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支持孟子说的“人性本善”,还是荀子说的“人性本恶”?为什么?

 兰博2000 2017-12-17

既明言为孟子之「性善论」,荀子之「性恶论」,所以起码应该知道此二者理论具体为何,而不是在「性善」「性恶」之上空发议论。

一、孟子「性善论」

孔子的仁学体系,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克己复礼」、「为仁由己」。那么这里便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孔子「仁」的终极依据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来保证「仁」的可靠性与正当性。与之伴随的便是「克己复礼」「为仁由己」的「己」是什么样性质的「己」。人性论的探讨便是回答这样的问题。

在孟子之前,儒家之中已经有关于人性的讨论了。《孟子·告子上》中记录公都子引了两段论述:

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这两段中的「或曰」指的是谁,《孟子》书中没有说明,但东汉王充《论衡》中提到,说第一个「或曰」指的世硕,第二个「或曰」指的是宓子贱、漆雕开等。这都是孔门弟子。

第一个「或曰」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周文王、周武王之世,民好善。周幽王、周厉王之世,民就横暴。很显然,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善与不善,关键在于社会政治环境,在于君王的教化。人的善恶,要看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君王当政。

第二个「或曰」,是对上面说法的反驳。尧是圣君,也有象这样的人。以瞽瞍这样恶毒的人为父,也有舜这样的儿子。所以人性善恶的根本不在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君王教化,而在于人的本性就有善有不善。有人天生善良,有人天生就恶。把人的善恶差别归于天生固有。

与上面两种人性论都是僵化的,与之相比,孟子的人性论就精致的多。

孟子的人性论,建立于一种「不忍人之心」的本心之上。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落到井里,任何人都会立即生起一种惊骇而同情的心理,想要去救那小孩。这一瞬间产生的这种心理情感,就是「恻隐之心」,这是人所共有之本心。这便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仁之端」不等于仁,而只是一个萌芽,还要扩充。「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

这里便有一个问题,就像今天很多人所批评的一样。我们承认「恻隐之心」是人之固有的本心。但孟子不能只拣好的说呀,各种食色欲望也是人固有的呀。你怎么把那些排除出人的本性,而只留好的呢。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这样的观点早在孟子时期,便有人提出来了,那个人叫告子。告子就认为「生之谓性」,人天生就具有各种欲望本能,这才是人的本性。告子的人性观有一个人尽皆知的表达:「食色性也」。当然,告子认为,这种人性欲望,只是一种生理本能,它是没有善恶的道德属性的。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少,就差那么一点点。人与禽兽相同者多,不同者少。「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告子所云的「食色」云云,孟子也承认,那是人所具有的,但那是人和禽兽相同的部分,是人和禽兽都具有的。所以,我们能把人和禽兽共同的部分称之为「人性」吗?不能。孟子便反驳告子的「生之谓性」,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并不是只拣好的说,人的食色欲望等等,他都是承认的,但那是人与禽兽所相同的部分。孟子的性善论,是就人与禽兽不同之处而论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之处,是善的。告子的「生之谓性」,是把人与禽兽共有的部分当做了人性。是不足取的。

二、荀子「性恶论」

荀子的性恶论与告子的「生之谓性」类似,只不过告子认为「生之谓性」是一种生理本能,无所谓善恶,荀子则把它归之于恶。善是人为,是后起的,道德是对人性的改造。

荀子所谓人性,是生而即完成的性质,

「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

孟子所谓性善,最初只是个善端、是个萌芽,还要后天的「扩而充之」,那就不是一个完成的性,不是真正的人性。荀子认为,「扩而充之」,便是人为,是后天的,便不是真正的先天之性。善需要后天的学习而为善,恶则不需要后天人为学习,而是「不事而自然」的,所以荀子说孟子的性善论是不知「性伪之分」,恶才是人之本性。

对于人性当中所包含的食色欲望的部分,孟子和荀子都是承认的。也都致力于克服掉这部分而成就君子人格。只不过孟子主性善论,并不承认那部分为人性,而以人所固有的本心为依据,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自觉。荀子说人性恶,就把那部分当做人性,强调道德的后天改造。

于是荀子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善」的最终依据。孟子依于人之本心。荀子说来自后天的教化与改造。但后天的教化如何是「善」的呢?于是荀子继续论证,礼义出自圣人,由圣人担保其可能性与可靠性。礼法既由圣人所立,那圣人又从哪里来的呢?荀子于是认为人具有知觉某种「理」的能力,人皆可以为圣人,只要他知觉到这种「理」。那么这种「理」又从哪里来呢?

如果这种「理」来自于心,那还是归于孟子的性善论了。

如果这种「理」来自非人格化的自然之天,那就是道家所言之「自然」。

如果这种「理」来自人格化的天,便是墨家「天志」之类。

荀子对以上理论都是反对的。最终,荀子把「理」归于了一个外在权威——「君」。

荀子「性恶论」于是使得「外在的权威秩序」取代了孟子「性善论」所持的「内在道德秩序」,由此而开出法家思想,亦是顺理成章了。

三、性善还是性恶

其实仅就中国思想史中的人性论而言,不仅有性善论、性恶论这两种,还有性无善恶,性超善恶,性三品以及宋明理学时期性情之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人性论,以及「心统性情」,「性日生日成」等等诸说。这其中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界说。

人性论的各种界说,其实是为了给经验世界中的具体人生理念提供某种依据。但人性本是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是不可知的。我们只能在经验世界中说一个人做了好事还是坏事,性格好还是坏,却不能就此得出「人性」是如何的。不同的人性论,指向的是不同的人生理念或主张,而不是一种客观的知识。

仅就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而言,我更认同孟子的人性论。

荀子所认为的人性恶的部分,孟子也承认人具有,只不过不承认那是人性罢了。

荀子强调的后天教化,孟子也是认同的,善端需要后天的「扩充」。

荀子认为人的善只能由后天的礼法制度来对人性进行约束才有可能。善的其本质不过是对规则的熟悉和习惯。这是我不大认同的。

孟子则认为人性中具有善端,人本具成为一个好人的种子。无论你实际行善还是作恶,在本然的意义上,你「应该」做一个好人。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