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为什么说人性本恶?

 pgl147258 2017-09-26

荀子从秦国回到齐国后,重新踏上了稷下学宫的讲堂。看着台下众多学生热切的目光,荀子开口说道:“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此言一出,台下顿时是一片哗然。学生们交头接耳地说道:“哎,这奇怪了,儒家不是一直在讲善吗?怎么夫子今天一反常态,开始讲恶了呢?

只听荀子接着说道:“人生来就有贪财图利之心,于是会因为争夺财产而丧失谦让;人生来就有嫉妒和仇恨之心,于是就会因为相互仇杀而丧失忠诚和信用;人生来就有酒色财气诸多欲望,于是就会因为淫乱奢靡而丧失了礼义。当今天下,诸侯纷争,随处可见人欲的泛滥,所及之处,奸淫掳掠,尸骸遍野。血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的本性是极恶的。”

听到这里,台下有人坐不住了,一个年轻的学士站起来大声地问道:“夫子,学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站起来的这位年轻学士名叫淳于越,在齐国当时任职是博士,也是后来非常有名气的一位学者。

见淳于越提问,荀子示意他讲下去。

淳于越说道:“孟子曾经讲过,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恭敬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此四端是人生俱而有之的,先生怎么能说人性是恶呢?”

听完淳于越的问题,荀子开口道:“想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得弄清楚一个前提,那就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天下所谓的善,是合乎礼义。所谓的恶,是逾越规矩。人不学礼就不知礼,不知礼怎么能知道规矩呢?而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来学的。经过人为地改造后的善,不就是‘伪’善吗?好比我用泥土制造了陶器,这泥土就是本性,而仁义礼智就是我们用这泥土做出来的杯盘。泥土是自然天成的,而杯盘是加工出来的,这就是‘本性’和‘人为’的区别。”

淳于越沉思半晌后,说道:“夫子,难道人不是因为丧失了本性才变恶的吗?”

“当然不是这样。人饿了想吃饭,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就是本性。明明饿了,仍然让长辈先吃,这是礼。明明累了,但不敢休息,这便是为了赡养父母。这些行为符合礼仪道德的规则,但却是违背人性的。”

淳于越想了想,又问道:“夫子,如果按照您所讲的,那天下人永远都要陷入相互争斗,相互残杀的局面了吗!”

荀子回答道:“这才是我们要推行儒学的真正理由啊!人的本性,经过礼义的引导,是可以改恶而从善的。正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只有在礼义制度和道德约束下,人性中的恶才会被祛除,天下才会真正的太平。”

淳于越似乎没有太明白荀子所说的,于是又问道:“那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劝人向善的礼义又是从哪来的呢?”

荀子肯定地回答道:“礼义法规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由圣人制造出来的。”

而此时,台下有人则喊道:“那圣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呢?”

荀子从容地回答道:“凡是人,其本性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尧舜或是桀纣,君子与小人,豪杰与强盗,君王与平民,其本性都是一样的。”

此言一出,台下又是一片哗然,古往今来,敢如此评价圣人的,恐怕只有荀子一人了。

只听荀子又接着说道:“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禽兽,是何缘故呢?原因就在于人是有智慧的,能够认知事物。圣人与常人相同的,是恶的本性;圣人与常人不同的,是用智慧创造了礼义,并自觉地去遵循,首先改变自己,再去影响他人。人人其实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是为什么许多人没有成为圣人呢?”

说到这里,荀子提高了自己的语调,大声地说道:“小人可以成为君子,却不肯成为君子;君子也可以成为小人,却不愿成为小人。今日的齐国,官员徇私枉法,贵族贪得无厌,兵马本为强国护民之用,却有人拥兵自重,图谋不轨,这是人之性善吗?不!这就是人性的恶,他们不愿意弃恶扬善,不愿意成为圣人,所以社会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缓了一缓后,荀子又说道:“国家想要强大,就必须倡导礼义,严肃法规,改变人恶的本性。但愿从我们今天在座的官员、先生、学士之中,能够真正走出几位圣人来,这才是天下苍生的福祉啊!”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名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颇有见解,其得出的“性恶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学者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荀子画像

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非“善”,这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荀子之所以主张人性本恶,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何在,也就是说人无需开展教育,就可以自行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社会的秩序也就会良好、有序。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人有好坏之分,社会秩序也需要不断去维护才得以有序。因此,“人性本恶”是荀子人性论的核心思想。

“化性起伪”是荀子人性论中相当重要的内容。根据荀子的人性论,所谓“性”就是指人对自然生理的欲望和物质生活的欲求。人为获得这些欲求而采取的不符合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的实践活动就是“恶”。

因此,要将“恶”转化为“善”,使人们远离“恶”的本性,不断接近“善”,就需要一个能够制定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的人,以此去对人加以约束,这种人被荀子称之为“圣人”。因此,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本为恶,但并不是注定不可以被改变的,而正因为人性本恶可以通过后天来加以改变,所以才需要“圣人”去制定相应的标准来加以约束,这实质上就是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的过程。

荀子性恶

著名文章《性恶篇》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二十三篇,该篇文章主要对荀子的伦理思想进行了阐述,其主旨在于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批判,并对其“性恶论”的观点进行论述。

荀子画像

《性恶篇》中,荀子通过采用问答式行文的方式,并以人的物质欲求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首先对其主张的“人之性恶”的理论进行了论证,对孟子所主张的性善之论予以批判,进而引出通过实施何种手段或方式才能使人性本恶的属性得以改善。他指出,为了使人性之恶的本性得以改善,要注重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培养。

有贤之士作为国君治国的难能人才,可以帮助国君制定行为标准,并作出表率,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德行高尚之人作为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优能之人,对引领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贤能之士与德行高尚之人可谓是改善人性恶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在改善人性本恶上,荀子还特别强调政治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政治对于改善人性本恶,使人趋善,可谓是精华。因此,荀子认为改善“人性恶”,最本质的方法即是利用道德和政治的手段去改善。

文章《性恶篇》虽然位列《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但“性恶论”却是在荀子思想中可谓是最著名的观点,同时,其也是荀子著名的政治思想的奠基石。

孔子荀子

孔子和荀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荀子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代表人。孔子与荀子虽然都崇尚儒家思想,但他们在“礼”上所持有的观点却不同。

孔子认为,礼在本质上是代表一种仁义的存在,礼中包含仁义之意。而礼与法律的关系却不是很密切,并不像荀子主张的那样,礼需要法律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因此,孔子主张,礼与仁义的关系更为密切,要规范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观念,就需要人的仁义。

相对孔子的礼而言,荀子的礼便具有明显的不同。荀子也非常重视礼的相关评论,在如何对礼进行约束和规范上,荀子更加倾向于用法律的手段对礼的作用。因此,荀子主张,礼与法的关系更为密切,要施礼必先起法。

造成孔子与荀子在礼上所持观点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二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原因。在礼论的形成过程中,孔子是基于国家实行“仁政”的前提之下,而荀子则是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为中心,但同时又兼容法家思想的精髓,将礼视为基本纲领,法作为基本准绳,主张礼法并用。

在世人眼中,荀子的思想相对于孔子的思想而言,可能要更实用一些,孔子的思想比较理想化,但二者各有所长,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乃至影响至今。

在我发表的《中国唯一可与哈佛、剑桥媲美的大学!》文章里截取一段来回答这个问题。先说一下战国四辩:

1、王霸之辩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称霸争雄,社会处于激烈动荡与变革之中,中国走向统一的大趋势已露端倪。怎样实现由乱到治、由分裂到统一?是实行王道还是霸道?稷下学者展开了大争论。儒家大师孟于明确主张重王道轻霸道。他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所谓的“霸道”,是仗恃国家实力的强大,假借仁义的各义,来称霸诸侯,征服天下。他反对霸道,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所谓“王道”,是依靠道德礼教而实行仁义,经仁义教化征服天下。他主张实行王道,因为这是“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所以,当他的学生公孙立问他“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难道还不值得学习”时,他表现出不屑一顾,认为“以齐国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而公孙丑将他与管仲相比时,他更是愤愤然了。荀子则有所不同,他虽然崇尚王道,但面对当时盛行霸道的现实和对齐文化的吸收,也谈霸道。实际上他是主张在王霸井容的前提下,以王道为本(参见《荀子·王霸》)。管仲学派与孟、荀的王霸论又有所异。管仲学派主张王霸并举,是实行王道还是实行霸道,要针对具体情况而定,即“霸王者有时”,“以备待时,以时兴事”。他们认为,“强国众,合强以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以攻大,以图王。强国众,而言王势者,愚人之智也;强国少,而施霸道者,败事之谋也。”还说:“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管子·霸言》)可见,管仲学派的王霸学说更适合当时的时势,更具有现实性。

2、义利之辩

孔子首先提出义与利的分别,并把追求义还是追求利作为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认为一个真诚的君子应以义为原则,依照礼的要求去实行它,用谦虚的语言去表述它,以诚实的态度去完成它,这才是仁义的君子,而那种:“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之人,则不足以称为君子。但孔子并不完全否定利,他曾说过:“因民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孔子反对的是只追求个人的私利,要求君子“见得思义”。如果利不符合道义的要求,就应不顾个人利害、得失、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之生命,舍利而取义。儒家思想中,义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利的追求与获取,不仅要受义的制约,必要的时候,因义而要放弃利,这就是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墨子的说法与儒家不同。他认为“义,利也”(《墨子·经说上》),主张义和利是一致的。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提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论点,强调道义和功利不能并存。他的这个观点对后来影响很大。宋代又就义利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程颢、程颐、朱熹等坚持董仲舒的观点,认为道义和功利是互相排斥的。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二程语录》)陈亮、叶适则认为道义和功利并不矛盾,功利体现在道义之中,离开功利无所谓道义。叶适说:“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习学记言》)后来清颜元也认为义利不能偏废,应该并重。他反对董仲舒的观点,把董的话改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

3、天人之辩

天与人,或说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范畴。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天人之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人之辩,首先要回答天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天与人的关系如何。

稷下各学派围绕天与人进行了交流与争鸣。孟子认为,天是人事的最高主宰,天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孟子看来,人民的降生。事业的成败、帝王的权位、天下的治乱,都是天的指令。实际上,孟子将天看成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精神性的实体。由此,他沿着“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路线,建构了“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与孟子大相径庭。荀子认为,天就是自然界,其运行变化具有规律性,这种运行变作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荀子还认为,人是天下最珍贵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是一般的部分,而是特殊的一部分。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荀子基于对天人关系的唯物主义认识,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代表着稷下学宫中关于天人关系认识路线的一翼。

管仲学派对天人之辩的回答也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更具有现实性,比如《管子,度地》将能根除水、旱、虫等五种灾害说成是人能主宰自然界。从具体的改造自然的实践中认识天人关系。"

4、人性善恶之辩

稷下学宫中,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辩,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看法。这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荀子的性恶论。

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颗;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可见,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至于人做了不善的事,不是因为其本性不善,是由于他自己不把握自己,被形势左右所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

告子的无善无恶论:《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告子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就象水流不分东西,水本身没有流向,依靠地形来决定流向。告子是“人性无善恶”,道家是“人性超善恶” 。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冯友兰先生说: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

此外,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内容还很多,如攻伐寝兵之辩、名实之辩、世界本原之辩等等。

我知识不渊博,但可以简单回答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后人争了两千年,没有定论。实际上他们的观点都没有错,只是都没有说全。所以我认为:人性的真理,孟荀各得一偏。那么,谁得了个全呢?告子,就是说食、色,性也的告子。告子说:性犹湍水,决诸西方则西流,决诸东方则东流。因此人性在告子看来,是无善无不善的。孟荀二人为何有观点上的对立呢?那就是他们对人性的观察方向不同造成的。孟子以自己出发,像太阳射线一样看待人性,层层扩散,他感受到的就是人性的美好;荀子以万物出发,如众人观球的目光,层层汇聚,他感受到的就是人性的自私。同样的事物,不同角度观赏,看到的情况却不尽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其所谓也。另有人说,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个林妹妹,同理。但当今社会信性恶论者众,是因为这样对自己更有好处而已,无他。性恶论之所以流行,如李宗吾所说:学说越偏,越吸引人。这又和宗教教义相同。建议题主认真学习《道德经》和《厚黑学》,于你有用。

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论是根本对立的,孟子坚持天赋“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荀子首先明确以自然禀赋的材质为“性”。他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这种天就的、自然禀得的“性”是什么呢?荀子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欲者,情之应也”。这是以“情”乃至“欲”为“性”。

荀子进而明确地指出人性好利多欲,他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荀子直指“天命”之情性是恶的,所以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正因为如此,人们才需要圣人的教化和礼义的引导,“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据此,他批评孟子的性善说为“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性伪之分”。在荀子看来,“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又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性伪双方表现为原始的质朴材料与后天的礼义道德的关系,它们是有分有合、相互作用的。

进而,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的主张。他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礼义法度虽与人的本性相对立,但它是维系社会国家的统治秩序的必需的手段,所以国家制定礼法,通过人为的教化作用促使人性转化为善。因此,荀子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是为了恢复人的“良知”、“良能”,保持“善”性的天赋道德论。

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争议不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始终未能辨别出个所以然。其实,在山人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也无须辩解。理由如下:

一、按照哲学的观点来看,事物都有相对性。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就是揭示这个规律的。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具体到人性善恶的问题,如果没有善,也就没有了恶,就像阴阳学说一样,没有了阴也就没有了阳。所以,人本来就是善恶的结合体,两个方面共存,如果单把任何一个方面拿出来加以讨论,都是不科学的,不具有真正的实际意义。由于古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会陷入长期争论之中。

二、角度不同,结论不一。性善论是站在有利于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人性问题的,认为人本性善良,只要起初加强教育引导,每个人都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性恶论是站在社会问题频发的角度来审视人性的,认为人性本恶,教育引导得再好,其恶性也没法消除。因此,他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就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两种论调,其实都是忽略了人性的完整性,从而导致产生错误的结论。人性的完整性,就是人性中善恶兼具。

三、瞎驴拉旧磨,难见新天地。如果我们在善恶之论辩中走不出来,在那里绕来绕去,就是瞎驴拉旧磨,难见新天地。那么,有没有比人性善恶论更高的哲学理论?显然是有,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它就是佛教的佛性论。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初即发了一句感慨: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别执着不能证得。这就是说,包括人类在内,所有有灵性的生物,都有佛性。佛性是什么?就是无善无恶,无形无相,无来无去,等等,实际就是无有二元对立,佛教称之为中道。人其实是生活在二元对立之中的,什么善恶、好坏、美丑,富贵贫贱等等,这就造成了太多的痛苦,佛教说的苦海,就是这么形成的。因此,只要人们把自以为的所有所谓善和所有所谓恶都一并除去,也就悟得了佛性,也就成佛了。成佛以后,不会再有痛苦。因为二元对立已被去除,好坏美丑善恶都无所谓,苦已无所从来。修行,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尽量始终处在这种二元对立之外不再执着。如此,才能真正达到禅定境界,而后由定生慧,看清宇宙人生真相,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综上所述,善恶之论,本即谬论,不足为凭,更不值得辩论。因为,你辩来辩去,无非在那个小圈子里打转,与瞎驴拉磨几无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