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筝泰斗”、“曹(雪芹)氏风筝”传承人孔祥泽老先生谈风筝

 闲野之家 2015-08-31
“世上万物自殊异 全在神存动态间”
——与曹氏风筝传承人孔祥泽先生欢聚谈
石家庄 程英华

   应“北京风筝寻梦俱乐部”创办人、“曹(雪芹)氏风筝”第四代传人缪伯刚朋友邀请,2015年5月1日在北京大观园怡红院“风筝寻梦俱乐部”与孔子第75代孙、风筝寻梦俱乐部顾问、95高龄的孔祥泽先生,中国著名漫画家、90高龄的李滨声先生,以及“风筝寻梦俱乐部”执行秘书长张晶泽先生、副理事长刘玉林先生、理事孔令惠女士等中国风筝艺术界同好们齐聚一堂,研讨“曹氏风筝”艺术、畅谈中国风筝的今与昔,让我度过了一个近几年来最难忘、最有意义、收获最大的“五一节”。
        孔祥泽、李滨声两位耄耋老人是我崇拜的偶像。2005年5月下旬在北京崇文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风筝委员会会议上和同年10月1日北京市第三届“明城墙”文化体育节上,两次与两位老艺术家相见、相聚、相谈。今年“五一”再次相聚,更是分外高兴!我将十年前为两位老艺术家拍摄的翻拍照片拿给他们看,两位老人看后连声说道:“好,好;珍贵,珍贵!”

        下面谈谈孔老。李老在这次相聚中讲述的“风筝史话”,我将另文叙述。
        这里强调一下,孔祥泽老先生生活俭朴廉洁,待人淳朴热情,知识渊博,精通易理,古文功底深厚,书法已臻上乘,但处世却非常低调。我将本文小样发给他看后,老人家特别要求我,在文章中对他不要使用“风筝泰斗”、“艺术大师”等赞誉之词。故,恭敬不如从命,文章中对老人家只好以“先生”、“艺术家”称之。回想起“五一”那天,合影时,当我提出我站着、让孔老坐着时,老人家执意要我也坐下,并坚决地说:“你站着,我也站着!”足见孔老在生活中是多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我这次见到孔老时,他老人家正在接受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记者的采访。记得我十年前在报道中是这样描写年已85高龄的孔祥泽先生的,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神清气爽,声音铿锵”;老人家今年虽然九十有五,但依旧是身板硬朗、精神矍铄、神清气爽、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记忆力惊人,讲起话来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当北京电视台记者饶有兴趣地提问“曹氏风筝的特点是什么?”时,孔老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老人家渊博的知识、超强的记忆力,令我由衷地叹服!

        孔老说——
        要谈“曹氏风筝”的特点,首先需要谈谈曹雪芹先生的《南鹞北鸢考工志》。
        曹雪芹先生的传世经典《红楼梦》,可以说家喻户晓。但,曹雪芹先生“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用以取得谋生手艺所写的《废艺斋集稿》,知之者就寥寥无几了。我自己的初衷就是,“要时刻自省我做的事是否符合自己的设想——实现雪芹夫子的遗愿,为废无告者谋求以艺自养之道。”
        曹雪芹先生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是《废艺斋集稿》的第二卷,“曹氏风筝”是按照《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扎糊诀”研究、谱制而成的。南方把风筝叫“鹞”,北方把风筝叫“鸢”。北方多烈风,气候干燥,当初北方的风筝主要是“硬拍子”、“软拍子”和“担子”等,有的需要挂很长的尾缀儿才能放飞;而南方的风筝多以“软翅风筝”为主,到了北方,大多不适合北方干燥、多烈风的天气;同样,北方风筝到了南方,因为风小、湿度大,大多也都飞不好。
        曹雪芹先生创制的“扎燕”(目前多称“沙燕”,笔者注),上半部的两个“膀子”、“门子”是北方“拍子”风筝的造型,代表“北鸢”;下半部的“腿子”类似现在的“三角翼风筝”,有上条,下面没有条,这是南方“软翅风筝”的制作特色,代表“南鹞”。曹雪芹先生把南方的风筝和北方的风筝结合起来,取两者之长,创制成的新造型风筝“扎燕”,集南方风筝和北方风筝的优点于一体,其特色是“上北下南”,所以把“扎燕”叫做“南鹞北鸢”。为什么叫“考工”呢?曹雪芹先生是以“风筝骨架的结构和扎糊的方法”来分类的,并以此来表现其制作的“题材”主题是什么。南方的“软翅风筝”不仅能模拟所制作主题形态的形似,而且更能模拟风筝主题动态的神似。他创制的“扎燕”到底能不能适合北方的烈风和干燥的环境放飞?这需要在试制、试飞过程中边试边改。曹雪芹先生把以往流传下来的各式风筝的形制与自己制作新风筝的成功经验、体会融合在一起进行排比、研究、改进和考订,这个过程就是“考工”;把以上制作成功的技术、经验记录下来,绘画成图谱、编写成“扎糊诀”,与其他人共享,这就形成了“志”。
        曹雪芹先生在“歌诀”说,“世上万物自殊异,全在神存动态间”。就是说人世间万物各不相同,差异极大。万物的不同,其本质全在它们的动态上,它们的动态能够传达它们的神韵。这就是说,曹雪芹先生要求我们在制做风筝时,既要原汁原味的继承,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我们现在玩儿的“盘儿鹰”,曹雪芹先生二百多年前就在“软翅扎糊诀”中很形象地说,“兔起鹘(hú)落拟鹰隼,下击上翻复盘旋”。曹雪芹先生把南方风筝能模拟老鹰抓兔的放飞情景描绘的惟妙惟肖,这种神似,正是“南鹞”的特点、妙处,曹雪芹先生把这些精华移植到了北方。但北方烈风多,他取南方风筝的特点,结合北方风筝的特点创制了“扎燕”,只有“扎燕”风筝是“硬翅风筝”和“软翅风筝”的结合,也就是“南鹞”和“北鸢”的结合。
        您问“曹氏风筝”的特点是什么?我可以这样回答,“曹氏风筝”的最大特点,就是集南方风筝和北方风筝的精华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用拟人手法创造了“燕子”的家族。如:肥燕、瘦燕、比翼燕、雏燕等,不仅形似,更追求神似,也就是“神存动态”。
        现在,拟人化的“扎燕”风筝凸显了北京的特色,已经成了北京风筝的代表作。

        孔老上面的一席话,让我多年对《南鹞北鸢考工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存疑,茅塞顿开。孔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旧坚持研究中国传统风筝理论和技艺;虽不能亲自动手,但却依然关注着中国传统风筝的发掘、传承和发展,并将“曹氏风筝”理论、技艺随时随地向风筝爱好者传授。在座谈和闲暇交流中,老人家不止一次地勉励年轻人要加强传统风筝的研究和创新。对于创新,孔老要求大家不要墨守成规,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要抓住制作主题的灵魂,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孔老再三强调,“世上万物自殊异,全在神存动态间”,可见老人家对传统风筝技艺发掘、发展的钟情和执着。

        孔老在年轻时就非常喜爱风筝这门民间工艺。1943年,孔老在“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跟一位叫高见嘉十的日籍美术教师学习绘画和雕塑期间,有一天高见嘉十先生通知孔老,说有一本专讲风筝的书要他速来阅看。赶到高见老师住处时,书稿主人日本的金田先生和风筝名家赵雨山、金福忠,画家关广志、金仲年、杨啸谷等早已在场。孔老当时见到的书稿,就是后来被几位艺术家初步鉴定是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的手稿。这八卷线装书稿《废艺斋集稿》的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有许多各式各样的风筝,每种风筝都配有彩图、骨架图,并有制作歌诀。这些图谱和歌诀系统地记载了风筝的绑扎步骤、选竹削刮、烤竹去性、计纸论力、脱胎、薄盔、彩绘等风筝图示和扎法图例,即我们现在常说的风筝“四艺”:扎、糊、绘、放。
        此后不久,高见嘉十先生经过与金田先生协商,借到了《废艺斋集稿》第一卷、第二卷、第七卷和第八卷书稿,随后便开始了“十分紧张而艰苦的抄录、临摹工作(孔老语)”。由于金田先生十分珍爱此书稿,并提出了几个苛刻条件,如不允许拍照等。另外,金田先生“唯恐书稿丢失,从不放心别人,每天亲自把书稿送来供抄录用,到了一定时间,他又拿回家去(孔老语)”,并“给定了一个月的借阅抄录、临摹时限。实际上只借给了26天(孔老语)”。因此,《废艺斋集稿》中的第一卷《蔽芾馆鉴印章金石集》、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第七卷《岫里湖中琐艺》等,只有一半左右的内容被抄摹,而第八卷《斯园膏脂摘录》则侥幸全部抄摹完毕。虽然《废艺斋集稿》只有部分书稿被抄摹、保留了下来,但却让孔老从此与风筝结下了不解之缘。
        金田先生收回《废艺斋集稿》原书稿后,便将其邮寄回了日本国内。由于当时时局的变化,这部书稿连同拥有书稿的金田先生,从此便再无消息。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废艺斋集稿》原书稿虽经孔老和多方人士、多方觅寻;孔老也把“整理、寻找曹雪芹佚稿,继承曹雪芹的风筝艺术作为自己有生之年的头等大事(孔老语)”,但,《废艺斋集稿》原书稿至今仍下落不明!
        孔老将临摹、抄录并保存下来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图谱视若珍宝,钟爱有加;悉心揣摩,坚苦实验。历经几十年的勤奋学习、潜心钻研,取曹雪芹先生风筝佚稿的精华,并与费保龄艺术大师研讨,按照曹雪芹先生风筝图谱“扎、糊、绘、放”的四种技艺,认真地进行了复制,终于自成一体,制作成当初清代流行的风筝,再现了“曹雪芹风筝”之光彩,创建了“曹雪芹风筝”,简称“曹氏风筝”。2004年3月,孔老与其子令民、其孙炳彰合作编绘,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曹雪芹风筝艺术》。书中详细介绍了“曹氏风筝”的制作工艺,刊印了经过孔老整理的当年抄摹、如今保存下来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60余首“歌诀”中的20首及数十帧“图谱”中的14帧,同时又把《废艺斋集稿》的发现经过做了详细记载。《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被评为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是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在德国莱比锡主办的,被认为代表着世界图书设计的最高水平——笔者注)。
        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废艺斋集稿》已深深根植于孔老心中,同时也凸显了孔老对曹雪芹先生佚著《废艺斋集稿》的钟爱。
        孔老现在是当年参与曹雪芹《废艺斋集稿》八卷线装古籍图谱和歌诀的抄录、临摹者中,当今唯一健在者。

        孔老家族中无人姓曹,老人家为了纪念和尊重曹雪芹先生在风筝制作技艺上的功绩,他没有用自己的姓氏命名风筝,而是将其创制的风筝命名为“曹氏风筝”。孔老的这一贡献,使千姿百态的曹雪芹风筝艺术重现人间,并流传于海内外;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
        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北京制作风筝的名手所用图式,大都出自曹雪芹先生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京津地区风筝艺人制作的风筝,大多也是当年“曹氏风筝”的艺术风格。因此可以说,风筝真正形成流派、其高潮的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
        由于“曹氏风筝”继承了历史悠久的风筝艺术精髓,传承有序;融民间文化、宫廷艺术、南北扎制的精华于一体;制作流程独到、工艺特点鲜明、题材广泛、制作精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北京市的具有代表性的风筝工艺种类、大俗大雅之作。经专家论证,2006年“曹氏风筝工艺”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曹氏风筝工艺”又被认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老将“曹氏风筝”艺术视为他毕生的追求,并将“曹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给了子孙,成为举世闻名的“曹氏风筝”世家,老人家自己也当之无愧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曹氏风筝工艺”的传承人。

        95高龄的孔祥泽老先生自1943年得见《南鹞北鸢考工志》后,便致力于“曹氏风筝”的整理、研究、复制和推广工作,几十年孜孜不倦,堪称“曹氏风筝”研究第一人。孔老先生把自己研究所得,毫无保留地与“曹氏风筝”研究者共享,培养出众多“曹氏风筝”爱好者,在中国风筝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被尊称为“风筝泰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