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泰的树

 好大一场雨 2015-09-02

        飞机着陆的瞬间,我看见机翼下,温馨阳光里颤动着一片绿波荡漾的海洋,那该是被称为“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的长泰县吧。我仿佛已经呼吸到郭风笔下的那棵2000多年前古樟树散发的清香气息。汽车驶向长泰,一张偌大的绿毯在公路两侧徐徐铺开。分明是盛夏了,长泰大地还春风四溢。

        在长泰三天,挤满我脑海无法删除的印象只能用一个字表达:绿。步行或者乘车,就连在梦里也无须选择,左边是树,是花,是水;右边还是树,是花,是水。大地被刀尖也戳不透的树丛和花草覆盖着,河溪和村庄被绿汁滋养着。我们不是用鼻腔而是用整个皮肤呼吸长泰清爽的空气。

        到长泰的当天下午,我们乘坐平板电瓶车,从县城出发南行10多公里,又西绕10多公里回到县城。这是长泰人新建的一条绿道,30多里的平坦马路夹在树丛中间,遮天蔽日,天然的凉棚。绿道只走行人,禁止机动车通行。我们的平板车在路上缓缓行进,车轮擦地的吱吱声清新入耳。不时有相向或背向的游人与我们相遇,他们绝不成群结队,都是三三两两的零散者,看得出不是携儿带女的夫妻,就是安步当车的亲朋好友,一种安静,一种乐趣。偶尔也会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走过,与我们会面时骑者招招手,便朝前行去或被我们落在身后。都很淡定,不争速度。在当下快速流转的生活中,人们忙碌一天,有这样一条悠闲的步行道可以让你放下沉重负荷,漫步于山水草木之间,为来日的再忙碌积蓄精力,多好!我们的电瓶车继续缓行,陡见路边一行树上缀满红花。陪同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是美人树,那花带着尖利的刺,只许你看,不能动手。我们都笑了,这美人树的警惕性真高,知道自卫。

        这时一阵山风轻拂,山野的纽扣解开了,露出了一间一间的农舍。还有一片香蕉林,正在成熟的香蕉忍不住从枝叶间亮出胖胖的身体。我看到小河边静坐一钓者,陡地他一挑钓竿,似乎把河面与蓝天一起挑了起来。鱼钩上一条不大不小的鱼儿在摇头摆尾地动着,钓者一把抓住小鱼扔进草丛中的瓶里。河岸又恢复了平静。

        其间,我们下了平板车特地步行了一段路。听见不知从何处传来流泉声。叮叮咚咚,咚咚叮叮,十分有节奏。我侧耳细听,似在远处,又像在脚下,就是瞅不见。有同志指指路边草丛让我看,那儿一股溪水从石板上跌下吊进石头池内。美的流泉,美的灵感,美的享受,美了我们每一步,最终美在我们心里。我们踩着泉声走了一会儿,直到那泉声在身后消失,才又登车前行。

        走在闽南的山水风景里,不想到郭风是很难做到的。他对福建特别对故乡闽南的绮丽风貌,作了许多热烈生动的描绘,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闽南诗派的领衔人。在我的阅读印象里,他的散文诗里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木兰溪、磨房和樟树、榕树。此刻,我就站在位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内,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山重村的一棵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樟前,它周长约15米,内腹空心可容20人,树皮龟裂斑驳,看像狗,草鱼头,猴子脸,惟妙惟肖的形象十分生动。2006年一场罕见的台风将古樟刮倒在地,它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倒地的树身如一座假山,枝条弯曲形成一个“门洞”,人从此洞出入,樟树躯身上寄生着一株榕树,古樟茂榕相依相存,景观独特。旅游旺季每天有上千人在古樟前观景留影。郭风是否知道有这棵古樟,我不敢断言,因为长泰百年、千年以上的古樟就有上百棵。

        如果说绿色是长泰的主色,那么鲜花就使这个主色更加凸显、美丽。在这里,无论农村还是县城或乡镇,也不管广场还是数十里的道路两旁,随处都可以看到花朵像彩色的灯盏装扮着绿茵茵的大地。即使有时花瓣落了一地,仍有最初的香气从它们的体内溢出。在我们乘车去十里蓝山花海的路上,长泰县旅游局叶小秋如数家珍似的介绍着长泰一年四季开不败的花种:桃花、李花、桐花和炮杖花,在春风春雨里绽放;苦楝树、提子花、莲花,把夏天的原野装点得流金淌银;野莓、桑葚、金针花嚼过酷夏以后,又凝重沉稳地开放在深秋里;一年四季都开花的有三角梅、美人树等。还有一边开花一边结果的柠檬……小叶讲着讲着,一片挂满状元橘的蜜橘林突然跳到我们面前。

        这片蜜橘林位于长泰县城东北科山村的一条峡谷里,面积不足5亩。其果实比一般橘子小,扁圆形,皮黄如金,富有光泽,香气醇厚,入口即化。因皮薄有特殊芳香,又可连皮生吃,别有一番口感。这蜜橘自有来历,相传明宣德五年,该村贫苦书生林震进京会试,成为漳州地面唯一状元,光照乡里。村里人便在他家周围栽培了四五亩橘树作为祝贺。这些橘树结出的果子又红又甜,不同于一般橘子。“状元蜜橘”由此得名。让人不解的是,这蜜橘只要离开林震祖家的那条峡谷,长出的果子就酸。原本因为峡谷气候、土质、水源等因素才培育出来的蜜橘,因了一则状元佳话的扩散便变得神秘莫测,身价百倍。现在状元橘每年上市时节,十分紧俏抢手,供不应求。

        长泰的绿从田野涌向城镇,又从城镇涌向水路、陆路,再涌向远方,成为闽南乃至中国美丽乡村的典范。阳光领走荒芜莽原的过程,也是滋养、塑造长泰人美丽灵魂的过程。我在岩溪镇甘寨村看到乾隆八年长泰人立起的一块石碑:“不许放火焚山;不许盗砍杂木;不许寨山挑土并割茅草;不许盗卖杂木。如违者罚戏一台,强违者绝子害孙。”言辞虽然激烈,但是200多年前,长泰人对山水的热爱之心不难窥见。女县长吴卫红在石碑前对我们说:时代总是一节一节地犹如起伏的浪头向前走着,一旦断代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下一代人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要把这种没有失传的美德推向远方,更远方……

        我想起了郭风在《闽南印象》一诗里对闽南人的赞颂:“这里的老人像榕树那样坚强,这里的少女像玫瑰那样艳丽,这里儿童的眼睛像向日葵那样明亮。”我站在石碑前久久品味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