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禮佛拜懺、做慈善工作,甚至修神通、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或是身上的氣脈打通了,就叫做修行。 其實,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所以,上述如誦經拜懺、 吃素禮佛,這些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定,因此,它也是修行方法之一,但不是修行的目的,這要弄清楚才行。 至於修神通,佛教主張因緣果報,一切的一切皆緣於過去生中的業力牽引,而有現前的受報,未來的出路,也要靠著各自本身的努力才會慢慢好轉,單憑神通是無濟於事的。多人梵唄唱得很好,誦經持咒都很熟練,這樣固然很好,但這只是修行的入門功夫。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熟悉方法,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 工作之間,還是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那表示吃素誦經只做了表面功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就是把貪、嗔、癡、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 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誤;同時,還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成果奉獻給眾人,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解決各種煩惱。所以,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所以,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 得到身心安樂。這就是修行。
縣城裏有個「天爺廟」,廟門上有副對聯, 好多老輩人都讓家裏人把它記在心裏。 其實這副對聯講出了一個人看不見的天理。
修行卻遭災禍的原因
這一句話已經說明了世人遭遇禍福之道理。 一個人當他發願好好修行時,有時候反而會遭遇比平時加倍的苦難,原因何在?因為一個人一旦發願發心,宿世冤孽立即感應,便迅速趕來討債,以免此人修成而難以討回;而上天知道此人立願修行,也隨即撥調過去冤孽前來,一來考驗,二來也順便幫助此人早日清償冤欠。 這道理就像是一個人本來就有病在身,還沒爆發而沒有察覺,某日到醫院檢查得知有病,當然立即動刀、動藥、住院,雖然難受,但卻可提前清除病因,達到真正的健康。 另外,一旦過去冤欠已經清償得差不多,但有時仍會遭遇重大災禍,原因何在?這是上天故意降下考磨,所謂無考不成道,以幫助此人進一層去蕪存菁、革除劣性,早日重現自性之光明;人往往在劫難痛苦之當下,能夠發現自己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問題缺點。 當然,災禍發生的原因很多,但皆離不開「萬法唯心」之理,乃人心有所異常變故,方有異常災禍之顯現;若要真正化解或避開災禍, 只有從「心性」去下手,否則就只有靠上天降下劫禍以清償掃蕩世間累積之冤戾惡氣,自然使人心驚悔而束清返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