财政承担,同时其不统计进入地方税收口径中,即不形成收入的减项,对地方税收没有影响。但是增值税的免抵数,对于地方收入,是一个隐形的损失,原本内销要征税的,出口免税了,一般来说,增值税免税收入对应的成本是不能抵扣的,而在这里抵扣了。考虑到地方财政每年也都有指标压力,中央财政决定通过“免抵调库”政策对地方进行补偿,或者说对地方财力进行一个补充。

免抵调库具体执行和操作
免抵调库并非想调就能调的,它主要受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央财政的出口退税指标,因为免抵调库收入作为中央财政一个划出,是每年出口退税指标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免抵调库受限于地方本身拥有的免抵数存量,即所辖企业历年累计产生的免抵税额。具体操作由企业所辖税务局进行,但中间横跨中央财政到地方基层税务局,涉及财税、税务多个层级和部门,申请、核准、调拨多个环节。
就具体财力分成来说,两类企业有所区别。生产型的出口企业免抵调库同于一般增值税的分配,中央75,地方25;服务型出口企业,即营改增免抵调库,地方100。
具体操作中,对于每笔调拨,要形成两条记录,一条是免抵调增,即匡算入收入的增值税,具体分成见上段。一条是免抵调减,是出口退税指标组成的一部分,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不在税收统计口径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