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教会我如何有效阅读,将书中知识真正应用于生活。

 夏月荷塘 2015-09-02
看完书之后我理解的重要用途是:
  阅读大致分四种:
  1.实用类图书,侧重解决问题,通常强调实战,贴近现实,案列较多。往往就某类问题直接给出建议。比如在本书中出现过的【追求卓越】、【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如何阅读一本书】等,这本书也属于实用类。
  2.理论类图书,侧重诠释概念,体系完善,论述缜密,通常较厚。比如教科书都是伦理类,另外也有一些介绍某领域最新研究的图书,比如【引爆点】、【黑天鹅】等也属于伦理类。
  3.叙事类图书,如人物传记,通俗历史、小说等,感性类容多于理性内容,有人物,事件、有情节和前因后果,读起来轻松,更容易引发感慨而不是行动。【乔布斯传】、【杜拉拉升职记】等就是叙事类图书。
  4.其他类图书,在拆书帮中,我们把拆解出的知识和指导不同于作者原意的图书称为“其他类”
  
  阅读一本书并不是从头到尾把整本书看完就算读完一本书了。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普通阅读方法,时间一长很容易就把阅读过书中的知识忘干净。只有把书中的知识理解,运用在生活中了才算读好一本书。
  
  有效的阅读可以找出当时自己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时甚至不用读完整本书,可以选择不重要或者当时用不上的部分快速浏览或跳过。只重点阅读拆解书中需要的部分。
  
   如何拆书:1.将书中部分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2.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问自己同样的事情,我当初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反思过往。 3.以后我要怎么应用,以后再遇到同样的事情,我该如何运用这个知识。怎么做会更好?
  
   便签运用法:1.拿一张便签,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知识点,或总结启发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2.回顾过往经验,或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境,写下来帖在相应书页。
  3.结合读到的知识,(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运用。总结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而非笼统的,写下来,贴在相应位置。
  在有便签的页面边缘,贴上一张小小的指示标签,以示提醒。
  
  读完整本书后,把所有提示自己如何应用知识的便签贴在墙上提示自己日常应用、改变行为。
  
  
  这样的读书方式更有效吸收一本书,解决了花很多时间看自己当时完全用不上的致用类书籍,容易出现的记忆缺陷。
  
  另外,需要了解自己是属于倾听型还是阅读型,找到适合自己吸收的方式,例如我发现自己听书会比看书更容易,即使是看书的时侯也会自己读出来帮助吸收。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将自己学会的知识,系统性教授分享给他人,这样有助于自己重新整理思考一遍书中知识,也更加增强了记忆。
  
  书中有一章专讲如何做一场拆书培训,这本书真的很实用。
  
  所以写书评是个好习惯,就算写得再烂,也要尝试开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