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道蛔虫的防治

 寂寞在繁衍 2015-09-01

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它不但消耗一些营养,而且还在肠内不断窜动,具有团聚、钻孔的习惯。如胃肠过寒过热,或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下,蛔虫怕酸可上窜至十二指肠后,为避开胃酸而钻入胆道。胆道的下口乳头壶腹部若被蛔虫钻入,立即引起括约肌痉挛收缩,发生剧烈的上腹痛,甚至大喊大叫,满床打滚,间歇期疼痛可完全消失。蛔虫将肠内细菌带入胆道,还可引起胆道感染。大量的蛔虫卵和死去的蛔虫,又是常见的胆石核心。

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剑突下或右胁部位绞痛剧烈,如物钻顶心口,疼痛可向右肩胛内放射,手足发冷,或满头大汗,痛苦不安,可伴有恶心呕吐,吐出物多为胆汁或挟蛔虫。早期无明显畏寒发热及黄疸,晚期可出现恶寒、发热、黄疸及肝损害。

胆道蛔虫病与中医学的“蛔厥”相似,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或驱蛔不当等原因而诱发,即所谓“藏寒,虫尤 上入膈 ”。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痉挛性绞痛,若阻塞胆管可出现黄疸。

治疗原则:蛔虫之所以上窜胆道,主要是由于肠中虚寒。因蛔虫喜温,脏寒则蛔动。当然也有寒滞瘀久化热,而形成虚寒挟热之证。所以首当辨别寒热之轻重。其次,治疗时当遵循先安后驱再调理的原则,否则,蛔虫扰乱之时,即予猛烈驱杀,则蛔虫垂死挣扎,难免不测之患。

具体治疗:根据蛔虫“遇酸则静,闻苦则下,见辣则伏”的特点,可选用乌梅丸,现代用法,常作汤剂:

乌梅30克、细辛4.5克、乾姜9克、黄连6克、当归9克、附片9克、川椒6克、桂枝9克、人参12克、黄柏9克

乌梅用醋渍,人参也可用党参。

蛔虫寄生肠中,喜暖而畏寒。肠寒胃热,则蛔不自安,上窜于胆、胃,以致气机逆乱,故腹痛,烦呕或吐蛔。痛剧,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以致手足厥冷。蛔动静不常,痛、呕、烦、厥之证亦时发时止。治当温下清上,安蛔止痛。方中重用乌梅,酸以制蛔蠕动;川椒、细辛辛温,驱蛔且温下寒;黄连、黄柏苦寒,清上热而下蛔;又伍乾姜、桂枝、附片,温脏祛寒力更强,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以扶正。全方酸苦辛俱备,并清上温下寒热同治,邪正兼顾,故为安蛔止痛之良方。

蛔虫安宁痛止后,即加使君子、雷丸、芜荑、槟榔追杀驱蛔。其中雷丸,因含蛋白酶(雷丸素),为驱虫主要成分,受热60℃左右,易于破坏失效,故不宜入煎剂,只能为散。

驱虫时,必须注意两点:

1、要使肝内胆管蛔虫排出,必赖于胆管的舒缩功能。故当选加柴胡、郁金与乌梅、白芍。因郁金辛苦,辛能行散,苦能疏泄,合柴胡疏肝解郁,扩张胆管,促进胆汁和排泄;乌梅、白芍酸敛肝阴,收缩胆管。胆管舒缩之机得服,蛔虫自内排出有望,大剂应用,屡试不爽(乌梅、郁金、白芍可用20~30克,柴胡18~24克)。

2、为避免虫体不下或出现胃脘不适,必加通便与和胃药。一般加大黄或芒硝、枳实、木香。用枳实、木香理气宽肠,用大黄、芒硝泻下以排除虫体。

若本病患者,寒热往来,口苦咽乾,巩膜、肌肤发黄,小便短赤,大便乾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此为湿热偏盛,治宜通腑退蛔。选用大柴胡汤加郁金、槟榔、乌梅、鸡内金。

大柴胡汤:    柴胡15克    黄芩9克    法夏12克    生姜15克

                        白芍30克    枳实9克    大黄9克      大枣12枚

方中柴胡、白芍、乌梅、槟榔、郁金当重用,大黄亦可重用至15克。

治疗本病当务之急,在于解除病人疼痛。故在临床时可采用以下小方法:

①、按摩:四指拼拢张开虎口,平放于背两侧,拇指按准双侧胆俞穴位,向下扪压按摩3~5分钟,疼痛即刻消失。指压胆俞穴在腹痛发作时进行。

胆俞穴位置:从背脊“大椎”往下数至“10椎棘突”旁开1.5寸即为胆俞穴。

②、验方:花椒10克,麻油50克。将麻油放入锅内熬至冒烟,放入花椒煎熬,待花椒变黑出味,取出,待油凉,温顿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