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本善还是恶:中国古代的各种人性论

 yuanylch 2015-09-02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在西方是伦理学的问题,在东方,是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人性论的问题。从古至今的学者对于这个问题乐此不疲。而无知青年也非常容易被独断的人性论所蛊惑,最后干出一些很荒诞的事情来。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除了重视你活着的时候的善恶,还非常重视人性的原始的和本来的面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无论人性本来是什么样的,是善也好,是恶也罢,真的认为人性不能改变的自暴自弃的人性论,从来不是主流,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就算是完全相反的人性论,最后还是要弘扬一个善,性善的要保持善,而性恶的可以修炼成善,而性没有善恶的要努力学到善。所以无论人性本来是什么样子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善,成就善,才是人性论的主题。而人性论在揭示人性善恶的表面下,其实主要是教化人丛善,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独断的人性论

所谓独断的人性论,就是把人性规定成一个不能改变的东西的,就是这个,不是,也不可能是别的,也就是独断论。其实绝大部分人性论都是独断论,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一元独断人性论,虽然在现在,独断论往往被认为没有什么说服力,但是人性独断论由于并不妨碍人成善,所以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孟子性善论

孟子是谁?谁都知道,阿狗阿猫都知道。不过把孟子称为亚圣,那是唐宋时代的事情了,孟子一开始不被人重视。所以他的人性论在先秦很有市场,其后被埋没了1000年,才又有了市场。孟子的人性论是一个独断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是天生的。他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世间还有恶,这也就是对人性论的解释,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对人性善恶之有描述,没有解释,没有根据,是没有研究价值,也是站不住脚的。就好象孟子说,人性善,别人要问,人性为什么善?他得答得出。

孟子性善论的依据是心善,孟子说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是人的基本的四心,是人本来就有的,性善来源于心善,而心本来的四个品质是善的,那么性就是善的。所以,孟子的人性论除了是一元独断论以外,还是一种先验论,这是一个哲学术语,可以理解为外在的先于你存在的东西或者理论。

那么世界上为什么存在恶呢?孟子说,人心虽然是本来就有的,但是他需要表现出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表现出来,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四个美德,而如果没有办法表现出来,那么就可能为恶了。所以孟子人性论的重点就从人性本来是什么样的,转移到怎么发挥人心本来是善的了,也就是人们修养品德的功夫。这也是被宋代哲学家继承的。但是人性本善仍然很重要,因为人性本善是人最终能够成善的可靠的依据。

 

荀子性恶论

荀子的名气也很大,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儒家里的异类,可以说是儒家的一个岔路口,他的弟子韩非子直接走出了和儒家精神完全相悖的路数,但是却有处处体现着一些儒家的气息。如果说孟子是一个浪漫派,一个抒情派,那么荀子就是一个现实派,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荀子和孟子的说法完全相反,但是他们最后要表现的东西却是一样的。

荀子比孟子在一元论上更进了一步,他说,人性论首先要肯定一点,那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人性都是相同的,如果人的本性不同,那就没办法讨论的。而世界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那么是什么呢?就是恶。孟子说人看到小孩要跌到井里都会不安,是天生的善。荀子则说人刚刚生出来,就会嫉妒,会争抢,不知道父母,是恶,所以荀子的人性论也是先验论。孟子为他的善找了一个心善的依据,因为在孟子的学问里,人性善本身是人为善的依据。荀子就不能这么做了,所以荀子对于人性本恶的依据来源于“性”和“伪”的区别,荀子说,性是天生的,是恶,但是人出生以后,就要受到“伪”的作用,这个“伪”并不是现在虚伪的意思,而是“人为”的意思。也就是说,荀子认为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人为,改变天性为恶,最终成善的。这个过程叫做“化性起伪”,所以荀子还有“涂之人皆可为禹”,这里的涂之人是说大家的意思,禹就是指大禹治水的大禹,是古代的圣人,也就是说,通过人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可以成善。

所以相比孟子,荀子的性恶论,反而更能刺激人好好学习,好好休养成善。所以虽然表述上不同,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最终都是希望人成善,不要变恶。而人性本来是什么样的,其实并不重要,无论是善,是恶,都能够成善,关键在后天,在学习。

 

告子的性无善恶论

告子是在《孟子》里出现的一个龙套,本人的著作已经不存在,或者说有没有这个人也很难考了。但是告子也有一个人性论,也是一个独断论,告子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来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欧洲具体阐述人性是白纸的理论,要到1500年以后的洛克了。在孟子和荀子的理论都是先验论,都是先于人的一种天生品质,这种品质是人出生就有的。但是告子的理论则不是先验论,而是经验论,他说人生下来是没有善恶的,他的依据是“生之谓性”,也就是说,性就是生,生下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天生不带任何东西。你把它引导为善,就是善,引导为恶,就是恶。

告子说到这里就被孟子打断了,没有继续下去。但是如果发展下去,白板说其实和荀子的性恶一样,也是接近于重视后天教育的学说。不过孟子和告子的争论并没有进入这个阶段,只是停留在人性本来是什么样的层面上。

 

韩非子的人性自私论

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他也有一套人性论,他的人性论虽然发展自他的老师荀子,但是进一步的变化却完全出人意料。在中国的历史上,韩非子,秦始皇,一直都是大反派。特别是韩非子,被认为是蛊惑秦皇的小人,而他最终悲剧的命运,向来都被认为是一个喜剧,是死得活该。不过他的法制思想,对中国的后世影响极大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韩非子的人性论其实是指出他老师荀子人性恶的根源,韩非认为人性恶是因为人性中有自私的品质。因为自私,所以人世间其实就是一个“争名夺利”的战场,如果变成所谓的“善人”只能任人宰割,只有充分利用他人的自私,才能满足自我的自私,满足自我的利益,可以说,韩非子的这个人性论,倒是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想法。或者可以说,现代人的想法,其实也就是源于韩非。

 

变化的人性论

变化的人性论是从汉代开始流行的,直到清末,所谓变化的人性论,就是不把人性规定为一个性质,可以在善恶间相互转换。我们知道,独断论的人性论,只有一种修炼功夫,善的要保持,恶的要改变,没有的要发扬,因为人性论是独断的,所以修炼的方法也是独断的。不过变化的人性论,因为要解决善和恶的问题,所以往往比较多的修炼方法,同时,也能够更加完备的把人性论和人在现实中的善和恶结合起来。

 

扬雄的善恶混合的人性论

知道扬雄的人可能不多,扬雄是汉代的哲学家,著作有《太玄》和《法言》传世。扬雄的这个人性论是说人性本身是善和恶混合的。

说到扬雄这个人性论,我来给大家介绍三个看上去差不多的人性论之间的区别,其实不学哲学也很容易理解。

在孟子的时代,曾经流行过除了告子以外的另外两种人性论。

一种是有的人性是善的,有的人性是恶的。

一种是,人性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

我们现在把这两个和扬雄的人性里是善恶混合的,三个放在一起比较,还有告子的人性无善恶比较。这里用一个球的颜色的比喻。

首先,告子的人性论是说人性没有东西,是白纸,而其他三个都说人性是有东西的,所以告子和这三个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如果善是红球,恶是绿球,那么孟子只有一个红球,荀子只有一个绿球,而告子不是红球也不是绿球,而是白球,天生没有颜色。

接下来是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我们会觉得似乎这个比孟子和荀子都有道理,很全面。但是这里有一点,人性论作为一个普遍理论,是人的根本的属性,自然是每个人都一样,而这个说法表面上说是人性论,其实是一个“每个人的人性都不同”的命题,其实并没有对人性作判断,所以根本就不是人性论的问题。比如你问,人性怎么样,孟子给你一个红球,荀子给你一个绿球,告子给你一个白球让你自己涂颜色,但是这个说法,他拿不出球给你,因为这个说法里红绿白球都有,有很多个球,并不能判断你究竟是哪个球。所以这个说法没有意义。

第二个,人性可以善的,也可以是恶的,这里和第一点不同,第一条认为人性有很多种,有善,有恶,但是这条认为人性其实只有一种。还有球的比喻,但是这个球是什么颜色,不确定,可以是红球,可以是绿球,可以是白球,但是球只有一种颜色,所以你问,人性怎么样,你拿到这个球,可以是三种颜色,是随机的,所以你也搞不清楚是哪个颜色,还有些自相矛盾。

最后是扬雄的。扬雄的是善恶混,也只有一个球,但是扬雄这个球和上面不一样,杨雄这个球上有两个颜色,红和绿是混合在一起的,这样就告诉你,你的人性有的部分善,有的部分恶,这和上面两个没有办法确定人性究竟是什么颜色不同。

而究其原因,是因为前两条包括告子的,都是独断论,所以他们在人性的独断和选择间发生了矛盾。但是扬雄是一个双向选择,并不是独断论。那么你究竟是善还是恶呢?是有善有恶的一个球,性就是这个性,但是善恶,还是看你自己发挥的。

这里就是另一个问题,前两个人性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因为你的人性不确定,你有很多球,或者你有一个变色球,你都没办法涂。但是扬雄这个很简单,你把另一个颜色涂成一样的就可以了。

是不是有点搞脑子呢?

 

张载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论

张载是宋代很有名的哲学家,他的主要理论是“气”论,他的人性论也和气论有关系,而且要比前人都要精致,为人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到了宋代,人们尊孟子为尊,所以宋代和明代的哲学家,在人的本性上,都认为天生的人性都是善的。而他们通过性,情和气,等等其他的介质来表现人的善恶。其实这本来就是孟子的做法,只不过宋人的表现更加完整,因为孟子并没有详细解释,恶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而恶和性是不是又有关系。

张载认为,人有两种性,一种是天地之性,这是天生赋予的,还有一种是气质之性,这是后天给与的。天地之性是至善的天生的,不会受到气质影响,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人生到世界上,就会受到气质的影响,就有可能变恶,所以气质之性是善恶混合的。

如果还是用球的比喻,那么张载的这个球其实是一个包心贡丸,里面的芯子是红球,是善,但是外面有一层红绿混合的膜,有善有恶。宋代的人性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所以张载的人性论要“变化气质”,也就是说不要被世间的恶的气质遮蔽自己的本性,要把外面这层剥掉,变回里面的红球,变成善。其实从本质上,仍然是教导人向善的说法。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人性论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被误解了300年,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中学老师在误导中学生。朱熹的人性论,继承自北宋的程颐程颢兄弟,和张载的比起来,要更加复杂一点。

朱熹的人性论本体是理,也就是说,人性就是天理,因为天理至善,所以人性也至善。和张载不同的是,朱熹把人性的善归结为一个外在的至善的理,而过去的人性论,人性都是内在的。用比喻的角度来看,本来你的人性是一个球,球上有颜色,但是朱子这里,你的人性是一个镜子球,而外面有一个大红球,你因为大红球,你的球照出来也是大红球,这也就是朱子“月映万川”的说法。

但是这个玻璃球也是夹心的,里面是性,外面是情,如果用比喻,性的反射性好,可以完全反射大红球的善,所以是善的,但是情的反射性差,不能反射大红球的善,所以人就有了恶。而这个恶,集中表现在人欲上。但是朱子的理论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性和情不能分离,情是一定要有的,不能像张载那样把气质之性的外壳剥掉,只留下天地之性的内核。也就是说,性一定要通过情来表现。所以朱子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简单来说,就是要这个球多反射一点大红球,多擦去一些阻碍光线的人欲了。

 

王夫之的进化人性论

王夫之,俗称王船山,是明末清初的有名哲学家,但是他活着的时候没有名气,直到清朝快灭亡的时候,世间流传一本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