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系车的安全问题,有一种声音会马上嗤之以鼻:“那肯定不如德系呀。”但事实上,在最能佐证车辆安全性的交通事故伤亡率层面,目前并没有相关权威数据对这类观点进行支撑。与此同时,数据的缺失也使得日系车的“洗白”之路荆棘密布,他们不断说着自己有多安全,但似乎成效不佳,信服者少。 车云菌今天要聊的日产,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在上周举行的2015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车云菌与日产汽车公司先行车辆性能开发部部长高桥信彦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聊了聊。
说到日系车的安全,丰田、本田在过去一两年都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宣传。丰田的GOA车身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本田的车车相对碰撞测试,包括车云菌在内的国内很多媒体都到日本参观过,网友也见过很多相关报道,而日产在安全方面的宣传似乎很少见到。但是,这并不代表日产没有在车辆安全方面下苦功夫。 车云菌从与高桥信彦的交流中获悉,在交通安全领域,日产主要做三个方向的事情:社会化层面、个人层面、车辆自身层面。
具体到技术本身而言,高桥信彦认为预防追尾和车道偏离的相关技术是主动安全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因为,从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公路上60%为追尾事故,32%为车道偏离导致的事故;相同的事故类型比例,在日本分别为75%和9%,在美国是72%和10%。 中国高速公路上,60%为追尾事故,32%为车道偏离导致的事故 所以,与这两个事故类型相关的技术,被率先用到了日产和英菲尼迪的新车上。针对追尾,有增强型智能刹车辅助(FEB)、智能巡航控制(ICC)、超视距前端碰撞预警系统(PFCW)等,针对车道偏离,有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偏离预防系统(LDP)、盲点预警(BSW)等。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主动安全装备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在新车型上普及。无论是美系的通用、福特,还是德系大众、ABB,以及以本田、日产和丰田为首的日系,都在将安全驾驶的聚焦点集中到如何预防碰撞的发生上来。车道偏离预警、并线盲点监测预警、前距碰撞预警以及紧急制动灯,是我们今天已经越来越常见的主动安全技术。 车云小结: 从这次与日产的交流中,我们能够看到其在主动安全方面的努力。当然,被动安全在今天来看依然重要,因为更多的保有车型在主动安全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交通事故不可避免的还会发生。但在车云菌看来,再过五到十年,交通安全环境将会因为主动安全装备的大量装备,而有很大幅度的降低。
|
|
来自: cheyunwang > 《待分类》