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脉神》脉学精彩摘要7

 寂寞在繁衍 2015-09-01

十三、洪  脉

(一)概述:洪脉特指脉象的来势大。

(二)洪脉研究:作为一种独立脉形,洪脉在历代脉学著作中的称谓是不尽相同的。早有《内经》谓之:“钩脉”,也有“大脉、洪大脉”的称法。《脉经》后则以洪脉或洪大脉称之。真正将“钩脉、大脉”称之为洪脉的仍然是《脉经》。在洪脉的指感标准上洪脉也有一部发展史,《内经》谓:“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如“钩”。《外科精义》言:“如洪水之波涛涌起,浮沉取之有力,其中微曲如环如钩,故夏脉曰钩,钩即洪脉也。”李时珍《濒湖脉学》言:“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脉诀汇辨》言:“状如洪水,滔滔满指。”《脉语》言:“如江河之大,若无波涛汹涌不得谓之洪。”《三指禅》言:“水面上波翻浪涌”等等。纵观古代脉学著作,各家就洪脉的来势和去势加以解说并多以波涛汹涌的态势来形容洪脉的脉势,其中也常常概括有脉的脉势、脉位、节律、脉的频率、脉力、脉的大小甚至脉的迟数。事实上洪脉论脉势她仅是来势的大,并无需附加条件。论脉位,洪脉浮沉皆有脉。论节律,洪脉可律不齐。论频率,洪脉可数可不数。论脉力,洪脉的脉力其大不如革、弦,可有力也可无力。论脉的大小,洪脉之大其管径并不能超过实、浊等脉。诸上都没有抓住洪脉的特点。

近代有脉学家提出:“洪脉即是大脉”此语并非完全正确。笔者认为:洪脉仅是大脉的一种,而不单是大脉。单以大脉称洪脉则失去了波涛汹涌之势,来盛去衰之韵。另外历代脉学专家也决不会弃“大”而独遵“洪”。“脉大”给笔者的印象是:1、脉力必强2、管径必粗3、脉体长4、脉的振幅大5、脉的来势强。显然洪脉脉力其大不如革、弦。管径其大不超实、浊。脉长超不过长脉。振幅之大难超于紧。洪脉的大唯独在于脉的来势强,这是洪脉独特于它脉的地方。生活中我们发现;当高速的水流快速流过软管时,水管的尾端可快速的摆动,而抛出的水流恰如洪脉的韵味。朱氏《中医脉诊学》在言正常人夏季大脉时说:“脉体宽大,但无脉来汹涌之势”。他指的是特定环境和正常人的生理脉象而非病脉。临床上也见部分瘦高个或虚热的病人有大脉。

近代脉学著作《中华脉诊的奥秘》言:“脉形满大而鼓,状如洪水,来盛去扬,三部皆然。”“来盛去扬”的“扬”有向上的力感,有《内经》的“钩”意。

(三)洪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原理

1、在机体抵抗力尚高的前提下,各种致病因子导致的心功能亢盛状态下的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增大,脉压差的增大。

2、外周血管的阻力降低,血流速度的加快。

3、脉管的管径增大。

(四)洪脉的特征

1、洪脉的性质:洪脉单指脉来势大的单因素。

2、洪脉的指感:势如波涛汹涌之水冲,韵有来盛去衰之悠长。若初醉酒壮汉的脉。

3、洪脉的兼脉:洪脉能同许多脉象进行兼脉,但不能同涩脉、细脉、濡脉、微脉、散脉、牢脉、伏脉、动脉等兼脉,这是洪脉的脉理所决定的。又因为洪脉中有浮脉、沉脉的脉素因而洪脉也不应再同浮脉、沉脉兼脉。常见洪脉的兼脉有洪长脉、实洪脉、洪滑脉、洪弦脉、洪紧脉、洪数脉、洪代脉、浊洪脉等。

五、洪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洪脉必须是在机体的抵抗力尚好的前提下方可产生,她是机体的一种亢奋状态。常见各种传染性疾病,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发热等。也可见风湿系性心脏病的二尖办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等,甲状腺机能亢进,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饮酒或夏天炎热等。

(六)洪脉的寸口分部及其临床意义

1、寸脉洪:多见脑组织感染性疾病,头面部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口腔炎,牙龈炎,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结感染,甲关腺机能亢进,先天性心脏病,肺部、胸腔感染等。

2、关脉洪:常见肝胆系统感染,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脾周围脓肿,多见眼部不适,口腔炎症、口臭等。

3、尺脉洪:常见小肠、泌尿、生殖系统及下肢炎症,健康老人高寿等。

4、左寸脉洪:多见口舌生疮,急性结膜炎,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左脑组织感染,咽炎、扁桃体炎,左肺部感染等。

5、右寸脉洪:多见肺、支气管感染,右脑组织感染,右鼻窦炎,右中耳炎等。

6、左关脉洪:多见各种呕吐、腹胀,脾周围炎等。

7、右关脉洪:多见胆囊炎、胆道感染,胰头炎,肝脓肿,右膈下脓肿,肝硬化腹水等。

8、左尺脉洪:多见小肠急性炎症,附件炎,乙状结肠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臀部及左下肢感染等。

9、右尺脉洪:多见性欲亢进,遗精、早泻,右附件炎等。

七、洪脉兼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1、

洪长脉:高热,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2、

洪滑脉: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3、

洪弦脉:见于部分感染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

4、

洪数脉:见于早期感染性疾病。

5、

实洪脉:多见于早期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病病人等。

6、

浊洪脉:见于心血管疾病及其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也见高血脂病人的酒后。

7、

洪紧脉:见于化脓性感染病人及肺、支气管感染病人。

8、

洪代脉:见于感染合并心脏病患者。

(八)传统医学对洪脉脉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内热充斥,气盛血涌,脉道扩张、脉势汹涌,故脉洪。但久病正虚,虚阳浮越则见危象。

(九)洪脉模式图


(十)洪脉脉诀歌



洪脉歌



脉洪盛来似波涛,来盛去衰指下飙。1

脉实浮沉大弦长,浊血浑厚似泥浆。2

虚浮大软革鼓皮,弦似弓弦紧勒缰。3

寸洪心火上焦炎,胸痛咳痰与哮喘。4

肝火胃虚关内洪,肾虚阴火寻尺中。5

洪大脉见胃火冲,耳鸣齿肿牵头痛。6

洪滑脉见脑中风,右肢瘫灶左寸中,

脑干全瘫双寸里,活也阿斗与死同。7

脉洪无力阴津伤,邪盛不虚洪大强。8

左寸脉洪上焦炎,咽红龈糜红舌尖。9

胸痛痰稠右寸洪,摄片诊排肺胸脓。10

左关脉洪虚热胃,颈部淋巴网织内。11

右关脉洪移浊音,呕血蛙腹怒青筋。12

左尺脉洪肛周疡,右尺关洪性欲强。13

双尺皆洪正气旺,八十老人不扶杖。14

或见高压服药后,脉见洪击中流强。

也见肾性高血压,药逊减盐减水量。


(十一)洪脉脉诀歌注释

1、

洪脉指脉势的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2、

实脉为浮、沉、大、弦、长五脉组成,浊脉是指脉流的浓厚。

3、

虚脉为浮大而软,革脉如触鼓皮,弦脉如琴弦,紧脉如勒紧的马缰绳。

4、

寸脉洪多见上焦炎症并出现对应症状。

5、

关脉洪见中焦炎症。尺脉洪见于脐一下脏器与组织的疾病。

6、

脉洪大可见胃火并出现耳鸣、牙齿肿痛、头痛等。

7、

脑中风时脉见洪滑,多出现交叉性偏瘫,若双寸洪滑多见脑出血,预后不良。

8、

脉洪无力多见体液的减少,脉洪盛不虚也见邪盛。

9、

左寸洪心火大,多出现咽部肿痛、牙龈糜烂、舌尖红等症。

10、

肺部感染多见右寸的洪大。

11、

左关脉洪可见脾胃的虚热,也见颈淋巴结肿大或网织内皮系统病变。

12、

右关脉洪可见肝肿大,可以出现腹水。

13、

左尺脉洪可见肛旁脓疡,右尺脉洪多见性欲强。

14、

双尺脉洪的老人,多见心功能强大。部分见高血压服药后,血流的中流脉击。还见部分肾性高血压,诸药疗效不好,应减少盐与水的供量。

十四、革  脉





(一)

概述:革脉特指芤脉与弦脉的兼脉。革脉即有芤脉的

中空、又有弦脉的上实,形象描述“如按鼓皮”。

(二)脉的研究:历代脉学著作中,首先描述革脉的是张仲景。

其著《伤寒论·平脉法》载有“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脉学大家王叔和在论述革脉时将牢脉误认为是革脉,在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曰:“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历史上的革、牢不分,究竟是王叔和的错误还是历史的苍海桑田,一时我们难以推论。但王叔和的脉学成就是名冠于历代脉家的,他不可能出现那样的是非错误,何况《脉经》是着重参考于仲景脉法的。后世脉学著作围绕着革脉的两种不同说法,产生了两种并行相悖的脉派。当然仲景的正确定论仍然是历史的主流。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传播最广,其在论述革脉时就简化了张仲景的革脉,其曰:“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这也是张氏革脉成为历史主流的另一原因。

(三)革脉的现代医学病理解剖学原理

1、血容量的严重不足。

2、血管的弹性降低。

3、外周阻力的增加。

(四)革脉的特征。

1、革脉的性质:特指芤弦脉的兼脉,是浮大中空而上边实的复合脉。是一种边脉与芤脉的兼脉形式。

2、革脉的指感:管壁弦而中空浮大,“如按山东大葱葱管白。”古人言:“如按鼓皮”。

3、革脉的兼脉:革脉的兼脉仅见于与脉的脉律或脉率的兼脉。如革数脉、革迟脉、革代脉等。

(五)革脉的现代临床意义

革脉多见于感染性疾病,神经性疼痛,失血,抽搐,痉挛,妇女月经不调,流产等疾病。临床上也见心肌梗塞,内脏肿瘤,肝胆疾病等。

(六)革脉的分部及其现代临床意义

大量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革脉有三关分部的异同,我们必须近一步加以总结。它的原因可能是:病变通过神经的传导,受刺激的神经与寸口脉分属脏器的神经脊髓节段相邻而产生这种特异的脉感。是一种芤脉与上边弦脉的兼脉形式。

1、寸脉革:多见头、心、心肌、心包膜、胸腔、胸壁、胸膜、肌肉与神经的无菌性炎症,痉挛、缺血性病变。

2、关脉革:见于肋间神经炎、肝、胆、胰、胰头病变,脾周围炎、肾周围炎症性病变。

3、尺脉革:见于小腹痛,月经淋漓不尽、流产、产后出血、下肢抽搐、痉挛等。

(七)革脉的鉴别

革脉应同芤脉、边脉进行鉴别。革脉与芤脉的共同特点:同是中空脉。革脉与边脉的共同特点:同属边实脉,但芤脉与边脉无需鉴别,这是因为它们的脉感有明显的差别。

1、革脉:中空、边实,但革脉的边实多是指由上而下的方向,而不能指左、右的方向,这种边必须是弦边。

2、芤脉:中空,在左右方向有两道不弦的边。

3、边脉:无中空,它在左右方向有一侧是线状的边。同时另一寸口也常有相应的边脉出现。

(八)传统医学对革脉脉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人体的亡血失精,脉道失去充盈则按之空虚,阳气无所依附而外越,则轻取弦力而中空。

(九)革脉模式图


(十)革脉脉诀歌



革  脉  歌



脉革形如按鼓皮,中空上弦主寒虚。1

边无中空尺桡线,芤见中空二软边。2

革主疼痛无菌炎,寒虚阳敛精血减。

女人崩漏或流产,男子营虚或梦欢。

左寸脉革心闷悸,胸前牵痛病心肌。3

右寸脉革胸肺炎,症见肋痛与咳喘。4

左关脉革脾胃虚,脘腹胀满身怠疲。5

右关脉革病肝胆,心烦肋胀逆胃脾。6

左尺脉革阳不固,肾虚腰酸小便逼。7

右尺脉革妇科病,流产出血诸病急。8

(十一)革脉脉诀注释

1、革脉如按鼓皮,中空上弦多主寒与虚。

2、边脉是尺、桡缘上的细线状脉气。芤脉中空,两侧为柔软管壁形成的边。革脉多见疼痛与无菌炎症、寒虚阳敛等。也见女子经量多、流产、男人营虚、梦交等。

3、左寸脉革多见胸闷或心脏疾病。

4、右寸脉革多见肺部疾病。

5、左关脉革多见脾胃虚寒。

6、右关脉革多见肝胆炎症。

7-8尺脉革见下元炎症、出血、腰膝酸软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